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抢吉时

2024-01-23 06:00220

城东的张乡绅和城西的李乡绅是有名的死对头,二人事事要争个长短,你来我往争斗了大半辈子,一直未分出胜负。

这年春天,张乡绅的公子要娶亲,婚期定在二月二十六。没想到才过两天,就有人向张乡绅报信说,李乡绅的公子也要成婚了,婚期也是二月二十六。张乡绅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姓李的这是摆明了要跟我过不去啊!

原来,当地有一个抢吉时的风俗,如果几家凑巧赶在同一天办喜事,那就要比一比,谁家的花轿最先到家,图个吉利。于是张乡绅立马喊来管家下命令:婚期当天,迎亲队伍务必抢在李家前面回城,抢赢了,重重有赏!

佳期这天,不到五更,张家的迎亲队伍就风风火火地出发了,到了女方娘家,抬上新娘子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快回到县城时,张家管家远远地看到另一家娶亲队伍也向这边而来,他吃了一惊,定睛一看,正是李家!他忙命令轿夫加快速度。而那边呢,步子也明显快了起来。

离城门近了,两家开始全力冲刺,几乎是同时到达城门前的小土桥。桥面不宽,两顶花轿都想抢先,于是你挤我,我挤你,互不相让,死死地胶着在一起,折腾了没多久,两边八个轿夫就累得筋疲力尽,一个个瘫倒在地上。张李家两个管家又吵嚷了半个时辰,索性丢下各自的队伍,互相撕扯着到县衙见官。

知县姓秦,为人风趣诙谐,最爱拿人逗闷子。秦知县听二人讲明事情经过,开始给双方调解,但费了半天口舌,出了好几个主意,两家谁都不肯让步。

秦知县把眼一瞪,生气地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自己慢慢商量个法子吧,本老爷先到后堂小憩一会儿,一个时辰后等你们回话。”说着,他丢下众人转身回后堂了。

二人傻眼了,互相瞪对方一眼,又无奈地摇摇头,站在那里唉声叹气。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两个管家都焦急起来。眼看时间过了晌午,秦知县终于打着哈欠回来了,看看二人,懒洋洋地问:“二位商量好没有?”

张家管家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回老爷,老话说得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小人也实在没法子啊!若不据理力争,回去如何向主子交差?”

秦知县又看看李家管家,李家管家也一脸无辜地说:“老爷,小人也是一样的处境啊!”

秦知县眉头一皱:“这么说,你二人都做不了主?”说完,他冲众衙役喝道,“来呀,把兩家的新郎新娘都给我带来。”衙役领命而去。张李家两个管家不知道秦知县这是要唱哪一出,扭头看看外面的天,料定还得一阵子走不掉,心里叫苦不迭。

过了半个时辰,两家迎亲队伍都来了,呼啦啦站满了衙门大堂。秦知县问张李两个新郎官:“你们两个说说,谁愿意让步?”

在桥头被卡了大半天,两个新郎官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加上两家宿怨已深,二人都说坚决不让,不蒸馒头争口气。

秦知县听了也不生气,笑着点点头,慢悠悠地说:“既然如此,老爷我再去睡个回笼觉,你们慢慢商量。”说着他又打着哈欠转身走了。

这下,两家的管家和新郎官可急了,这眼看着天色不早,误了吉时怎么办?

最后,李家公子实在熬不住,悄悄吩咐自家的迎亲队伍,趁秦知县不在,赶紧溜出县衙,成了亲再说。张公子一看就明白了李公子的小算盘,连忙暗中吩咐自家队伍,一定要赶在李家之前溜出去。

谁知就在这时,秦知县又露面了,冷笑着说:“官司没打完就想走,这县衙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我看你们是不想成亲,想坐牢了!”两家公子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求饶,都说愿意让步,让对方先走。

秦知县摸摸下巴,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刚才还都说,不蒸馒头争口气,现在咋不争了?哼,你们愿意让步,老爷我偏不让,搅扰了本老爷一整天,这就想回家拜堂?想得美!”

再说张乡绅和李乡绅两家,在家左等右等,不见自家的迎亲队伍回来,直到太阳西坠,各自的家丁才回来报信,说新郎新娘都被拘到县衙里去了。两人都大吃一惊,各自心急火燎地赶往县衙。

张李二人在县衙门口就撞上了,两人又争了起来,堵着门口的路,谁也不让谁,一时间,两人还都进不了大门。

秦知县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冷笑着走到门口,正色道:“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争着进县衙,儿子争着从公堂上溜走!照我看哪,把你们一起关到牢房里,再争不迟!”

