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零乱的色

2024-01-22 07:41320

小时候玩过一种叫“打王八”的游戏。

五六个小孩子凑在一起,用大小不同的砖块立在地上,前方中央是“王八”,两边各立一块叫“侩子手”,后边则是“打手”,“判官”,“军师”,“县官”和“看客”。在划出一定的范围距离后几个孩子轮番用石块向目标投去。先打的准头又高的孩子多打在远处的但却是最大的“县官”,把握不大的孩子多打近的“打手”和“侩子手”等人物,最后剩下的孩子只好把自己打成“王八”。这其实就是根据自己实力选择社会角色的过程,也就是人生最初的定位。当所有角色选好之后,县官会大喝一声道:侩子手。“有”,两个侩子手齐声回道。逮起王八来扭一扭。侩子手一边一个抓住王八的胳膊来回晃几下,算是一个惊吓。然后县官和军师等人开始商量着给“王八”定罪。当然是“莫须有”的罪名,每到此时,我总是有一万个理由翻案,但游戏规则如此也只好任他们去。还好我演的很认真,而且戏刚刚开始,一场一场的好戏还在后头。

小时候在老家对甜食十分向往,糖块是过年才有的点心。因此,玉米秸秆和高粱杆常常被用来当做甘蔗食用,但还有一种叫做“茅根”的根茎植物是甜的,冬天闲时常常去挖来解馋。

村西外有一道围子墙看上去十分古老,是旧时村与村的防卫墙,上面杂草丛生裂痕斑斑处处虫洞写满委屈。冬天是茅根的成熟季节,如果从地面上找到它枯黄的尖尖的微卷的叶子,下面必是长长的一节节的白白的甜甜的带着细细茅根的根茎。从外面把土刨开就能看到它生在土里的立体剖面图,小心的如挖人参般取它出来,马上用手撸撸两把,回身斜躺在围子墙上迎着太阳把茅根塞到嘴里用力嚼了又嚼吸了又吸。只是厚厚的围子墙越来越薄到最后就没有了我现在才意识到是不是晚了点,为了一点甜头不会是我破坏了历史古迹改变了历史走向吧。

生产队时期每逢过年队里都要自己杀猪分猪肉。

先选定村里几户猪养得又肥又大的人家说好,从外村请来一个屠夫,叫上几个年轻力壮的本村人,再烧开一大锅热水,闲人们围一个大半圈在案子边上时就开杀了。

首先把猪的四腿两两绑好抬到案子上,屠夫双臂高举一粗大木棍全力猛轮向着猪头的大耳根砸去。砸的准,猪一声不吭就晕了。砸的不准,猪就撕心裂肺的狂叫,众人一片呼声,屠夫就没面子的再砸一下。然后这屠夫马上拾起尖刀找准猪的咽部狠劲刺下去,多是手的拇指也进去半边,再猛地抽出刀来,地上放一大脸盆,一会儿猪血就满了。众人多是又一片惊呼,据说杀猪时猛敲它一大闷棍的目的是让猪的心脏提到嗓子眼好让刺进的刀捅到心脏上。我想这大概是早期的人道主义在农村到具体的实践实例吧。接下来就是除毛,扒皮,开膛,剔骨,分割。这些活下手帮忙的人就多起来了。最有意思的是扒皮,先在猪腿前部捅一眼,然后向里吹气,等死猪鼓起来皮就好扒了。最恶心的是弄死猪的下水,这活没人干。不过,一套猪下水就是屠夫的报酬。

猪肉是按每户的人数分而且肥瘦搭配好。如果有人家今年分的猪肉瘦一些就有大意见,那年代油水少都想要点肥的肉吃。

爷爷有一个小锡酒壶。每逢有点可口的酒菜时爷爷也是喝一点小酒的,爷爷先把散酒装进锡酒壶里,再倒满一小酒盅,撕一小块月份牌纸放在小酒盅里露一尖尖用火点着,纸着了酒也着了,用手拿小酒壶在蓝色的火上燎酒,等锡壶里的酒发出响声,把酒壶往着火的酒盅上一蹲,再把小纸片扔掉,再把酒盅里的烫酒倒进酒壶里一掺,热呼呼的小酒就开喝了。爷爷没有喝醉过,可口的酒菜也不常有因而也不常喝酒。

