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皇上最怕绳

2024-01-23 02:27440

大明嘉靖的那年冬天,白雪皑皑天寒地冻。彰德府城外的北郊,临近洹河的一所大宅子里,不时传出瑶琴的悠扬的弹奏声。门外,一位年轻的公子身穿宽大的貂皮斗篷,骑着马缓缓而来。他看了看宅子大门口白底黑字的小铭牌:青桐琴庄,嘴角轻轻动了动,然后翻身下马,走上前去“当当当”叩响了门环。

琴庄的小徒弟桐声忙不迭地跑过来,一边喊着:“来了!来了!多大的雪啊!”打开大门,公子从斗篷里掏出一把暗红的瑶琴,递给桐声说:“看看,咱这把琴是不是贵庄做的?”桐声看了看来人,小心地把琴接过来,发现琴弦已经不见了,他翻来覆去仔仔细细地看了,点点头说:“不错,虽然没有我家名号,但基本肯定就是我家做的琴。你看这做工、你看这用料,这线条、这漆灰。知道琴的颜色为啥是这样的红色吗?里面一定加了红宝石的粉末。公子,您是要配琴弦吗?请您进来客厅稍等,我让我师父看看。”说完,桐声把客人让进客厅,他拿着这把没有琴弦的瑶琴转身进了师父的斫琴房。

斫琴房火盆里炭火很旺,斫琴师赵青桐在调制一把刚刚做好的瑶琴。桐声拿着琴走过来说:“师父,有客人大概想配琴弦,你看这把琴是不是咱家做的?”赵青桐停下手,接过徒弟的琴看了看,突然大惊失色:“徒儿,这把琴谁拿来的?人在哪里?”桐声见师父这样紧张,也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是个年轻的公子拿来的,人还在客厅等着呢。要不你去看看?”赵青桐想了想,低声说:“是福不是祸,走,见见去。”

公子正在客厅悠闲地踱步,赵青桐一进门,就看见了他身上佩着长长的宝剑。赵青桐走上几步,主动问道:“公子贵姓?从哪里来?来我青桐琴庄是要配琴弦吗?”公子微微一笑:“想必您就是青桐琴庄的庄主了?”赵青桐拱了拱手,以示默认。公子又说道:“咱姓简,来贵庄是想问问咱这把琴,是不是庄主所斫?”赵青桐反问道:“我想知道,公子的这把琴是从哪里得来?”简公子不耐烦地说:“你没必要知道这么多,就说这琴是不是你做的?”桐声忍不住了,双手在后面背着走上来插嘴说:“你看你这个公子,怎么对我师父一点礼貌都没有?彰德府里的赵康王,请我师父斫琴都很客气呢。”赵青桐摆手制止了桐声,皱了皱眉,干脆地答道:“这把琴,确实是本庄所斫。”简公子闻言,毋庸置疑地命令道:“既然承认了,您就马上跟咱走一趟吧,出个远门。”

桐声一下火了,厉声喝道:“就你?凭啥?朗朗乾坤想要绑票?”简公子一掀斗篷,抽出宝剑说:“或者走!或者死!”桐声大喊一声:“好家伙,要动真格的了!”他一个箭步挡在师父面前,亮出背后双手拿着的家伙,原来是两把斫琴的斧头。桐声晃著雪亮的斧头说:“知道小爷姓啥吗?姓李,李逵的李!”他让师父快走,赵青桐不肯,他着急地说:“你在这儿碍我的事,我还得分心照顾你。”

赵青桐说了声:“徒儿你小心!”转身出了门,骑上简公子的大马慌慌张张朝彰德府的城里跑去。跑了没有多远,就看见城北门飞快地跑过来一队人马,到了跟前一看,原来是赵康王府马护卫率领的人马。

彰德府是大明赵王的封地,王府就坐落在彰德府城内的马号街。第五代世袭赵王朱厚煜,被称为赵康王。康王喜欢写诗,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王府门客虽然没有三千,但也有数十人,其中不乏当时的顶尖文人。王府还自费刻印了许多本《康王诗集》,遍送皇亲国戚、文人骚客,确实也名噪一时。

可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看见了这本诗集,不知道为什么却大为不快,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厌恶地把《康王诗集》随意地掷到了地上。还对文武百官吟了一首自己的诗:“农家万宝收成后,十里遥闻禾黍香。众位爱卿听见没?这才叫诗!”爱生气的康王朱厚煜听说以后,气得一病不起,好久都没有恢复。

这时的马护卫看见赵青桐,着急地抢先问道:“赵琴师,你没有事吧?”赵青桐气喘吁吁指着青桐琴庄的方向说:“快,有人要绑架我,我徒弟正在和他打斗。”马护卫向琴庄望去,大喊一声:“不好!”

