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明代战神李文忠与朱元璋的关系 李文忠的儿

2024-01-23 11:50470

虎父无犬子?朱元璋外甥号称战神,他儿子却是个扶不起的渣渣

朱元璋建立明朝一统中国,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之外,离不开各路猛将的支持。明初名将辈出,徐达、常遇春都是后世闻名的猛将,但能号称明代战神的只有李文忠一人。

李文忠是朱元璋麾下大将、谋臣,开国功臣第三名。曾率大军攻克元大都,俘获元顺帝及后妃公主。第二年又跟随徐达远征漠北,攻克兴和、应昌,生擒元帝之子买的里八剌。此后在征缴元残余势力,功绩不断。

李文忠不仅是明初战神,同时也是朱元璋的外甥。他母亲是朱元璋的姐姐,后来嫁给其父李贞。朱元璋幼时家穷,大家应该都知道。而李贞的家境则比朱家好不少,朱元璋能活下来称帝,离不了李家的帮扶。

李文忠幼时生活安平富足,但是在朱元璋投靠郭子兴起义的时候,李文忠家乡先后出现旱灾、瘟疫等灾祸。李文忠和父亲活不下去,辗转投靠朱元璋。

据说李文忠刚看见肖似母亲的朱元璋,便大哭着扑入朱元璋怀中。此后朱元璋将其当做亲子培养,有一段时间李文忠还改姓朱。

李文忠年纪轻轻就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华,辅佐朱元璋开疆辟土,朱元璋对李文忠重用赏识。

李文忠将才非凡,号明代战神,光看他在明初功臣簿上排名第三就可以知道。俗语有称虎父无犬子,但是李文忠偏偏生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明初姓李的大将不少,闻名的就那么几个,李文忠的后代也在其中。不过别人是因为军功卓著,而他则因为大过。李文忠的儿子,正是李景隆。

李景隆此人,对明朝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而后来发生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取代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凭燕地力量,最终战胜有全国物资支持的中央军,李景隆当得首功。

燕王朱棣率军对抗中央军,李景隆受命接替老将平定乱军。当初起用李景隆,是因为朝中大将多被朱元璋处置,黄子澄寄希望李景隆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少年英才,以高超的军事才能稳定江山。

黄子澄想的没错,可惜的是李景隆没有李文忠的能力。李文忠虎父,真生了一个犬子。兵强马壮的中央军交到李景隆手中,一路败退,被燕军打的是哭爹喊娘。

这个时候,就连黄子澄都认识到李景隆是个不能够担当大任的人。群臣都进言,希望朱允炆另外选择大将。也不知道当时建文帝是怎么想的,坚持任用李景隆,最终造成了局势逆转,中央军被燕军彻底压制,节节败退。

当燕军进攻京都之时,李景隆原本被朱允炆安排守城的。但是他辜负建文帝信任,直接大开城门,迎燕军入京,使得朱棣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京都,登上皇位。

朱棣登基之后,李景隆因为有功,初时还很受重用。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有人戏称李景隆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最大间谍的原因。

想当初李文忠率军抗击元军,统一中原,是何等威风。到了李景隆这儿,却实在不够看。据说当初朱棣听说中央军由李景隆统率之时,开心的都笑了起来,可见对李景隆的轻视。

史料载:上笑曰: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为将政令不脩,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槁,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三也;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五也。九江五败悉备,保无能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须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来攻城,回师击之,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2

和尚当元帅
在刘福通红巾军转战北方的时候,濠州郭子兴红巾军正在壮大起来。郭子兴本来是定远(今安徽定远)地方一个财主,因为出身低微,经常受地方官吏的敲榨勒索,心里气忿不过,加入了白莲会。他拿出家里的钱财,摆酒杀牛,结交江湖好汉,只等一有机会,就杀死那批贪

0评论2024-01-2583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位山相狗
朱元璋没发迹之前,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学过兽医、贩过酸梅、扛过活,总之,啥苦都吃过。可这世上听说有相马的没听说过相狗的,这事儿,朱元璋还真就干过。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前,因为他吃得多,庙里的其他师兄弟就吃不饱,方丈和知客僧一商量,

0评论2024-01-2574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68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0评论2024-01-2574

朱元璋的井与警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汲取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

0评论2024-01-2575

朱元璋倡廉反腐
“四菜一汤”其首倡“四菜一汤”相传为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生日庆

0评论2024-01-25102

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有明一代的开国皇帝。作为万乘之尊的皇上,朱元璋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有人拍朱皇帝的“马屁”就是不足为怪的了。只是,朱皇帝的“马屁”也不是那好“拍”的。把朱皇帝的“马屁”拍好了,居然成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智慧故事”,讲起来,不知当

0评论2024-01-2583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