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戊戌六君子林旭简介 林旭是怎么死的?

2024-01-23 05:16630

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朋友,都应该听过戊戌六君子一词。这一批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愚昧的国民和上层统治者。虽然他们牺牲了,但想要国家富裕强大的愿望却深深扎根在更多的人心中。

正如谭嗣同所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清朝末年,国家持续受到西方列强侵害的时候,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站出来,对统治者诉说学习西方制度,从而抵御西方的愿望。

当时的皇帝光绪帝同意了这个请求,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之前,中国的改革只是涉及表面,从未涉及根本。就如洋务运动一样,也只是说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此抵御列强。

维新变法却涉及到政治和思想层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可惜的是,这次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光绪帝的登基是姨母慈禧太后操控的,从登基的那一天起,光绪帝都在慈禧的控制之中。维新变法,可以说是他少数脱离了慈禧控制,站出来与慈禧斗争的行动。

然而代表旧势力,掌握清朝国家权力更久的慈禧,力量明显比光绪帝大。所以慈禧太后训政,光绪帝被困,维新变法失败,维新派人氏被慈禧清除。

戊戌六君子,就是戊戌变法的中心人物,六人被慈禧收监,后被斩首菜市口。在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莫过于林旭,斩首之时年仅23岁。

林旭自幼入私塾读书,从小聪明伶俐,否则也不会娶到沈葆桢的孙女沈鹊应为妻。1893年参加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林旭年长之时,曾跟随岳父沈瑜庆游学武昌,在这一时间段接触到了新思想,并认可和赞同维新思想。1894年和1895年先后两次赴北京参加会试都不中,任职内阁中书。

当时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签订的消息一出,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抗议,反对条约的签订。

林旭自然也是反对的一方,但他也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国家力量。康有为后来在北京组织保国会,林旭成为骨干,始倡董事,提倡最力。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渴求人才,林旭被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英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的理由推荐给光绪帝。

于是林旭与谭嗣同等人都被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

变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林旭却并不担心自己会丢了性命。也许从一开始他就已经放弃了生死,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妻子,若是听见自己死亡的消息,会追随自己一起死。

娇妻尚在江表,莫得一面,英烈之性,必从吾死,不期酸泪如绠。

夫妻二人未留下子女,全用性命报效了自己的国家,值得大家尊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慈禧断案
八国联军要攻进京城,慈禧太后闻风丧胆,带着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从京城到西安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连日颠簸使老佛爷吃尽了苦头。这天,慈禧和光绪皇帝乘着车辇在人马前护后拥下浩浩荡荡往西行走,由于道路不平,车辇摇摇晃晃,颠得老佛爷腰酸腿痛,疲惫不堪。尚

0评论2024-01-2590

光绪时期捐官趣闻
清朝的康乾盛世到咸丰就已走下坡路,随着朝政的腐败,世风日下,捐官(透过捐纳制度取得官职)的恶习愈演愈烈,以致不可收拾。到咸丰年间,这捐官的名目越出越奇,性质已完全改变。慈禧太后与太监李莲英勾结,成为卖官牟利的特大集团。北京城有家叫广隆的木材

0评论2024-01-2567

李鸿章讨壶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到9月初,两万洋兵杀人放火,抢了个盆满钵满之后,才给慈禧太后发了一个电报,要她派人与八国联军商谈议和条款。慈禧不是个傻瓜,知道在当前一败涂地的形势下,议和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议

0评论2024-01-2599

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员,欲将他在金水闸的公馆出租。这日,忽然来了一主一仆交银租住。主人二十多岁,白皙长身;仆人则四五十岁,无须,说话似女音。两人均操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入住公馆后,少主人每日在家读书吟诗作文,匿居不出,

0评论2024-01-2586

天赐宝座
清光绪六年,也就是光绪皇帝刚满十岁那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挂帅出征新疆。收复了被侵占的大部领土,班师后又受命坐镇甘肃兰州,继续督办西北军务。正在这时,他的属下肃州镇挂印总兵调离。他便专折上奏军机处,保荐了一名自己的心腹爱将。准备接任这个显要的

0评论2024-01-2597

爱哭才会赢
光绪皇帝驾崩,山都易了色,河都含了悲,乌鸦从头预飞过,呜哇,呜哇,恨别鸟惊心。这奕勖水都没一滴。当然这也怪天,光绪奉安崇陵,十里长街送别。阳光一片明媚,没下雨,没雨水可充泪水,很多人都是带了辣椒水的,一抹眼眶,泪水哗哗掉,“奕劻独后至,亦无

0评论2024-01-2583

西太后逃难
城破之时,子弹飞进官里,西太后拉着光绪仓皇出逃。光绪一边逃,一边甩掉自己的朝珠缨帽,匆忙换上了平民的布衣,西太后穿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像个乡下的老婆子。跑出宫来,才挤上一辆骡车,跟着跑的人,大多数是步行。随护的兵丁,不足千人,毫无纪律,跟土

0评论2024-01-2591

慈安
咸丰帝死后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定计,发动祺祥政变,处死了肃顺等人,夺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表面上,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以姐妹相称,共同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仅四十五岁、比慈禧还小两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宫中

0评论2024-01-2588

最有钱的民国文人
民国年间,康有为在文坛上的地位显然不比在晚清那会儿。虽然后起之秀们对这位顽固的保皇派精神领袖多有批判,却也丝毫影响不了他发大财。“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软禁,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当时康有为怀着一腔热血,声称奉有光绪帝的“

0评论2024-01-2571

紫禁城里的别样母子情
我入宫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为子,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我的母亲。我继承同治兼祧光绪,按说正统是在同治这边,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不管这一套。她使用太后权威,把敢于和她争论这个问题的同治的瑜、瑨、珣三妃,打入了冷宫,根本不把她们算做我的母亲之

0评论2024-0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