青桐琴庄浓烟滚滚燃起了冲天大火,赵青桐搓着手,焦急地喊道:“哎呀我的琴庄,我的徒弟!”马护卫领着大家赶到琴庄,那个简公子已不知去向,只有桐声浑身是血倒在被血染红的雪地上,已经遇害了。竹木的琴庄房屋加上干透的桐木板料,大火燃烧的很旺,人只能远远的看着,根本走不到近前。赵青桐喊着徒弟的名字痛不欲生,马护卫严肃地说:“那个桐声说自己自小练武,尚且这样,可见来人武艺高强,不同凡响。赵琴师,今天您就到王府躲避一下吧。”

一行人回到王府,找了间客房把赵青桐安置好。赵青桐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马护卫:“马护卫,您怎么好像是提前知道我要出事?”马护卫一愣,小声告诉赵青桐:“天机不可泄露。”

第二天一大早,下人来通报说王爷要见赵青桐。马护卫领着赵青桐到了王爷朱厚煜的书房,赵青桐赶忙给王爷磕了头,王爷很客气地招呼他坐下喝茶,还夸他瑶琴斫得好,其形厚朴方整,音色清亮。王爷还提到前一段宫里指名让他为皇上专门斫了一把琴,那把琴由王爷世子亲自送到了宫里,音色优美浑厚,比其他的琴声音要大很多呢。皇上很开心,还因此赏了世子不少东西呢。

赵青桐忍不住插嘴说:“王爷,昨天那个去我琴庄杀人的,就是拿的那把进贡给宫里的琴!”马护卫此时也插嘴说:“王爷,宫里有人传话说,有人想借这把琴找咱的麻烦,所以,我昨天抢先去救他,差一点失手。”原来这就是那个“天机不可泄露”。王爷听了一愣,皱眉沉思片刻,接着摆摆手说:“一把琴又没什么事,怕什么?就住在王府,看谁敢找你麻烦!”话音未落,就有下人来报:“王爷,彰德府通判田时雨求见,说是要王爷交出纵火杀人嫌犯赵青桐!”

王爷一听,这不是当众打他的脸吗?朱厚煜气得哆嗦起来,怒吼道:“他一个小小的通判,就敢欺负到我王爷头上,简直是无法无天!目无尊长!胆大妄为!不知死活!”赵青桐赶紧劝慰王爷说:“王爷息怒,这些地方小吏没有文化贪腐无能,您万万不可和他们一般见识。小民没有杀人放火,自然不怕他们的问讯调查,就让小民跟他们去吧?”

朱厚煜余怒未消,用力摆摆手说:“不用理他们,你就在王府,哪儿也不去。”通判田时雨见王爷态度坚决,只好悻悻地让下人传话说:“下官只是来通知王府的府役去府衙领取俸禄,顺便问问纵火的事,别无他意,请王爷息怒。”朱厚煜不耐烦地摆摆手,让马护卫领着王府的府役领俸禄去了。

过了一会儿,马护卫急匆匆回来了。他气愤地告诉王爷:“我们上当了!那个通判到府衙根本就没打算给大家俸禄,结果双方发生口角,他就借机到知府那里告状去了,说我们聚众冲击府衙、肆意殴打朝廷命官。”

正说着,通判田时雨领着府衙的衙役们一窝蜂地涌了进来,田时雨的官服也扯破了几处,用一块布兜着右胳膊,很狼狈的样子。朱厚煜厌恶地皱了皱眉,厉声呵斥道:“看你这副丑陋的样子,哪里有一点朝廷命官的尊严?”田时雨冷笑一声:“启禀王爷,下官正是为了朝廷命官的尊严,奉知府大人之命,才冒昧闯入王府缉拿带头闹事的嫌犯的。”朱厚煜一拍桌子:“你敢!”

