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好运莫如刘玉书

2024-01-25 03:00760

刘玉书,又名刘青园,汉军正蓝旗人,生于乾隆三十二年,年轻时做过不大不小的官,后来隐退著书。 关于他的故事,民间流传甚广,都说他运气好。

1.有样学样

刘玉书生在江苏无锡,从小就笨得出奇,先生每天只教他一个字,当天还能记住,可过了三天就全忘了。先生一看,这实在是有辱我的名声啊,所以没几天就主动辞职了。几年下来,刘家换的先生真是数都数不过来,这么说吧,方圆百里的先生没一个不怕刘家的,百里之外的先生接了刘家的聘书,还没走到刘家呢,路上一打听,又打马回去了。

这样的学生也真算是极品了,根本就不是念书的料儿。渐渐地,刘玉书的父亲也开始接受了这个现实,儿子念书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考状元,考完状元为了什么?当然是当大官,既然儿子念不好书,干脆直接让他去当官得了。于是,刘玉书的父亲就花了一大笔钱,给他捐了个官。

临行前,父亲告诫他:“到了外面,不要随便跟人说自己的家世。”刘玉书问为什么,父亲说:“你现在还不懂,你照我的话做就行了。”

刘玉书点点头,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城,准备当大官。然而,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

按大清朝的规矩,你花钱买了官,只是说明你有了当官的资格,要想真正坐上官椅,还得看你朝中有没有人。老刘家虽然钱还算宽裕,但毕竟是一个小地方的土财主,跟朝廷那是八竿子也打不着,所以刘玉书只能在京城里干巴巴地等着。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那这几年刘玉书是怎么过来的呢?

刘玉书脑子不灵光,以为买了个官自己就是大官了,处处以大官的身份自居,于是看别的官在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

有一次,刘玉书在大街上看见一位四品官在散步,就连忙跟了上去。这位四品官走起路来是个八字脚,一撇一撇的,刘玉书以为当官的就得是这么个走法,就跟着他一起走八字。这时,前面来了一位三品官,一见这景象,不禁哈哈大笑,真是什么人找什么人啊,八字脚的老爷跟着个八字脚的随从。四品官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以为是三品官在笑话他,但又碍于官位没人家大,只得忍气吞声,站在那儿生闷气。

三品官笑完后,继续往前走。刚走了没几步,后面的四品官突然又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位三品官一条腿有毛病,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刘玉书一看,这个官比刚才那个大,走的姿势肯定也比那个更像当官的,所以又跟着三品官一拐一拐地走。这下不光四品官乐了,连旁边的老百姓也都乐得前仰后合。

2.好运来袭

刘玉书的搞笑事迹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连吏部尚书都听说了,乐得哈哈大笑。这天正上早朝呢,吏部尚书突然想起刘玉书的事,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皇上正在跟大臣们商量大事,突然听见吏部尚书笑了一声,便责怪他:“朝堂之上,为何无故发笑?”

吏部尚书吓得连忙跪下磕头,并把刘玉书的事跟皇上说了一遍。

皇上一听,心想我大清朝还有对当官这么执着的人,明明就是想为朕分忧啊,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不用?想到这儿,皇上便对吏部尚书说:“你身为吏部尚书,竟然对这样的人才不闻不问,真是失职,朕命你即刻给他安排一个职位,不要寒了天下求官者的心!”

吏部尚书连忙叩头称是。

回到家后,吏部尚书心想,这刘玉书就是个半傻子,要是让这样的人当了大官,岂不成了大清朝的笑话?可皇上的话又不能不听,抗旨不遵那可是要杀头的!得了,随便给他安排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吧。于是,吏部尚书抽出一份广东省的官场名录,翻了一遍,目光停留在了广东惠来县巡检的名目上。

就这样,游荡京城好几年的刘玉书转眼就成了广东惠来县的巡检。

运气好吧?其实刘玉书的好运气这才刚开始呢!

按照大清朝的规矩,买官的人得到了官位,要到午门外叩头谢恩。于是这天早上,刘玉书早早就起来了,穿戴整齐,来到午门外,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感谢皇恩浩荡。

这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把刘玉书给浇成了个落汤鸡。但没有皇上的恩准,刘玉书也不敢起来,就这么在大雨里跪着。

这场景恰巧被来皇宫办事的一位王爷看到了,想起这些天关于刘玉书的搞笑传闻,不禁哈哈大笑。

这时,身后传来声音:“王爷笑得这么开心,可有什么喜事?”

王爷回头一看,原来是两广总督,便打趣他说:“贵属下广东惠来县巡检刘玉书真是个人才啊!”

两广总督刚到京城,还没听说过刘玉书的事迹,刚想问问王爷怎么回事,这时一个小太监来请王爷进宫,王爷来不及解释,便用手指了指正跪在大雨里的刘玉书,转身跟着小太监进了皇宫。

两广总督一寻思,敢情这是王爷在向我推荐人才啊,这个叫刘玉书的人要么是王爷的亲戚,要么是王爷面前的红人,等回到广东可千万不能怠慢了他。

两广总督在京城办完事,回到广东,刚坐下,就听门人说有个叫刘玉书的新任惠来县巡检来报到。两广总督一听,连忙把他请进来,旁敲侧击地问他跟王爷的关系。刘玉书哪里知道什么王爷,只得实话实说:“小人家住江苏无锡……”刚说了这一句,刘玉书突然想起父亲临行前跟他说过的话,连忙又说:“噢,对了,父亲跟我说过,叫我在外面不要随便跟人说自己的家世。”

