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在历史上很有名,吴起这个人也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像吴起这样的人才,不论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重用的,因为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是优秀的人太过出色,在发光的同时也会招来小人的嫉妒,吴起就是这样。
吴起通晓法家、儒家和兵家三家的学术思想,又在鲁国、魏国以及楚国出任官职,政治和军事方面,吴起都曾有过不一般的建树。鲁穆公时期,吴起在鲁国侍奉,带领鲁国士兵打败了齐军,立下功劳。但是有人嫉妒他的军功和才能,攻击吴起的思想品德有问题,就是说吴起品行不端,六亲不认,自私自利等等。鲁穆公最终相信了这些谗言,罢免了吴起的官职。吴起的主公被杀,吴起逃往魏国。
魏文侯时期,吴起来到魏国,魏文侯想要重用吴起,还问过李俚的看法。李俚认为吴起是可用之才,魏文侯才下定决心任用吴起为将,将吴起留在了魏国,给了吴起一个栖身之所。在魏国,吴起大破秦军,屡立战功,声威并重。魏武侯时期,吴起希望成为相国,但最后齐国贵族田文成了魏国相国,吴起依然是西河郡守。有吴起在西河镇守,秦国不敢挑战魏国。田文死后,魏武侯封公叔痤为相国。
田文担任魏国相国的时候,吴起曾坚决反对过。首先,吴起认为田文是齐国人,不是魏国人,对魏国必然不会如此忠心,更何况田文还是齐国的宗室之人,担任着齐国相国的位置。其次,吴起认为田文此人空有名声,其政治思想迂腐又落后,不适合魏国。最后,吴起认为自己才是最适合魏国相国这个位置的人。可是,魏武侯坚持要立田文为相,谁也不能阻止。如今,魏武侯依然不立吴起,立了公叔痤,吴起又岂会甘心。
在魏国,吴起立下了很多功劳不说,在将士们的心中也是信仰一般的存在,所以吴起担任相国是众望所归。公叔痤和吴起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对手,或者说是竞争的关系。吴起是人们心中的相国,而公叔痤是魏武侯所立的相国。
既然这两个人是政敌的关系,那么两个人就代表着不同的方面。吴起代表的是魏文侯时期,变法图强的一派,公叔痤代表的是魏武侯时期,借助贵族的力量来统治国家的一派。吴起虽然实力很强,但是没有很强大的后盾,比如魏武侯这样级别的大神坐镇。而公叔痤所具有的优势便是背后有君王的支持。
魏武侯刚刚继位魏王的时候,朝中就有很多怀疑的声音,有人认为魏武侯能力不足够,魏国需要更强大的君主,例如魏文侯这样的。大臣们对魏武侯还不熟悉,都没有对魏武侯表示过亲近和依附之意,都在一边观望。百姓们也很担心新的魏王不能将魏国带领上一条康庄大道,魏国上下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魏武侯心里是有气的,他的政治风格的确和魏文侯的有所不同,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挺好的。当赵国这个小手下不再满足于做打手的时候,魏武侯的态度很强硬,他觉得赵国打不过魏国,就想着用实力征服赵国。他从没有想过,国际局势已经悄然改变,魏国的霸权正在被秦国、韩国、齐国、赵国等国家瓜分,如今和赵国结盟才是最佳的选择,反而将赵国送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公叔痤是魏武侯的打手,是魏武侯亲自扶持的一派,所以公叔痤和魏武侯的政治思想也是最为接近的。他反对吴起,忌惮公孙鞅,因此将这两个人都赶出了魏国。公叔痤这样做,也是有讨好魏武侯的意思,因为魏武侯信任他,所以才让他做了相国,他不做点表示,怎么回报魏武侯的信任和重用呢?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0评论2024-01-2589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
0评论2024-01-2594
五丈原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
0评论2024-01-2571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0评论2024-01-2574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
0评论2024-01-2585
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
0评论2024-01-2593
说实话的高允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
0评论2024-01-2578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
0评论2024-01-2583
孤注一掷的雄主——拓跋珪
回溯源头——代国的建立与灭亡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称代王。此人生而奇伟,宽仁大度,身长八尺,隆准龙颜,长发委地,相貌英伟,经过三十多年苦心经营,兼并邻近诸部,击高车,破没歌部落,攻伐刘卫辰部,节节胜利。他至此自称代王,并与同属鲜卑族的前燕慕
0评论2024-01-2591
东吴神童诸葛恪
诸葛恪(203一253),字元逊,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大巨诸葛谨之子,也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幼年聪慧,闻名一时,年轻时就任骑都尉。吴主孙权对他很是看重,临终托孤于他。他聪明机敏,口才很好,较有作为,但性格刚愎自用,一生颇耐人寻味。一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