府衙的衙役里突然走出一个人来,阴阳怪气地说:“哎呦,康王爷好大官威啊,可把咱吓死了!”赵青桐一看,哎呀,这不就是那个杀人放火的简公子吗?赵青桐赶紧告诉朱厚煜,就是这个人,昨天到青桐琴庄行凶杀人的。朱厚煜上上下下打量了这个简公子半天,挥挥手说:“你们都退下吧!”

屋里只剩下了朱厚煜、赵青桐和简公子。朱厚煜平静地说:“听口音,你是从京城来的吧?”简公子笑道:“下官是锦衣卫的简校尉,这是下官的金腰牌。”说着,简校尉掏出一块金灿灿的圆腰牌,递给了朱厚煜。朱厚煜摆了摆手,没有接,只是淡淡地说:“说吧,抓斫琴师赵青桐、抓我的护卫,到底是为了什么?”

简校尉迟疑了片刻说:“康王爷想必知道壬寅宫变吧?”嘉靖壬寅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夜宿端妃宫,醉酒后被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用绳子差点勒死。幸亏皇后赶到,才将宫女们制服,将皇帝救下来。犯事的宫女尽数被斩首,首犯斩首后还诛灭九族。如此惊天的大事件,朱厚煜怎么会不知道呢?

简校尉接着说:“从此以后,皇上就怕了绳子,看见绳子就心惊肉跳,特别是结实的绳子,不管粗细、不管长短。皇上现在,看见龙须面都害怕,有个御厨给皇上炸了回馓子,皇上竟然砍了他的头。康王爷您出了本诗集,其中有一首《拟出塞》,皇上印象深刻,里面有两句:‘龙虎行韬略,风云入指挥。何当请长组,生系犬戎归。’是不是说王爷您是龙虎,皇上是犬戎,您要让人用长绳子再去勒住皇上的脖子啊?”朱厚煜一下站了起来,愤怒地拍了拍桌子:“一派胡言!”简校尉一声冷笑:“一般的琴弦都是用丝线制成,一用劲就能扯断,而您让世子送到宫里的那把瑶琴,琴弦竟然是用钢丝做的,外面还裹了一层丝线。这个,是不是就是您诗里说的长组?宫里的哪个宫女要听您的指挥?”

赵青桐连忙抢先解释道:“琴弦的事是这样的。考虑到皇宫空间很大,小民把瑶琴的丝线琴弦做成钢弦,声音更加响亮,那是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做成的,跟王爷无关。”简校尉接口说道:“所以啊,才要你跟咱到官府解释一下,以便洗刷康王爷的嫌疑。”说完,他也不管朱厚煜同意不同意,大喝一声:“走!”就把赵青桐以及王府讨薪的几个府役套上铁链带走了。大庭广众之下,把王府的人戴上械具拘捕,赵康王朱厚煜丢尽了脸面。

一干人刚刚被关进府衙的大牢,就有人飞跑过来通报:赵康王爷朱厚煜忍不住这口恶气上吊自尽了。

简校尉连夜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很快就见了皇上朱厚熜。简校尉禀报说:“原本想私下悄悄把斫琴师赵青桐带回京师盘问,做个口供,坐实赵康王的罪名,不料走漏了风声,被王府派人抢走了赵青桐,彰德府派人到王府抓了人,王爷竟一时愤而上吊自杀。”朱厚熜关切地问道:“那个康,确实死了吗?你们确定吗?”简校尉拿出朱厚煜上吊的绳子说:“皇上你看,他就是用这根绳子上吊的。”

朱厚熜一见绳子,像被蛇咬了一样“嗷”的一声跳了起来。他怒斥道:“狗奴才,你知道朕平日里见不得绳子的。快来人,把这个狗奴才給我砍了!”完成皇上使命的简校尉,当场被拖出去砍了头,朱厚熜吩咐说:“把那根可恨的上吊绳给我扔了,扔的远远的,扔到后面的煤山上去!”

