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棉麻姻缘

2024-01-23 14:12430

苏家是一家很殷实的大户人家,开了一家很大的棉麻公司,每年从各地收购许多优质棉花,加工后制成棉被等销往世界各地。苏鹏是苏家的独生子,但并不是骄奢惯养的那一类,相反,这位在本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外踱金学习归来后,很为父亲的家业打下了一片天地,生意越做越大。

可是,生意做大了,人也长年龄了,苏鹏在奔三的路上,还没处过对象,这实在是不该呀。过去,苏老太爷受计划生育影响,晚来得子,膝下仅这一根独苗还常年在外奔波不归家。其老伴也在几年前去世了,一个人岂有不盼的,如今钱也有了,只盼儿子早婚早育,他乐得想齐人之福。可奈何这儿子做起事来忘了家,硬是不体谅他苏老太爷的心,老人爱唠叨。他可好甚至连归家看望老太爷的时间都少的可怜,好象嫁了闺女是泼出去的水,回来一趟是一趟。好在这苏老太爷为人还可以,和睦乡邻,时常有人来看望他,加上公司的事也操一份心也还不算寂寞。

公司他虽操一份心,可也并不是他说了算。几年前棉麻市场不景气,一个小姑娘找到他,让他收下他家乡的大量棉花,并带来了样品,恳求他去看看,他阅棉无数,看棉质早成了精了,虽然当下市场不景气但看棉实在是极品又舍不得,便和儿子去了,却不料儿子到了那后全要,当时愁的这苏老太爷啦,劝儿子说就是你放都放不下呀。谁知那姑娘知道后,出了一个主意,让棉花存储各家各户,这老太爷一听反而急了,这棉花存储各家,万一收不回来怎么办?这姑娘说了,找她。这老太爷在世上几十年,被坑的罪没少受,自然有点信不过摇摇头,不让儿子收那么多,谁知这姑娘说了,如果到时收不回来,她甘愿被卖到非洲去当奴隶,这儿子一听,乐了,成交。当即不管老太爷,与各农户签合同画押付现金,还签了长年收购合同,只气的苏老太爷干瞪眼。

不知是天老爷感恩苏鹏的善举,还是苏鹏早知市场信息,世界上的棉织品突然升温,苏家的棉麻因为质量好,更是成了抢手货,于是便有了后苏大老板规模,生意越做越大,于是苏老太爷看在儿子比自己强的份上,放手让儿子去干了,只愁儿媳有没有着落的事了,可是,任媒婆踏破了门槛,儿子没一个中意的,其中有好多条件不错,样貌不错,甚至是算得上高攀的,苏老太爷都觉得可惜。以后连媒婆也干脆不上门了,干是苏老太爷只好自我安慰,爷了爷世,崽了崽世,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样很是消停了几年,忽然有一个老伙什亲自来他家提亲来了,不由苏老太爷不感叹,世态炎凉,还是老伙计靠谱呀。这时下他老太爷不说自己势力了。

这老伙计不是别人,还是他初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位棉农专家,己径好多年从乡农技站退下来不理事了。他说他介绍的是他小妹的小妹的女儿,人长的漂亮,就是经常在外晒太阳,显得黑一点。不知老太爷中意不。

这苏老太爷正愁自己没孙抱呢,忙说黑点健康,顺便送老伙计一个人情,只要是你老太爷介绍的我就中意,再说辈份也对,我老哥俩还是老哥了,不乱伦好,好,好!中意,中意,中意。这美的老太爷啦,简直乐翻了天。也难怪,这一,二年来,很少有人看到老太爷笑了,这下老太爷心下又有了盼头。

双方敲定了日子见面,老太爷也难得儿子同意去看亲一次,欣然而行。到了地点,只见处处都是红楼高瓦,青一色的格局,老太爷一打听,原来老太爷来过,只是大变样了认不出来了,成了名富其实的文明示范新村。

到了女方家里,却出了点状况,两边家长一下子怔住了。原来,苏老爷子在收购棉花时,在这人家里借宿,拉起家常,听他说起他外甥女缺钱,说得眼点巴沙的,堪称至情至性,谁知道这苏老爷是打听了这家的亲戚是那棉农专家还是想让其承其一个情好为他服务什么的,于是很慷慨了一吧,拿出了五千块钱,说是先救急一下,不用还,这在当时,实在很难得,主家不要,后来推来推去,最后以棉分期付清了事,只是双方好多年没见面了,因为后来苏大老板都是打发手底下人做事,自己只负责主要的事了。然而过后,更惊奇的事发生了,儿子进到里屋,牵出的姑娘竞是那说了狠话如果怎样甘愿被他卖到非洲的姑娘,原来这姑娘叫方涛,正是苏老太爷当时资助读书的哪位,是农业大学毕业的,担任过农业技术专家,当时那棉是她的技术成果。后来更是助苏鹏承包了大片棉田,做了基地,种出的优质棉花,打开了国际市场,创下了巨额财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情谊深厚,互为爱恋,以致有苏老太爷老伙计上门提亲,做便宜媒人一事。

