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旮旯里龌龊的爱情丰碑

2024-01-23 15:07400

坦率地说,我父母的婚姻并非基于爱情。他们经朋友介绍相遇时,我娘是个32岁的高学历大龄剩女,在国企做技术人员,工资、地位都高人一等,希望丈夫容貌气质出色,最好是大地方出来的,而我爹是个身陷某穷农村的上海知青,脱身无门。如果和我娘结婚,他可以调动到城里。所以各取所需,认识一个月后就闪婚了。

30年的婚姻很不愉快,充斥着无休止的吵架、打架和各种琐碎的争执。作为受害者,我从未停止过对这段婚姻的批判和第三人视角的观察。从小我就喜欢钻在床底或壁橱里,像小动物一样小心翼翼地躲着,因为不知道为何,就开始拍桌摔碗,又一场战争打响了。他们的打骂和争执很有典型形象——内容无外乎地域歧视、学历高低、强弱势抗衡以及对彼此家庭成员的不满。对于对方“不是”的挑剔和零容忍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共同兴趣之一。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他们又是同一类人:极端、暴烈、固执、刚愎自用,对认准的价值观绝不撒手。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绝不撒手的对象之一,是对家庭无尽的忠诚和责任感。

我3岁的时候,我娘因为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住院,且因并发症被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专家说这病看不好的,只能苟活着,花光家里的钱然后在近乎瘫痪以及脏器衰竭的痛苦里慢慢死去。那时候,我只记得我娘整日哀哭,抱着我喊:“我活不长了!你很快就要有晚娘了!”

那时候她已经严重丧失了行动能力,晨僵一日沉过一日,寸步难行。我爹但凡听到她哭,就顶着说:“谁说你要死了?谁要给她找晚娘?”然后就开始了这样的日子:一边照顾我,一边做三餐营养汤菜送去医院照顾病人。那是大冬天,屋子里很冷,但回忆里却总浸染着上海风味的热烘烘的汤菜香气,印象最深的是番茄蛋汤,当然是高价版的,有圆圆的白白的冬菇和冬笋头吊鲜,还有肉丝。我欢欢喜喜地抱着我爹的腿,看他怎样做饭:

先把番茄煸出汁、调制蛋花,同时把冬笋头和冬菇切片、把肉丝和笋片汆熟,再放在一起慢慢炖煮到番茄容形尽消,最后放入蛋花、葱花和盐。汤浓味足,双冬的搭配显得精致和细腻。我特别爱喝这个汤,有一小碗,就可以呼哧呼哧地不用喂就自己干掉半碗饭。

也有炒猪肝、清蒸塘鲤鱼,或者油爆了河虾后让我一起帮着剥虾仁,一边剥一边吃。在物质贫瘠的1988年,这已经是很殷实的营养餐了。做好汤菜之后,用保温瓶装得严严实实,再带上我骑上车,一晃一晃地行进在冬日的寒风里。一般到了医院里,汤菜都还是热的,然后我爹就喂给我娘吃,顺带再喂喂我。我娘吃饱了就哭,说着晚娘之类的话。

我爹做这些事的时候,从未急吼拉吼过,总是从容地、慢慢地,把“上海男人”的优良口碑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可以为一点小事对我和我娘暴跳如雷,但在照顾我们娘俩方面,从未有过只言片语抱怨苦累。我特别着迷于看我爹做饭的样子,那个冬天里所有热烘烘的、饭菜芳香的回忆让我日后回忆起这段理应想起来很苦的往事,一点点阴影都没有。相反,我觉得这段日子特别快乐。

再后来,我娘幸而康复,简直是奇迹。在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爹只是一个小中医,却自撰一方,冒着极大风险说服我娘服用大剂量雷公藤。雷公藤有很大的肾毒性,极可能类风湿没治好,却让病人提早送上路。我娘有天幸,她恢复得很好,没有任何肾毒反应,直到最近几年因为年迈,痼疾又犯,却远没有年轻时那么严重。

过了很多年自己有了点医学常识,才发觉我难以想象当时我爹的内心压力,无法想象他下了多大的决心和勇气,花费了多少的考量,才敢用这个方子来拯救妻子。他独自承受了一切,在我娘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时候,他一遍遍地鼓励她,只有顶住的力气,绝无后退和松动的念头。虽然只有一年,但这样的一年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住的。

日子好了,夫妻照样战争。吵架、打架和争执。玻璃摔碎一地、但凡三天以上的假期必然用于三十年婚姻里所有龌龊翻尸倒骨地清算,好不容易一家人外出游玩必然在外翻脸……然而,无论我娘如何数落着我爹的不是,比如智商低、脾气暴躁、不通人情世故等等,但最后总要加上一段作为主流基调——“但他总是一个好人”。按照《倾城之恋》里的文法,这样的一段患难经历已足够让他们这辈子在每一次天雷地火的战争后得到和解。进一步说,我父母在年轻时都是相貌堂堂的人,不缺乏开始新生活的机会,尤其我父亲,艳遇的诱惑层出不穷,令人羡慕嫉妒恨。其中最惊艳的是一个被他治好了湿疹的女人,她青春美貌,年纪足够被我喊姐姐……我的父母像每一个凡夫俗子一样,被诱惑、被触动,未曾没有过畸念和遐想,但关键是最后的做法。

