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有一种感动在记忆深处

2024-01-23 10:22430

他走进自家的庭院,轻轻的,没有一丝声响。但一直伏在墙角的那只狗,却还是发现了他,开始吠叫。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颤微微地走了出来。

他喊,妈!

老人循声,望向了他,眼睛眨了眨,还用手擦了好几下,才终于开口了,很惊喜的神情,柱子,是你回来了啊?

声音很轻,甚至有点含混,但他的泪,却夺眶而出。

没一刻钟的工夫,他家的庭院里就挤满了人。所有的人,都围在他的周围。大家都在问他,这两年在外工作,最难忘家乡的什么?

他脱口而出,咸菜!这两个字,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思量,纯粹是一种本能反应。

在场的人都不解地望着他。

他说,甚至有点激动,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母亲做的咸菜!

那时的他,与父母相依为命。在旧社会受过几天私塾教育的母亲,虽说在田间耕作了几十年,早就将私塾老师教给她的那些字忘得一干二净,但对教育的意义,却一直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所以,对儿子,她就寄予了最大的期望。

但家里却实在是太贫穷了。往往上一学期还未完,母亲就已经在为下一学期的学费发愁了。好不容易把他送到了学校,却又在想方设法地筹措生活费。

母亲的艰辛,他是看在眼里了的。所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主动提出,从自家拿咸菜到学校去吃。

他们老家农村的生活,什么都可以缺,但有一样不能缺,那就是咸菜。不管什么时候,家里都会储备着几大缸子的咸菜,主要是为了应付缺菜时节没有新鲜蔬菜的现实。他想,如果自己拿咸菜到学校去吃,就可以节约一些开支。但最初,母亲却不同意,说他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咸菜吃多了,不好。况且,他每天都要应付高负荷的学习压力,营养跟不上,对学习也不好。

但他还是在以后的岁月里把自己在学校的唯一菜食变为了咸菜。

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寄宿学校。每到周末,他就回家,把母亲做的咸菜弄一大堆出来,用刀细细地剁碎,再加上一点点调料,如少量的油、盐,有的时候,还加一点醋,那样咸菜容易保存,放多久都不会坏,之后炒好,再由母亲装在一个大大的塑胶口袋里,然后背到学校。

开始时,是一星期回来背一次,高中到大学,离家远了,就一个月回来背一次。

大学毕业,他参加了工作。工作地点很远,在西藏。本以为他可以不必跑这么远的地方的,但自己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家里欠了很多债,考虑到西藏有高原补贴,工资比内地高,所以,他就义无反顾地走了。

这一走,就是两年。

到了那个位处边陲的乡村,他常常想起母亲。奇怪的是,他想得最多的,却是母亲做的那些咸菜。

他记得,刚拿咸菜到学校时,还能对付。母亲做的咸菜,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说母亲做的咸菜好吃。这些,他当然知道。每年春节过后,母亲都会把一些自家种的青菜先从地里砍来,担回家里,晾在院坝的石块上,让太阳晒。这时的太阳,温度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了,就有可能会烤焦,太低了,太多的水份又不能蒸发出去。所以,青菜一担回家放在院坝里,母亲就会端一根小凳子,坐在屋檐下,看着太阳下的青菜。那时她的眼神,就会有如一条游离的鱼,不停地在每根青菜的身上来回巡视着,仿佛一个正在看着自己宝贝玩具的孩子,充满了期待。如果太阳太大或是下雨了,她就马上把它们全都收到屋里来。这样,这些青菜就在母亲殷切的目光中,慢慢地蒸发掉了它们身上多余的水份。过了几天,母亲看差不多了,就把所有的咸菜都收起来,放在一个大缸里,放上适量的盐,把所有的青菜搅拌均匀,搁上一天,提出来,再晾晾,之后,就将之放进一个大瓮,盖上口子,密封好,存了起来。一想起母亲做菜的细节,他的记忆深处,就会涌起一种无端的感动。他觉得,母亲做咸菜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做出咸菜而已,而是一种将幸福希望寄予了其中的一种内心的渴望。不过,虽然母亲的咸菜做得的确是非常的好吃,但后来,因为咸菜吃得过多,他只要一打开那个装满咸菜的胶袋,一闻到咸菜的那股浓浓的味道,他就想吐。有些时候,甚至吐得面无人色都止不住。

那种记忆实在是太让他刻骨铭心了。

工作之后,咸菜基本上是不吃了,但一想起母亲,他却依然就想起了咸菜。

在场的人都看着他清瘦的脸,说,真是的,看你的脸,就有咸菜的影子。

母亲在旁边,用手扯起衣角,擦了擦眼,说,柱子,那些日子,真是难为你了。

他微笑着站起,拥着母亲,说,妈,瞧你说的,其实最难为的,还是你。我都记得,每次看着我背起胶袋上学,你都悄悄地哭呢。

有人说,从这么远的地方回来,想让母亲做什么好的给你吃?

