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大脑门儿、手捧灵芝的寿星老人是长寿之神,只要供奉这位神仙,便可求得健康长寿。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就在首都咸阳建造了寿星祠,只不过始皇供奉寿星的理由却不是为了求长寿,而是求天下不再有战事。这是怎么回事,寿星难道还有别的功能!
在早期的星相著作中,寿星即老人星,有预料战事的作用,老人星越是暗淡或者直接看不见,就越有可能爆发战争;如果老人星很明显,那便代表天下太平。
但是,古代朝代更迭,总是逃不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怪圈,真正的太平盛世是少之又少。因此,寿星除了能预卜战事,还发展成了使人长寿的道教神仙,承载着华夏数千年来传承的尊老和孝道观念。
在古代那么多朝代中,大概只有东汉时期的老人腰杆最硬了!只因当时握有王杖的老人,都有极高的地位和特权。
东汉汉明帝在位时期,明帝亲自主持了一次祭祀寿星的活动,奉献贡品、宣读祭文都由明帝亲自出马。除此以外,明帝还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宴会,他邀请了全国年满七十岁的老者,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来参加。
宴会结束之后,明帝还赠送给参加宴会的老者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统治者做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目的,明帝之所以要举办这次老人宴,就是为了展示自己尊老敬老的美德,借此机会达到笼络人心的目的。
为了让老人享受到实际的优惠政策,明帝还赋予了持有王杖的老人许多特权。
王杖,也称鸠杖,因为斑鸠是不噎之鸟,所以每根王杖的顶端都有一只斑鸠鸟的雕像。东汉时期的老人的腰杆之所以是封建王朝中最硬的,就要从这根王杖说起。
东汉时期,汝南一平民出身的王姓男子殴打了持有王杖的老人,此事闹到官府以后,这王姓男子被判处斩首并弃尸于闹市。
一基层小官因一位持有王杖的老人有犯法的嫌疑,便抓了老人扣留在县衙里,也没有严刑逼供的行为。但是,老人却故意将此事闹大,朝廷二话不说就判处小官斩首极刑。
仅从以上两桩案件来看,朝廷都属于有意偏袒持有王杖的老人,而且对欺负了他们的人处以非常严厉的刑罚,动不动就小命不保。
另外,持有王杖的老人还拥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特权,比如汉朝法律规定:没有子女供养的老年夫妻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且一律免税。谁若是愿意照料那些孤寡老人,也可获得免税待遇,可以免税开店卖酒。
其实,统治者强制推行尊老孝道,还不是因为它所派生出的孝道伦理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服从父权,君臣关系就等同于父子关系。
幸福24万公里,在行走中陪伴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蓦然心动的一刻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
0评论2024-01-2595
妈,你老了就去养老院吧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你从小教孩子,不就是希望孩子以后多孝顺孝顺你。可你真正做到了吗?你现在对父母的样子,可能就是以后孩子对你的方式。1“妈,你老了就去养老院吧。”真的听过一个5岁的孩子对她妈妈这样说。隔壁邻居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吵架,我问妈妈怎么
0评论2024-01-2577
聪明的小豺狗
在印度的一个村庄,一只老虎吃了好多只羊,于是,村民们决定除掉它。他们设下陷阱逮住了老虎,然后把它关进竹笼里,准备卖给动物园。这时,一位老人正好路过。“哦!和善的人啊,”老虎哀求道,“我要渴死了,可笼子里没有半滴水。请你帮我开个门,让我出来喝
0评论2024-01-2582
海神艾琳娜
古老的西方,有一个美丽的海岛,岛上有一座华美壮观的宫殿---------御珑宫廷,里面住着国王约翰和他的臣民。御珑宫廷里面亭台楼阁玉石铺路,小桥流水,鸟鸣花香,一片祥和。善良的国王带着淳朴的渔民过着男捕女织,童叟无欺的美好生活,可是这样美好
0评论2024-01-2577
正月十五挂红灯
那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未打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新年
0评论2024-01-2579
张良进履
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即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
0评论2024-01-2574
“孝星”井柏然
父母离异,和奶奶撑起飘摇之家1989年4月19日,井柏然出生在沈阳市一个贫困家庭。后来父母离婚,他被判给父亲抚养。但父亲并没有承担起对儿子应尽的责任。井柏然跟着奶奶长大,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也是爷爷奶奶。奶奶家的经济条件很差,爷爷、奶奶加上柏然
0评论2024-01-2584
孤独温暖的旅程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
0评论2024-01-2575
康同璧母女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康家。这使我对康同璧母女,有了较为深入的往来和了解。借住当晚,我打开罗仪凤为我准备的全套白色卧具,躺在小床上。和自己家里日夜的惊扰、惶悚相比,这里则是装满了宁静与苍凉。它们随着缕缕清朗的风月星辉,直入心底
0评论2024-01-25124
善心是果
善心是果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的老人。虽然她并不认识他们,但是依然十分友好地对他们说:“我想也许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我想你们应该很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家里的男主人在吗?”老人们问。“不在,”妇人说,“他出去
0评论2024-01-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