我很自豪他们永远守住了内心认准就不撒手的东西:责任而非爱情,是婚姻和家庭的核心价值,是对一己私欲的约束,不得背弃,不得退缩;当苦难的命运袭来时,只能一起顶住,而不得逃避,更不得背叛和伤害已经遭受命运伤害的人;须拼尽全力,须自省内心,须对待婚姻和家庭如同敬神。

有时候,责任会让人痛苦和受限,或者沉重和不悦,但诚如弥尔顿所言:“谁能承受上帝温和的轭,谁就侍奉他更好。”人存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喜悦和自得,痛苦亦是该当的那一部分。因为如此,我们才被称为“一家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娘是个疯子
123年前,有个年轻女子流落到我们村,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那年,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能娶亲。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分姿色,就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传个香火后,再看情况是否把

0评论2024-01-2335

你必须道歉
你必须道歉1.不能骂我娘这天晚上,老天下了一场大雪,一大早屋子就让白色晃得耀眼,村民刘老实再也睡不着,爬起来打开门,拿起屋檐下的扫帚,将院子里的积雪扫成一堆,然后抄起铁锨,准备把这些雪撂到院墙外。哪知才撂了第一锨,便听院墙外“嗷”的一声大叫

0评论2024-01-2239

独特的购物卡
这天晚上,梁三德正要给自己开的超市打烊,来了一个青年汉子,在店里转了一圈,问梁三德:“老板,你们超市卖购物卡吗?”梁三德看了青年汉子一眼,说:“我的顾客都是附近的乡亲,吸袋烟的工夫来了,闲唠着就把东西买了,像串门似的,哪里还用得着购物卡?”

0评论2024-01-2237

一路春光
我第一次看到王春光的时候,他几乎是如同一个玄奘,披着一身破烂的袈裟,出现在村庄弄堂的那个尽头。我下意识地去扯他的破布,那时候男孩子都还小,在这山里面,互相这样嬉戏很正常。然而他却很敏感,拼命地保护着自己的那块破布,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0评论2024-01-2235

放娘一条生路
这趟公差有半年之久,前一个月里,我总会隔三差五地给娘打电话,娘有时也会打我手机,可是近来,我打娘出租屋里的电话总是无人接听,这让我很着急。我便打电话给三弟,三弟电话里也没说什么,只是叫我赶快回来,说家中有点事。直觉告诉我娘可能出了什么事情。

0评论2024-01-2231

疯爹
打我记事时起,我娘就不厌其烦地在我面前唠叨:“之所以生下你这个傻乎乎的儿子,就怪娘当时怀你时吃多了药。”我娘生我哥时没坐好月子,落下一身的病痛,于是药罐子从没落下过。我娘脾气温和,每回数落我时,倒是和言细语,只是我爹脾气特暴躁,稍遇不顺心的

0评论2024-01-2250

一绺青丝写爱恨
于亚民出了几天门,在外边虽然玩的高兴,可是更想听他的故事。回家后放下包,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了他的特别软件,几经点击,搜索出来的是一绺黑头发。这绺黑发有20多厘米长,中间还用红头绳扎着。这绺头发是女人的还是男人的呢?于亚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

0评论2024-01-2248

奶奶临终前的道歉
我的奶奶能下地走路的第二天,大姑妈两手空空地上门上门看望老娘,人还没有进门就数落开了:“半年多来,不知什么原因,浑身无力,动不动心里发慌,很长时间没吃一丁点肉,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姑妈进屋后,奶奶吩咐:“土罐里有炖好的猪腿肉,在灶膛里,你拿

0评论2024-01-2236

奶奶第一次摔伤之后
我的奶奶跟我娘的关系相当紧张,主要原因是我的大姑妈每次回娘家,总要顺手牵羊,没有空手回去过,奶奶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我家的东西。有一次,大姑妈来到我家,从我家的鸡窝里拿出三个鸡蛋,装进口袋时,凑巧我娘从外面进门,看到了大姑妈的举动,便提醒道:

0评论2024-01-2226

父亲为我曾做“贼”
年过三十,我发觉自己一天比一天沉默,一天比一天安详,一句话,我正在向父亲靠拢。这一点令我欣慰。我愿意自己像沉默的大地,像雪压的芦苇,像列维坦笔下荒凉的平原上孤独的白杨树,像父亲。父亲年幼失怙,跟着守寡的奶奶一起苦熬日月。他7岁拎上小锄下地;

0评论2024-0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