大姑家的小表姐放假时也来住姥姥家。记得有一年暑假小表姐来时穿一大花裤衩子上穿一无袖衫。她躺在炕上假装睡觉,我则假装偷偷开门后伸手慢慢去退她的大裤衩玩。但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总是在我刚退到肚脐时小表姐就醒了并一把捂住大裤衩连同我的手一起抓住还笑出声来,然后就开始新一轮的假装游戏。我当时为何不猛地向下一扯,不会吗,真不会。

年节时我也有去姥爷家小住。舅家有四个女儿,大表妹经常拽住我一起玩。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来呀,来啦呱。倒是现在多不见面,见了也不再啦细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父亲和酒
父亲年轻的时候,很能喝酒。据母亲回忆,还是在哥哥不到一岁时,父亲抱着哥哥在单位会餐,酒喝得多不多,不知道。父亲把哥哥抱回来,哥哥熟睡着,到第二天早上还醒不来。就一顿饭的工夫,哥哥怎么了?被父亲喝的酒熏着了,醉了。父亲当过兵,在酒泉。酒泉就产

0评论2024-01-2569

智斗胡监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某市政建设公司中年的施工队长胖祥子带领着一支施工队伍活跃在北方建设市场上。他们公司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通过城市的京广铁路地面之下建设地道桥时,采用了箱涵双向对顶工艺,就以铁路不断交、对顶零误差而著称于业内。由于施工技术

0评论2024-01-2443

父亲啊,让我们来世对饮
农历七月十一,父亲的祭日。父亲离开的时候,我23岁,按说已经成年,但在从父亲得病到去世的20天里,我完全懵懂成一个孩童。父亲最初的检查,是在当地的小镇医院。设备相当简陋,但父亲病入膏肓已经是一目了然。医生写了一纸假的诊断,交给父亲。然后把我

0评论2024-01-2333

右手稀粥,左手酒盅
岁月不居,镂空着父亲。但他对孩子的呵护,依然固若金汤,无坚可摧。——题记她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愿地留在了省城。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闭塞的小山村里,成为议论的焦点。你家祖坟冒烟,如今娃儿在省城有了出息,快要接你享清福咯。众人标榜之下

0评论2024-01-2238

蜻蜓点水九连环
有钱人喝酒会到城里大酒楼的雅座,但那些贩夫走卒想喝上两口,却多半会到富祥酒家来。因为虽然比不了那些名窖陈酿,但却绝对是货真价实,既不兑水,更不缺斤少两。除了偶尔几个过路客,来富祥喝酒的都是常客,掌柜胡小二都认得,然最近几天,有一张陌生面孔,

0评论2024-01-2038

给妈订桌年夜饭
水龙镇的郑八斤十年前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带着老婆孩子到市里开了家小饭馆。起初,只有七八条凳,几十只碗,可郑八斤为人精明,一来二去,几年的工夫,就将一个小饭馆变成了三层楼的盘龙酒店。如今,盘龙酒店在市里是隔窗吹喇叭——鸣

0评论2024-01-1936

苦酒的滋味
1 赶早起来,白浩从屋里推出自行车,伸脚蹬撑子搁住,回头去关屋门。这时,隔壁他许爷爷凑了上来,沙哑着河南腔说: 涛娃他爸爸…… 转过头来,愣了一下。稀疏的白发下,那张七十多岁瘦猴似的脸上,额颅上重叠的皱纹,两耳内

0评论2024-01-1931

由对联引发的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春天,我闲逛到虹口区的一条大街,看到有一家新开张的大酒店,很气派,招牌上的店名——“三点水”大酒家。当时我感到新奇,走进大堂,服务生笑脸迎客招呼我坐下。我问经理可在?她马上

0评论2024-01-1941

抠门皇上财迷臣
传说,古时候有个皇上,特抠门,无论有喜庆事,还是大臣立了功,从来没有赐过赏。偏巧几个大臣都是财迷,除了搜刮老百姓,就是想从皇上手里哄银子。一天,几个大臣为谁的学问大争吵起来,有人就提议,打赌定学问。谁从皇上那里得到的赏银最多,谁的学问就最大

0评论2024-0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