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
“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快去取清水来,灌进这把酒壶里。”弟子舀来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观看。只见注水不多时,壶开始倾斜。当水达到壶腰时,酒壶重新立得端端正正的,再继续注入,水刚满到壶口,酒壶就“砰”的一声翻倒在地。大家都莫名其妙,一齐抬头看着孔子。
子路问:“老师,请问这个酒壶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其中可有道理?”
孔子对大家说:“世上哪有满而不覆的事物啊!做人的道理,也同这把酒壶一样,聪明博学,要看到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功高盖世,要懂得谦虚礼让;勇敢孔武,要警惕内心的怯弱;富庶强盛,要注意勤俭节约。人们常说的不偏不倚,截长补短,也就是这个道理。”
起初,我深以为是,想,古有警枕,鲁君有警壶,人们总是用各种器物来告诫自己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明智,通达。
再细想,人生一壶水,与壶有关,而与水何尝无关?
初来世,壶中必是空空如也,人生之水需要慢慢蓄积。随着岁月增长,壶中的水亦不断注入,这是活水,有水来则有水去,常换常新的水,才使这壶水保持永远的新鲜,不会过期变质。一如知识、思想、见识、阅历、经验。
在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壶中也积聚更多旧观念、旧习气,如水垢沉淀太多不除掉,最后只能使容器越来越小,甚至有堵死壶口的危险。
人生一壶水,努力使自己内涵丰富的同时,也努力使这盈盈一水供人解渴,给人力量,不断外溢,满,是为了不满。
若如此,何惧其满?水,不是单使壶满,而是用来利人,该用则用,时换时新。
聪明博学,要给人以智慧启迪,不怕懂得太多,只怕懂得不够。功高盖世,授人以艺,不怕青胜于蓝,只怕后人不会。勇敢孔武,富庶强盛,若能兼济天下,善莫大焉!
人生一壶水,与壶有关,更与水有关。
打赌赢了一个女朋友
王智说:“够刺激的,行。得找一个证人,否则,人家心甘情愿让我吻了,你不信的。”“不用找人,我守在路上,只要人家当着我的面让你口吻,你不能开口说一个字,就算你赢了。”王智急忙跑回家,进屋后,从家里拿出一把酒壶,迅速出了门。来到离他家不远的路边
0评论2024-01-2436
弑父谜案
朝洪武年间,在京候缺进士林暮生补缺滁州来安县令。上任途中,走到曹州府境内,遇到被革职解京问罪的前任来安县令王炳章。因两人既是湖广同乡又是同年进士,林暮生买通押解差役,在驿站与王炳章同桌共饮,以叙旧谊。觥筹交错之间,王炳章道出了自己被革职问罪
0评论2024-01-2440
给人一个台阶
今天早上老爹扔给我两袋谷,叫我去镇里酒坊换酒,说预备你侄儿“洗三”用的,你换了酒就回来,不要贪玩。我用三轮车推着两袋谷子,扭腰摆臀一晃一晃地顺着村里新修的小路走出去。镇上离村里有七八里路,我一路走来倒也不觉得累。酒坊的人很多,排了好一会才轮
0评论2024-01-2233
零乱的色
小时候玩过一种叫“打王八”的游戏。五六个小孩子凑在一起,用大小不同的砖块立在地上,前方中央是“王八”,两边各立一块叫“侩子手”,后边则是“打手”,“判官”,“军师”,“县官”和“看客”。在划出一定的范围距离后几个孩子轮番用石块向目标投去。先
0评论2024-01-2232
鲁庙里的怪酒壶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只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守庙人回答:“是君王放在座右作为铭志用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快取清水来,灌进这只酒壶里。”弟子舀来一大瓢清水,
0评论2024-01-2246
知县找护卫
有个叫陈春的,在科举道路上耗尽了大半生心血,到四十二岁才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万河县知县。消息传来,贺喜的人接踵而至,可是当事人陈春却手脚冰凉。 原来,十年前,陈春也住在万河县,与邻居童家产生了矛盾,而且越来越深,最后发展到不共戴天,真刀真枪
0评论2024-01-1932
祖传解酒药
王乡长愁眉苦脸地从医院里出来,路过“如蜜酒家”时,老板娘田如蜜一把拉住他就往屋里拽:王乡长,您怎么好几天不来了?”王乡长只好进了屋。 田如蜜端上几个菜,拿来一壶酒。 王乡长急忙摆手:“不行,我
0评论2024-01-1952
父子奇案
明朝洪武年间,在京城候缺的进士詹延霆接到圣旨,补缺滁州府来安县县令。上任途经曹州府,詹延霆遇到被革职解京问罪的前任来安县令周文德。因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年进士,詹延霆给了押解差役一些好处,这才得以在驿站与周文德同桌共饮,以叙旧谊。觥筹交错之间
0评论2024-01-1832
老龟醉酒
传说,在丰润县城南十里的泥河,是从天而降的一条黄龙化身。这条黄龙本居住在县城西北角的曹家坝下,在与秃尾巴老李争斗水府时败下阵来,黄龙向南逃窜时由于体力不支在空中掉在这里,头落在金川院的庄中,身子压在泥河村中间。事后秃尾巴老李知道后怕黄龙再起
0评论2024-01-1856
“施耐庵之墓”的故事
很久以前,苏州西北角的那座河阳山上,出产一种质地坚硬、颜色乌黑的石头,可以用来做砚台,刻石碑,人称阳山石。山上永庆寺的门口,有个卖砚台的小摊点,专卖各种砚台,当地人称他"石公公"。凡是来烧香拜佛的文人墨客,都要在他的摊上买一块砚台带回去作个
0评论2024-0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