这条上吊绳再怎么说也是赵康王爷的夺命绳,是重要的物证,谁也不敢轻易扔掉。可皇上下旨把它扔到煤山上,谁也不敢抗旨。于是,太监们就在煤山顶上建了个小亭,弄了个石匣,把这条上吊绳放了进去。

赵康王被彰德府官员气得上了吊后,皇室宗亲群情激奋,朝廷内外也议论纷纷。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平息众怒,令人释放了赵青桐和王府的府役,亲自下令将彰德府通判这个替罪羊施以了腰斩极刑。

几十年后,闯王李自成杀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皇宫中手持宝剑一路向北,砍杀着自己的亲骨肉,逃到了皇宫后面的煤山上。他刚要举剑自刎,就看见了这个石匣,打开来,一根绳子完好如初,就是赵康王朱厚煜上吊的绳子。朱由检抻了抻那根上吊绳,自言自语说道:“如此甚好。”说完,就用这根绳子将自己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树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御膳房的“阴谋”
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16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几千块钱的样子。钱数虽然听着不大,但落实到猪肉、香油上面,那数目听了就让人倒胃口。这些钱要是买成双头鲍之类的东西,列成菜单就会让人看着舒服得多。这个情况到了清朝,也没有发生

0评论2024-01-2578

祸起弥曼寺
唐朝后期,在西部大漠边陲有个小梁国,国王梁王治国有方,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但有一件事始终搅得他昼夜寝食难安,终日唉声叹气,闷闷不乐。原来,这梁王已年过五十,王宫内妃嫔成群,但却没有一个为他生得一个王子,只生了一大群公主,自己百年之后,

0评论2024-01-2571

好运莫如刘玉书
刘玉书,又名刘青园,汉军正蓝旗人,生于乾隆三十二年,年轻时做过不大不小的官,后来隐退著书。关于他的故事,民间流传甚广,都说他运气好。1.有样学样刘玉书生在江苏无锡,从小就笨得出奇,先生每天只教他一个字,当天还能记住,可过了三天就全忘了。先

0评论2024-01-2562

阎王爷抢购
最近阎王爷有点忙,忙啥呢?忙着抢购大锅、麻油。地下的都抢购完了,还不够,只好到地上来抢购了。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每到半夜12点的时候,大锅和麻油这两类公司的门口,都是匆匆忙忙,出出进进的货运大车,夜卖的公司员工也都忙得不亦乐乎,不到一个时辰

0评论2024-01-2474

阎王点名
阎王点名阎王殿上,阎王爷认真地翻看着黑白无常今天收来的新人,开始点名:“赵无,你是高寿啊!说说你在阳间的所做所为。”“回老爷,我为人清贫啊!大半辈子孤苦伶仃,无儿无女,腿脚也不太灵便,但我靠捡破烂,在阳间,我累计捐资7万余元,资助了100多

0评论2024-01-2458

鸭子只有一条腿
鸭子只有一条腿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

0评论2024-01-2463

蝇子与蚊子
炎热的夏天到了,乡村里的蝇子与蚊子它们总是很多很多——乱“轰”乱叮。其实,蝇子不仅只在白天活动,蚊子也不仅只在晚上活动,它们的活动,带来了乡村人类的不幸。乡村人类的不幸,发明者,拿出了所有的招数,开始对付这两种讨厌繁殖最快数不清的集团军,其

0评论2024-01-2466

“胡两刀”与“阎王爷”
市第一医院有个外科医生姓胡,手术做得干净利落,在医院内部有个外号叫“胡一刀”,不过后来,这个外号叫病人背地里给改成了“胡两刀”,慢慢就流传开了。原来,这胡医生医术虽不错,人品却差点,大家都说他手里好比握着两把刀,一把刀割的是病人的肚皮,一把

0评论2024-01-2469

一箭之地
明朝年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攻打济南时,遭到了守将盛庸的抵抗,久攻不下,还在东昌府遭到伏击,朱棣差一点丧命乱军之中。他恨恨地对手下将士说:“有朝一日打下东昌府,我要在这里屠城三日!”再出兵时,朱棣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最终打下了济南

0评论2024-01-2457

比老婆
时间穿越到清末民初,还有女人裹小脚的年代。王二玍有个干兄弟,姓朱,叫朱顺。兄弟俩从小到大一直关系很密切,整天形影不离。可是,最近俩人都因为是刚结了婚,新婚生活过得都很惬意。所以,哥儿俩就有很长一段了时间没有来往了,因此,相互对对方媳妇儿的情

0评论2024-01-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