一切是那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双方寒暄吧,喝了茶,提起往事,不胜感慨。

提起这桩婚事,当地乡邻都非常羡慕,两口子很恩爱,生有一男一女,乐的苏老太爷整天笑呵呵的,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只是私下,两口子拌嘴,男的说,要不我把你卖到非洲去。女的嗔:你敢!男的满脸幸福:我才不舍得呢。这是后话

对于这件婚事,在当地颇为流传,真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一点也不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史大刀与武铁锤
唐天宝年间,陇西固城出了两个名人:城东史大刀,城西武铁锤。史大刀祖上乃是太宗麾下一员猛将,家族显赫。他身高九尺,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一把大刀舞起来如漫天银花,水泼不进针扎不入,令人望而胆寒。更难得的是他生得皓齿明眸,英俊潇洒,跨一匹踏

0评论2024-01-2482

贺家有宝
一、宝贝不翼而飞桐定县的周县令自叹倒霉,刚上任不久,桐定县就出了一件大案,贺家的宝贝被盗了。报案的人叫贺朗,他没什么名气,可是有个厉害的老爹。贺老太爷当过皇上的老师,官至户部尚书。关于贺家的宝贝,大家早有耳闻,但从没有人见过。这里面有段故事

0评论2024-01-2449

乾坤一只眼
乾坤一只眼其实,风水之说并无根据,更多的是对世人行善积德、好人好报的一种劝慰。事有蹊跷明朝时候,蕲水县沈家营境内有一户沈姓人家。父亲沈端全官至内阁大学士,人称沈阁老;两个儿子,一个是金吾将军,一个是龙虎将军。父子三人,真可谓权倾天下!这天,

0评论2024-01-2239

藏獒不咬人
小镇上的狗越来越多了,比特犬、西施犬、牧羊犬、京巴儿、吉娃娃,还有些叫不出名字来。这些宠物,像T型台上的美女靓男,没日没夜地在街上招摇;那些土生土长的野狗,也不知好歹地掺和进来,街道上,差不多成了狗的世界。校长老杨最反感狗。狗的陋习,就是恬

0评论2024-01-2245

三个汤圆三个团长
汤家在十里村算是比较殷实的人家,汤老太爷是个大善人,偶尔还会周济穷乡亲,久而久之,便在外有了点小名声。记不清是哪一年,十里村遭了灾,大部分人家都断了粮,汤家虽还有些余粮,却也无法如往常一般周济乡亲。这天,十里村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径直

0评论2024-01-2238

竹龙
江南一带,河道众多,但当初还没通自来水的时候,一般人都是打井水来饮用,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水缸。打来的井水要加点儿明矾沉淀,沉在缸底的污水则用一根竹筒汲出来。竹筒一头留着一节,上面开一个小孔,拇指正好按住。按住小孔将竹筒插到缸底,再放开拇指

0评论2024-01-2140

神医奇盗
清乾隆年间,春末夏初。这些天,惠州城的城门墙边上贴出一张告示,原来是惠州知府沈山的父亲沈百科得了口干舌燥、心烦气躁的怪疾。说是焦渴症吧,又不是,说不是吧,又似那种症状。孝顺的沈山急得团团转,请了几位城里有名的郎中都没有治愈。于是,沈山令下人

0评论2024-01-2144

百两纹银抢个爹
一、老头被抢 这天,当阳县张县令刚升堂,就有人扑进来大呼冤枉,说自己的老爹被抢走了。张县令大吃一惊,光天化日之下有抢美女的,现在竟然还有人强抢老头?他忙让此人把情况详细说一下。来人抹了把汗,说:“大人,我叫王五,今年四十五岁,我的老

0评论2024-01-2048

丹砂井的秘密
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在正午时分响起,伴随着热闹的喧天锣鼓,前来贺喜的人几乎踏平了廖家门槛。今天既是廖老太爷的百岁寿诞,也是廖家新屋落成上梁的吉日,又恰逢着前天刚得到乡里的喜报:玄孙廖幼儒中了举人──三件喜事凑在一起,不仅廖家人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

0评论2024-01-2034

家有独眼老丫环
王文斌十岁这年,祖父王厚德离世,一家人闹着分家。 王厚德原是朝中高官,有三个儿子:长子王恩、次子王义和三子王礼,均已娶妻成家,生儿育女。三子王礼早逝,留下孀妻刘氏及遗腹子王文斌。 王厚德在世时,对三儿媳妇及王文斌特别疼爱,处处偏袒,引得王恩

0评论2024-0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