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谋事
战国时期,魏国的君王魏武侯任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治理国家,吴起初到魏国,便开始变法,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魏国治理得很好。
魏武侯聪明能干,每当他谋划军国大事,群臣没有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所以他就暗自觉得很骄傲,在朝堂上面带喜色。
可是这极微妙的面部表情变化却让吴起观察到了。
有一次,魏武侯和群臣议论完朝廷大事之后,又露出那种骄傲的喜悦。等到退朝,群臣都走了以后,大殿之内只剩下武侯和吴起两个人。
武侯正准备下堂,突然看到吴起并没有走,还在殿下立着,武侯就问:“先生怎么没有走?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吴起见武侯问起,就说:“大王如此高兴,真是臣民的福分。但是有个故事,不知道大王听过没有?”
武候问:“是什么故事?”
吴起回答:“不知道众臣之中可有人把楚庄王的话讲给大王听过吗”
魏武侯说:“还没有,楚庄王在什么情况下,讲了什么话”
吴起就给魏武侯讲了楚庄王的故事: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每当他谋划军国大事,群臣没有谁能赶得上他的时候,他就心情不安,在朝堂上面带忧色。
有个大臣姓巫,名臣,封为申公。他看到楚庄王面带忧色,就上前去问:“大王每日在朝中议事,众臣之中无人能够比得上,大王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却在朝堂上面带忧色?”
楚庄王解释说:“寡人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够自己选择老师的就可以统一天下,能够自己选择朋友的就可以成就霸业,自我满足认为群臣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就要灭亡。’如今像寡人这样才能低下的人在朝堂议事,群臣尚且还赶不上寡人,我国难道不是快要灭亡了吗寡人因此面带忧色啊!”
吴起讲完了楚庄王的故事,又接着问魏武侯说:“大王您想想看,楚庄王所担忧的是什么大王所高兴的又是什么呢两相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魏武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以前还从来没有人这样提醒过他,他也从来没这样思考过。他感到吴起很了不起,能从自己的面部表情中,挖掘出自己内心的刚愎自用情绪,而且及时加以提醒。否则的话,长此以往,亡国也不知道怎么亡的,掉脑袋也不知道怎么掉的呢!
他想到这里,惭愧地向吴起承认错误,说:“这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寡人啊!这是上天派先生来帮助寡人改正过失啊!”
文武大臣听到魏武侯和吴起的对话,都很受感动。
人生哲理:愿意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超过自己,并能提拔重用他们,是明智之举。
吴起杀妻拜将的故事 他最后怎么死的?
吴起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兵家代表人物。吴起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成就都很高,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政治上曾在任楚国大臣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军事上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
0评论2024-01-2336
吴起是怎么死的?吴起是怎么给自己报仇的?
在几千年历史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吴起的心机和狠厉!为何这样说,只因这个人实在是太让人感到胆战心惊了!他为了功名杀掉妻子,临死前的一个小举动却几乎让他的所有仇人自掘坟墓!吴起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他一心寻求功名,为了能在政治上有所发展,他
0评论2024-01-2335
公叔痤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公叔痤是魏国的相国,也是魏国的驸马,因为他迎娶了魏国公主。在战国时期,魏国是第一个进行了改革变法的国家,即李俚变法。变法以后,魏国就变成了战国国力最强的国家,傲视群雄。随后,秦国出现了秦孝公变法,楚国进行了吴起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赵国则
0评论2024-01-2283
赵国和秦国哪个更厉害?赵国的胡服骑射指的
魏国有李悝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而赵国则有胡服骑射。战国魏文侯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李悝在魏国实施了改革变法。李悝主张废除奴隶制下的世袭制度,提倡用人就要用真正有才能的人;李悝支持以法治国,用法律来约束和管理百姓;他还主
0评论2024-01-2228
公叔痤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他有什么功过?
公叔痤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不好下定论,你说他是好人吧,他又不全是好人,说他是坏人吧,他有时候还挺谦虚的。那么,公叔痤做了什么好事,又做了什么坏事呢?在魏国,魏文侯死后,魏国的国相一职空悬已久。魏武侯继位以后,迟迟不立吴起为相国,反而立了齐国
0评论2024-01-2236
公叔痤为何要赶走吴起?他和吴起是什么关系
吴起变法在历史上很有名,吴起这个人也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像吴起这样的人才,不论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重用的,因为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是优秀的人太过出色,在发光的同时也会招来小人的嫉妒,吴起就是这样。吴起通晓法家、儒家和兵家三家的学
0评论2024-01-2238
公叔痤是怎么死的?关于公叔痤的历史评价
公元前362年,公叔痤率领魏国军队,在浍水北岸和韩国、赵国两国联军交战,魏国胜,联军败,公叔痤立下大功。回到魏国以后,魏武侯为了表达自己对公叔痤的重视,不但亲自到郊外迎接公叔痤的队伍,还决定将田地一百万亩赐给公叔痤当做食禄。当着一众将士们的
0评论2024-01-2257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
0评论2024-01-2237
楚国为什么要拉拢廉颇?廉颇为何不带楚军?
赵悼襄王时期,赵将廉颇受到奸臣郭开的陷害,被赵悼襄王卸职。廉颇不服,驱逐乐乘,后只身逃往魏国。因廉颇是赵国将领,又终日思念赵国,魏王虽然爱惜廉颇的才能,但是却不能放心大胆的任用廉颇。而且,廉颇曾经是赵将的时候,就带领赵军攻打过魏国,魏国在廉
0评论2024-01-2247
吴起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有了一个新任务,那便是编撰《千字文》。周兴嗣用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来描写了战国时期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而用军最精则表达了周兴嗣对他们四人的军事水准的最高评价。我们不可否认,这四个人的确都
0评论2024-01-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