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逆光之爱

2024-01-23 00:13410

1

她在黑乎乎的楼道口遇到尤天的时候,他正气冲冲地从地下室里出来,一手提着一个袋子,一手奋力地擦着额头的汗。正是夏天,小区里却停了电,尤天去放自行车,遭遇黑暗,碰到墙壁,本已气恼,偏偏刚买的几根黄瓜,也不知是嫌太闷,还是存心要造反离开,一阵子拳打脚踢,就只剩了一根,其余全不知去向。

她想起他没回的短信,开口问他,尤天立刻将最后一根黄瓜朝地上一摔,道:我一上午都在太阳底下奔波,哪有时间回你的劳什子短信!她看他扭曲了的脸,没有吱声,径直上了楼。推门进去,看到一地散乱的画纸,颜料,书报,鸡毛似的碍人的眼,和着背后尤天沉重怨艾的脚步声,她突然就笑了。

这笑里的内容,她当然不会告诉尤天。他们结婚刚刚两年,生活却因为长达近七年的爱情,而变得琐碎无边,臃肿拖沓。她开始迷恋上写博,在各个陌生的网站,匿名,写一个月,便另起新灶。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写法,既舒缓了她心内淤积的烦恼,亦让他人,窥不到自己的隐私。当然,这他人之中,也包括尤天。

她并不想与尤天分享一切,她从小独立,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生活,所以也不允许人来踏入她私人的领地。换句话说,她需要隐私给她带来的寂寞孤独的感觉,就像,当初他们买房,她把自己所有画画挣来的稿费,都拿出来,目的,就是要给自己一间独立的画室。工作两三年,她丢掉了个性里许多东西,唯一不肯舍弃的,还是画画。为了这样一个可以安抚心灵的喜好,她甚至可以在尤天面前,牺牲掉昔日校园恋爱时,她一直斤斤计较的女子的尊严。

就像现在,她在尤天对她没有买米饭回家的抱怨里,保持了沉默一样。

2

她的隐私,藏在心灵最深的地方,深到有时候连她自己,都忘了反身去取的路。但每每她被这一把世俗的生活,烦躁疼痛的时候,这个秘密,都会悄无声息地飘出来,茉莉的花香一样,徐徐浸润着她的心。这个时候,她便想,得不到一份爱,但它能够给予自己慰藉,并远远地,陪伴着自己走这一生,其实也挺好的。

这份爱,与她在两年前相遇。彼时她即将结婚,与尤天正因为如何操办婚姻的事情,闹着别扭。尤天家爱面子,打算除了在他们工作的这个城市办外,无论如何,也要在她和尤天的老家再各办一次;这样算下来,就是办三次。她何事都力求简单,就像她绘画的风格,简约,明朗,从不肯多画一笔。但尤天为了能给爸妈面子,坚持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她做出退步,说,那么,她父母这边,就免了吧,她完全可以将他们接过来,参加自己的婚礼。但尤天依然不肯舍弃那份颜面,她一气之下,就跑去苏州散心。

她刚到苏州,就很巧合地,接到当地一家出版社的电话,要与她商讨出书的事宜。电话那端是个温厚的40岁男人的声音,叫乔生,她不过是顺口说了一句自己在苏州旅行,他即刻以一种不容她反驳的语气,要求见她。她恰好无聊,想着让他做一下适合写生的景区指南也不错,便一口答应下来。

这一见面,她便丢了心。尽管她与乔生,相差了十几岁,但她凭借着绘画的天赋,对于生命的理解,并不逊色于他。她在尤天身上无法寻到的心灵相通的晕眩,在与乔生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后,便被猝然击中。

她在苏州,待了一个星期,才在尤天发疯般的斥责里,打算回程。这一个星期,有乔生陪着,她觉得可以四处为家,了无牵挂。乔生陪她去古寺,在千年的古柏下,许愿,而后坐下来,听钟声一下一下地,敲击着心灵的墙壁。那一刻,她的眼泪,落下来,乔生用力地,搂一下她,而她,则将头靠在他结实的肩上,说,记着我。