他笑了笑,说,咸菜!这次又是脱口而出。

饭桌上,他的面前,盛了大大的一碗咸菜,他不停地向自己的嘴里挟着,还不断地说着,好香,母亲做的咸菜就是香,吃了这么多年都吃不厌!

母亲看着他,满脸都是洋溢不下的幸福。

饭后,大家闲聊,他抽空去了一趟没人处。一到,他就蹲下,胃里所有的东西再次全部涌到了嘴边。他吐了,再次吐得面无人色。

良久,他才感到胃似乎好受了一点。他站起,用手巾擦了一下嘴,望了一下四周。突然,他看见了一张流满泪水的老脸,正站在了他的身后。

他一下就全线崩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廉石
东汉时期,陆绩卸任郁林太守,携家带口准备回家乡嘉兴。这天,陆绩与家人、船艄公一起,在郁林海边忙碌着,将一些书籍和衣物往船上搬。船是当地极普遍的客货运输船。让艄公意外的是,这位刚卸任的郁林太守,除了几箱书和寥寥数件家用品,再无其他可载物,于是

0评论2024-01-2582

标点符号的故事
有的作者认为,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无关紧要,少用或者错用,不会影响文章得内容。试想一下,如果一篇文章里面,没用标点符号,那还是篇文章么?那是一篇篇汉字排列。有一次,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用,也没有空格,便寄到了报社的编辑部。报

0评论2024-01-2462

生活的滋味
生活的滋味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前来拜访弘一大师(李叔同),恰逢弘一大师正在吃饭。夏先生见他只吃一道咸菜,不忍心地问道:“难道您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过了一会儿,弘一大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

0评论2024-01-2446

爱不是改造的理由
一天到晚地吃咸菜晚饭一大桌子的菜,可方源只是对着面前的一盘咸菜丝使劲儿。袁梅终于忍不住了往他碗里夹了块红烧排骨。方源皱皱眉头,没说什么。袁梅又继续往他碗里夹青菜,方源终于忍不住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讨厌吃青菜。”袁梅抬抬眉毛:“青菜多健

0评论2024-01-2349

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的坎坷的人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军事家,政治上刚正不阿,曾经力排众议,领导改革。文学上,文风清正,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意志坚定,他的一生就像是陡峭悬崖上的小草,于逆境中生长,一往无前。范仲淹年仅两岁的时

0评论2024-01-2365

咸菜里的母爱
火车在每周一早上七点,准时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拉到这个工作的城市。回到住处,我把纸袋里的东西一件件取出来进行规整,行李是母亲昨晚替我收拾好的,里面装着几件白色衬衣,还有一罐咸菜,用透明塑料袋子包了又包,很严实,估计是害怕咸菜里的卤水流出来弄脏

0评论2024-01-2339

人生仿佛小鱼刺
人生,就像吃小鱼刺。父亲是捕鱼的好手,所以我是吃小鱼长大的。小鱼有两种,“死黄皮”和“餐挑子”。“死黄皮”是一种宽而扁的鱼,它的大小大概只有三岁小孩手心模样。“餐挑子”则与前者不同,它苗条、细长,颇似长江刀鱼的样子。它们的学名,我无从知晓,

0评论2024-01-2330

行进的午餐
宋木匠骑着一辆吱扭吱扭的自行车,从弯弯的土路上拐拐拉拉来到村头。早在这里等候的女儿、儿子,立刻撒开脚丫子跑上前,一左一右扯住他,拥着父亲往家走。这是宋木匠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每天收工回来,宋木匠的车把上都挂着两串狗尾巴草串起的大蚂蚱,女儿和

0评论2024-01-2337

飞毛腿刘二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胶东半岛中部的一个叫南水的村子里,这年夏天刘日善家新添了第二个儿子,起名叫刘二。刘日善家有二亩岭地、一头牛、三间草屋。刘日善是个老实巴交、勤于耕田的农民。其妻刘于氏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刘家家境拮据,勉强度日。这个刘

0评论2024-01-2262

挖香葱做凉拌则耳根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又到了挖香葱则耳根的时节了。春天的山野洒满阳光,春暖花开,带上爱人小孩,在略微散发出潮气的田埂边,垄沟上,车辙里甚至坟场中挖采香葱则耳根野菜很有一番情趣。在所有的野菜中,我对香葱情有独钟。青绿的小苗丛生,在山坡瘠地里长着

0评论2024-0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