张李二人闻言,顿时羞得无地自容,都表示不争了,愿意让对方先过。

秦知县慢悠悠地问:“不争了?”两人都表示此后再也不争了,只求县老爷准许大家离去,让新人赶快拜堂。谁知,秦知县却摇摇头说:“天色将晚,此刻回去恐怕误了吉时,不如就在本老爷这大堂上来个新人双拜吧。跟我来!”说着,他举步走向大堂。

大家正惊愕间,只见一群差人抱着红花红布、红喜红烛,从后堂来到大堂上,热热闹闹布置起来,一袋烟的工夫,衙门大堂就变成了喜堂。

秦知县道:“你们以为本老爷刚刚睡觉去啦?还不是去给你们准备这些拜堂的玩意儿吗!”说着,他故作不满地对还在发愣的张李二人说,“怎么,本老爷主婚,还辱没了你们不成?”

县太爷主婚,这是多大的面子啊!张李二人激动得双双携儿子儿媳跪地,叩谢秦知县的大恩大德,接着站起身,互相深施一礼,给对方赔罪。这对争斗多年的老冤家,终于化干戈为玉帛,拉着手开怀大笑起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施耐庵在钱塘县衙,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说书人说的《大宋富和遗事》,一一采录下来,将它编写成七十回《忠义水浒传》。这事早在县衙里当新闻传开啦。衙门里一些人本来清闲无事,有的爱听说书的衙役,便暗里向施耐庵

0评论2024-01-26104

蚊刑
北宋时,陈州城四周皆是湖,因此有“水域”之誉,湖内蒲草丛丛,荷花片片,因而夏日蚊虫极多。此地蚊虫,针长翅大,肚明腿花,为花脚蚊子,咬人贼轻,过后则又肿又硬,奇痒难忍,素有“飞蛇”之称。 每到夏

0评论2024-01-26104

“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泾县城里有一家“陆记当铺”,这天,陆掌柜正在当铺里忙着,忽然,一辆马车在当铺前停了下来,赶车的汉子冲着当铺里喊了一声:“陆掌柜,我当东西来了

0评论2024-01-2678

纪晓岚智破雷击案
树下死人 清乾隆年间,离扶沟县城三里半地有个支亭村,支亭村有个丁财主,他家的后院内长有一棵千年怪树。树高9米,色泽如铁,最奇的是怪树浑身上下全是鼓起的包。丁家认为这是一棵神树,因为它让丁家出了一个正在执政的县太爷,丁家使用石栏把树给圈起来。

0评论2024-01-26227

知县夫人秘审害夫案
清亁隆年间,直隶林榆县柳河湾有一户姓高的人家,小伙子名叫高旺,半年前娶了媳妇。新媳妇是二十里外莫家庄的姑娘,名叫莫秀英。春耕前,莫秀英去住娘家,一住就是七八天,这天高旺赶着毛驴去接媳妇,在岳丈家吃过午饭后,小两口便上路了。莫秀英骑在毛驴背上

0评论2024-01-2579

菱角树
这天,康熙皇帝退了朝,来到南书房,却发现侍候他的不是老太监阿桂,而是一个小太监,随口问:“阿桂怎么没来呀?”小太监忙说,阿桂今天请假出宫去了。康熙皇帝也想听听宫外的新鲜事,就吩咐下去,让阿桂回来马上见他。直到黄昏,阿桂才急急忙忙地赶回宫来,

0评论2024-01-2590

西太后逃难
城破之时,子弹飞进官里,西太后拉着光绪仓皇出逃。光绪一边逃,一边甩掉自己的朝珠缨帽,匆忙换上了平民的布衣,西太后穿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像个乡下的老婆子。跑出宫来,才挤上一辆骡车,跟着跑的人,大多数是步行。随护的兵丁,不足千人,毫无纪律,跟土

0评论2024-01-2588

林则徐被“押”升职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不久,他接受好友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房永

0评论2024-01-2574

五士分桃
嘉庆年间,沙河县知县吴绍祖为人险恶,儿子吴进宝有样学样,也是一个祸害。父子俩发明了一种刑罚叫“五士分桃”,会让受刑罚者的关节脱臼。凡从本县过境者,要征收银子一笔,如不肯交钱,就让他尝尝“五士分桃”的滋味。这天,吴进宝带着一帮衙役正在路边转悠

0评论2024-01-2453

叩棚
清末,为避八国联军之祸,慈禧太后西狩了一年多后,终于回到了北京。这年腊月二十九,她诏告天下,普天同庆。修武县知县谢必斋看本县内迟迟没有动静,急得直冒火。太后回銮,修武县庆祝不力,自己要面临摘乌纱帽的风险。可谢必斋苦的是手里没钱,治下百姓多困

0评论2024-01-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