3

回去后她便安静地听从尤天的安排,举行了繁琐无边似的婚礼。当她被人像一个木偶一样,浓妆艳抹打扮着的时候,她的心里,却有无限的清明。她想起乔生对她说,要将每一种烦恼或者快乐,都当成生命馈赠的礼物,如此,她的画里,方会添加更深层的底蕴,而不只是小情小调的私人画语。

她一直记得乔生说过的话,学会转化俗世的孤单,如此,你的眼睛,看到的,才会丰富,并有干净的色调。每天下午,她下了班,一路想着乔生,与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话。她不会给他发短信去扰,亦不打电话。她只在下班前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给乔生发一封信,将这一日的大情小事,细细碎碎地,全都讲给他听,这样之后,她便可以安心地回家,且不再与尤天,在做饭或者金钱之类的琐事上,无休无止地,争吵,纠缠。

她的画,开始注入昔日没有的感情,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全有了生命。每次乔生收到,都会及时地回复于她,将那些点滴的变化,细细讲给她听。她看着他写给她的字,还有附寄的一些收藏的画作,心内欣悦无比。她终于知道,她在尤天面前,为何常常觉得孤单,又为何,大学时,他辛苦地追了她那么多年,她才终于答应,与他同行。原不过,是她的心,没有完全地,对他敞开。

她与乔生,很长时间,才能有办法,见一次面。每一次,都来去匆匆。或者,她去他的城市,或者,他出差路过。但这足够她在之后漫长无边的等待中,得到安慰。她与乔生,其实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爱恋。她以前一门心思地,将精力全都给了绘画,尤天在她,不过是一个惯性,生活推着她,走到哪里,她也便跟到哪里。只要,她能与乔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秋天来的时候,乔生让她过去,参加新书的签售。她抵达签售现场的时候,看到乔生正站在人群的最后面,朝她微笑。出版社组织了四个画家同时签售,她的这边,人明显地比其他画家要多。但她并不怎么在意,名字签得心不在焉,视线,始终跟随着他,在人群里游走。

就在活动即将结束,乔生微笑着上来,捧一本她的书,找她来签的时候,人群中突然骚乱。她的一缕头发,还没有从乔生的手腕上,移开,就被一个女人,一掌,打开去了。

4

那个将她的签售会,搅成一场闹剧的女人,是乔生的前妻。已经离婚一年有余,但发现离开了他,经济上无法支撑,便动了复婚的念头。但乔生已经心死,所以尽管被前妻百般纠缠,仍然无动于衷。后来前妻便开始跟踪于他,终于发现她与乔生交往的痕迹,于是认定,一切的根源,都是由她引起。

她依然记得乔生被前妻歇斯底里地拉出会场的时候,他最后一眼的回望,那样地忧伤,疼痛,时光与俗世的生活,横亘在其中,她与乔生,不能跨越。

那本乔生送过来,却没有签完名字的书,她在回程的车上,一笔一划地,写了许多遍,直写到,墨迹,几乎将那扉页,给完全地穿透。她在曾经与乔生相约的一个小站,下车,走了长长的一程,到一个残破的80年代的邮局,给乔生寄书。她在书的最后一幅作品旁边,两块长满青苔的石缝间,写入两个字:珍重。那幅画,是她在见到乔生的第一次面后,专门为他而作。画中有苍天的古柏,飘摇的经幡,稀疏走过的僧人,罅隙间,看得见飞虫与蚂蚁。这是她与乔生,想要的心灵的宁静;她与乔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地方安放爱情,可是在画里,他们可以相守到很老很老的岁月。

走的时候,她打开画夹,画下那个老旧的邮局,邮局里晦暗的光线,光线中飞扬的细小的灰尘,门口逆光而视中,她与乔生,微眯起双眼,手拉着手,肩靠着肩,走进那片绚烂到极致的秋……

