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5年,慈禧亲子同治帝去世,未曾留下子嗣。帝国继承人选成为当务之急,慈禧将宗室子弟都看了个遍,最终选择了当时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新帝。
载湉在熟睡中被抱入皇宫,等他醒来的时候,就成了历史上的光绪帝。皇帝年幼,两宫太后临朝称制。而光绪帝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
慈禧太后为他择同治帝师翁同龢与侍郎夏同善为师。光绪帝自幼体弱,4岁又正是坐不住的年纪,偏偏要他每天至少学习半天。这不仅对光绪帝是煎熬,老师也同样受苦。
最开始的时候,翁同龢和夏同善就教授光绪帝背书识字。翁同龢规定生书每天读20遍,熟书每天读50遍。
说实话便是让成年人如此苦读也难耐得住性子,更何况是年幼的光绪帝。小小的光绪帝常常读到一半儿就不读了,不管老师如何督促,光绪帝都当作耳旁风。稍微大声点呵斥,光绪帝就嚎啕大哭。
翁同龢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将此事禀告慈禧。慈禧太后下令,若是光绪帝不好好读书,就减少他的饭食。慈禧倒不心疼,翁同龢却有些可怜光绪帝小小孩童。所以后来另想了办法,将他生父醇亲王奕环请来。
醇亲王奕环来了,先是厉声呵斥,随后软言劝说。父亲的劝诫还是起了一些效果,光绪帝老老实实读了几天书。不过没多久,又故态复萌。
光绪帝是日后大清的皇帝,不好好读书,日后如何理政,如何明辨是非?老师们只得聚在一起另想办法。
劝了不行,老师们决定用处罚的方式。其中一位提出,如果光绪帝没有读够该读的次数,就罚他静坐不许动。这对于小小的光绪帝自然是折磨,坐不住了就大哭闹腾。
翁同龢提出,如果没有读够应读的次数,就采用加罚法。没读够一遍就加罚两遍,以此类推。读书时间从半天发展到全天,光绪帝深受折磨。后来他闭口不言,静默抗争,又大声哭叫。
老师们对光绪帝的抗争置之不理,还将此事一一记录禀告慈禧,使得光绪帝被慈禧责罚。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光绪帝有一次终于忍不住了,一怒之下丢了书本,罢学离家出走了。
皇宫那么大,皇帝出走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一时间上下哗然,连慈禧太后都惊动了。大家找了一天,才找到光绪帝。但是不论怎么劝,光绪帝都不愿意再去读书。
最后还是慈禧出马,才使得光绪帝最终同意前往读书。
翁同龢眼见如此下去不行,连忙与各位老师商议,不如改用鼓励的方法。只要光绪帝每读完一遍,或者是课业有一点点的进步,都大力表扬光绪帝。
这个办法收效甚好,光绪帝每次接受表扬后,都非常高兴,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当他投入学习之后,又会取得好的效果,受到老师称赞。
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坏,使得光绪帝改正了以前的坏习惯,渐渐的投入到书本之中,学业进展迅速。
慈禧断案
八国联军要攻进京城,慈禧太后闻风丧胆,带着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从京城到西安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连日颠簸使老佛爷吃尽了苦头。这天,慈禧和光绪皇帝乘着车辇在人马前护后拥下浩浩荡荡往西行走,由于道路不平,车辇摇摇晃晃,颠得老佛爷腰酸腿痛,疲惫不堪。尚
0评论2024-01-2581
光绪时期捐官趣闻
清朝的康乾盛世到咸丰就已走下坡路,随着朝政的腐败,世风日下,捐官(透过捐纳制度取得官职)的恶习愈演愈烈,以致不可收拾。到咸丰年间,这捐官的名目越出越奇,性质已完全改变。慈禧太后与太监李莲英勾结,成为卖官牟利的特大集团。北京城有家叫广隆的木材
0评论2024-01-2563
李鸿章讨壶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到9月初,两万洋兵杀人放火,抢了个盆满钵满之后,才给慈禧太后发了一个电报,要她派人与八国联军商谈议和条款。慈禧不是个傻瓜,知道在当前一败涂地的形势下,议和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议
0评论2024-01-2588
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员,欲将他在金水闸的公馆出租。这日,忽然来了一主一仆交银租住。主人二十多岁,白皙长身;仆人则四五十岁,无须,说话似女音。两人均操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入住公馆后,少主人每日在家读书吟诗作文,匿居不出,
0评论2024-01-2573
天赐宝座
清光绪六年,也就是光绪皇帝刚满十岁那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挂帅出征新疆。收复了被侵占的大部领土,班师后又受命坐镇甘肃兰州,继续督办西北军务。正在这时,他的属下肃州镇挂印总兵调离。他便专折上奏军机处,保荐了一名自己的心腹爱将。准备接任这个显要的
0评论2024-01-2581
爱哭才会赢
光绪皇帝驾崩,山都易了色,河都含了悲,乌鸦从头预飞过,呜哇,呜哇,恨别鸟惊心。这奕勖水都没一滴。当然这也怪天,光绪奉安崇陵,十里长街送别。阳光一片明媚,没下雨,没雨水可充泪水,很多人都是带了辣椒水的,一抹眼眶,泪水哗哗掉,“奕劻独后至,亦无
0评论2024-01-2577
西太后逃难
城破之时,子弹飞进官里,西太后拉着光绪仓皇出逃。光绪一边逃,一边甩掉自己的朝珠缨帽,匆忙换上了平民的布衣,西太后穿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像个乡下的老婆子。跑出宫来,才挤上一辆骡车,跟着跑的人,大多数是步行。随护的兵丁,不足千人,毫无纪律,跟土
0评论2024-01-2586
慈安
咸丰帝死后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定计,发动祺祥政变,处死了肃顺等人,夺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表面上,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以姐妹相称,共同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仅四十五岁、比慈禧还小两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宫中
0评论2024-01-2569
最有钱的民国文人
民国年间,康有为在文坛上的地位显然不比在晚清那会儿。虽然后起之秀们对这位顽固的保皇派精神领袖多有批判,却也丝毫影响不了他发大财。“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软禁,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当时康有为怀着一腔热血,声称奉有光绪帝的“
0评论2024-01-2557
紫禁城里的别样母子情
我入宫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为子,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我的母亲。我继承同治兼祧光绪,按说正统是在同治这边,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不管这一套。她使用太后权威,把敢于和她争论这个问题的同治的瑜、瑨、珣三妃,打入了冷宫,根本不把她们算做我的母亲之
0评论2024-01-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