其实刘玉书的父亲的意思是说,京城的人最看不起小地方的土财主,要是刘玉书经常提起自己的家世,在官场上很难混。但在两广总督听来,却是另一个意思了。

两广总督知道,王爷的为人向来很低调,他把刘玉书派到广东惠来这个离京城极远的地方,自然是不希望被人说闲话,而且他还知道,王爷年轻的时候曾在江苏无锡住过一段时间,看这刘玉书的眉眼,莫非……

想到这儿,两广总督便对刘玉书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准备把惠来县巡检调到省里来,官阶也升一级,你就不用再去惠来县了,直接在省里上任吧。”

刘玉书连忙叩头谢恩。

在两广总督的亲切关怀下,刘玉书连连升级,没几年时间,就做了道员。

因为王爷的一句玩笑话,就得到两广总督的直接关怀,刘玉书的狗屎运真是没得说,不过这狗屎运还没到头呢!

3.连升两级

过了几年,两广总督派刘玉书去京城办事,顺便给王爷写了一封信,让刘玉书带给王爷。

王爷打开信一看,信里说这位送信的刘玉书德才兼备,前途无量,是个成大器的人才。王爷在京城里每天公务繁忙,早就忘了刘玉书的事,看到两广总督的信,以为是两广总督在向自己推荐人才,让自己照顾照顾这个刘玉书呢。

王爷跟两广总督向来交好,深知他的为人,平时很少求自己办事,这次郑重其事地向自己推荐这刘玉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于是,第二天王爷就向皇上郑重推荐了刘玉书。

皇上正在为大清朝没有新的人才发愁呢,一听王爷把刘玉书夸成了一朵花,不禁大喜,当即让吏部尚书赶紧去办。

再说这吏部尚书,接到皇上这个命令后,愣了半天——刘玉书?不就是当年那个天天学人做官的半傻子吗,怎么皇上对他这么看重?而且还有王爷和两广总督两大实力派人物的联名举荐,看来这个刘玉书的背景实在是太不简单了!自己当年随便给他安排了个小官职,会不会得罪了王爷和两广总督?吏部尚书越想越害怕,背上都快被冷汗湿透了。

提心吊胆地想了一夜,吏部尚书决定将功赎罪,大大地提拔刘玉书,希望能化解跟王爷和两广总督的梁子。

于是,刘玉书又连升两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中国史上最强女海盗
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但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出身海盗世家这名如今还为许多老广州人所熟识的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她

0评论2024-01-2582

计叔大捉塘角鱼
计叔大捉塘角鱼从前,京族有个聪明人叫计叔,他爱为穷人打抱不平。一天,村里的张成老满脸愁容,上门来找计叔,说:“我家那个鱼塘每年产鱼成千斤,一家大小都靠它啊,可是地头蛇硬逼我卖给他,你说怎么办?”计叔咬着成老的耳朵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成老去对

0评论2024-01-2455

消磨
张集馨在陕西督粮道任上时,恰好邓廷桢被起用,任陕甘总督。张云:“此老忧患余生,生气已尽,又以日薄崦嵫,纵情娱乐,几于无日不花天酒地也。”这哪是当年销烟御英、雄心勃勃的两广总督呢?果不其然,邓不久就去世了。继任者,乃是与张一同被革职的林则徐。

0评论2024-01-2351

巧对赠银传佳话
清朝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日,他带了仆人微服私访来到两广郊区的一个村庄,看见一家人正在办丧事,灵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紧跟着一个穿孝服的妇女和她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娘与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心万分。张之洞上前询问,邻人们都怜悯地说:“这个女子

0评论2024-01-2350

清末老将关天培简介 关天培是怎么死的?
关天培是清朝著名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生于公元1781年,去世于公元1841年,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职位。清朝末年,东西方差异甚大。东方在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自满中时,西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势力强盛。急需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

0评论2024-01-2363

揭秘:八路军”番号的四大历史之谜
一、“八路军”原是广东粤军部队的番号。其实,“路军”,又称“路”,本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即取消。但是,国民党军在十年内战中把它作为一级作战指挥层次一直保留了下来,级别相当于军或略大于军,拟替代军的指挥功能。由于国

0评论2024-01-23122

李卫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结局如何?
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朝宠臣,但是两人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年羹尧被雍正帝列92条大罪,于雍正四年赐自尽。而李卫却一路坐到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的职位,最后善终结局。同是雍正宠臣,两者结局不同,大概因为年羹尧受宠后骄横跋扈,多次触及雍正帝

0评论2024-01-2351

我好久没说,我爱你
初中时候,我们是同班同学,我曾把一封情书夹在书中交给她。那是一个星期五,全班大扫除,我擦玻璃,她扫地。两天之后,她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厚厚几页。我颤巍巍地躲进男厕所,小心翼翼地打开,但看了不到两行,就难过地将信投进了厕池,按下冲水按钮。她的第

0评论2024-01-2254

先种树再说
吴佩孚原是直系军阀中的一个,后来势力逐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人物。吴佩孚少年时的同学王兆中看他的权势很大,前来投靠。吴知道他的才能平平,看在同学份上,只好安置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但是,王却想过过县长的瘾,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在他申请书上批“

0评论2024-01-2233

张之洞:一代名臣以退为进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也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此画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此诋毁朝

0评论2024-0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