她在这个小城所有留下他们足迹的街道上,慢慢走着。时不时地有树叶,自明净的半空,飘落下来,轻轻擦过她的肌肤,那样的温柔,就像乔生曾经给过她的温暖的絮语。那已经是前年秋天的事了。可是这样色彩依然明亮的时光,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她这样走,这样走,却还是,弄丢了它。

火车哐当哐当地离开小城的时候,她收到乔生的短信,说,安好,会记得。她的眼泪,到此时,终于汹涌而出。

她倚在窗前,看着那样金黄的一个秋天,印染在她手中握着的,送给乔生的最后一幅画上,终于明白,这一程秋天,在她与乔生一生的记忆中,不会再老。

不会老去的,亦包括,她与他的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2018年11月15日早上8点,我在首都机场的候机楼等待出发,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姐姐的电话,7∶15,妈妈走了。总说忠孝不能两全,也没有谁为此责备我,可是,这锥心之痛只有真的到来,才发觉如此不可承受。同行的同事看出了我的异样,小心翼翼地询

0评论2024-01-25102

母亲弯腰
我看到母亲在一里之外弯腰,她在捡拾农人秋收时遗落的麦穗;我看到母亲在十里之外弯腰,她在向上苍祈祷,可以有更多的恩赐落到我们身上;我看到母亲在千里之外弯腰,她在向岁月妥协,她在把自己交出去,她在慢慢变成句号……母亲用弯曲的腰身,换来了我们的笔

0评论2024-01-2591

用满满的爱,陪你去湖海山川
1我的母后大人原名叫江晓凤,她年轻时做事火辣,就像百慕大三角,拥有着强大的磁场,所以身边的熟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热乎乎地喊她“江姐”。在外雷厉风行的江姐,在家却总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于是相较于别家的“独裁专制”,我家一直实施“三权分立”的制

0评论2024-01-2575

天青色等烟雨
夏季的雨来得骤然而猛烈,宋雨撑着朱红色的伞隔街立着,指尖越过的每一寸都像是拨开时光的帘幕,回到他们曾有过的从前。那一年,也是这样一个疾风骤雨的晚上,酒吧里零星地坐着几个客人,宋雨的一双长腿荡在台凳下,慵懒而随性地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

0评论2024-01-25112

李冰冰:熬出来的金马影后
她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女孩,连大学都比别人多考两次,20岁才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那时的她,青涩,不漂亮,没有魔鬼身材,五官也没什么特色,在美女如云的表演班,她只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安静地待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几年的学上下来,她的潜质并没有被

0评论2024-01-2583

王雪红:“打败”郭台铭的女人
近年来,郭台铭一直是台湾首富的不二人选,但是在2011年,这一幕发生了变化,《福布斯》杂志宣布,53岁的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以68亿美元的净资产“打败”郭台铭,成为了新一代台湾首富,一时间,台湾商界流传已久的“生女当如王雪红”的言论再次成为

0评论2024-01-2590

张碧晨:梦想的世界春暖花开
2014年10月7日,在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的舞台上,她用年轻而鲜活的声音,让北京首都体育馆在那一晚沸腾了。1989年9月10日,她出生于天津。小时候,她常常被喜欢唱民歌的母亲抱去单位参加文艺演出。或许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让她对音乐

0评论2024-01-2572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对我的采访,就像是挖煤矿一

0评论2024-01-2564

秦思思:《一路向西》让我后悔莫及
医科女生的苦恼:梦想丰满,现实骨感秦思思是河南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从小漂亮伶俐、能歌善舞,多次在文艺活动中获奖。从上中学起,她的身边便不乏追求者,但她一心扑在学习上,从不动心。那时的她,心里有着崇高的理想:长大后做一名医生,救死扶

0评论2024-01-25236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诗人
一个阴霾的午后,一个女人走在巴黎的街头。她的心情有些低落,一些莫名的烦恼隐隐缠绕着她的心。忽然,她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幅涂鸦吸引了:一个身着黑裙的女郎,行走的姿态。旁边还写有文字:“这就是生活,它会过去的。”这话里透着机锋。正当她若有所悟的时候

0评论2024-01-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