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老习惯

2024-01-22 20:15510

老习惯

有个学校办校庆,想找个事业有成的校友在会上发言。于是办公室主任到处打听,校友之中谁最有成就。有人就给他推荐了一个校友,名叫王行建,现在是个大老板。

主任一打听,这个王行健如今果然了不得,如果他愿意回来,肯定能为校庆增光添彩。于是主任就打电话过去,电话是秘书接的,转机后王行健听主任说明来意,客套了两句,突然问了一句话:“食堂老顾还在吧?”

能成为办公室主任的,那人情都够练达的,尽管王行健这话说得让人咂摸不出一点儿味儿来,但主任凭着敏锐的直觉,立刻明白:这食堂老顾必须在!想必王行健和食堂老顾不是有恩就是有怨,关系稍微一般点,都不至于特地问这么一句。而人混好了,不光愿意见恩人,更愿意见仇人,所以主任眼都不眨地说:“在,在。”

王行健说:“那好,校庆我一定会去的。”

主任放下电话,第一时间就去食堂落实老顾的事,老实说,学校那么大,食堂又承包给了私人,主任根本不知道老顾是谁。承包食堂的老板姓崔,主任一问,崔老板就干脆利落地说:“有这么个人,负责打扫食堂卫生的。”

主任听了擦把汗,说:“那就好、那就好。”都在王行健那儿打了包票了,这老顾要是不在,可就热闹了。

不料崔老板话锋一转,说:“这个人早让我辞退了。他又懒又不听话,我这是食堂,讲究随时保持整洁,可他不,非要等学生都走完才一块打扫,打扫前还得先抽支烟,我说了几次都不听。”

主任听罢,斩钉截铁地说:“辞退了就去请回来,立刻。”然后把经过给崔老板说了一遍。崔老板听傻了,只得表态说:“我亲自去请,大不了低头弯腰就是。”

没想到,不用崔老板低头弯腰,老顾听说食堂想和自己续聘,挺高兴地就回来上班了。上班第一天,主任特地到食堂来见这传说中的老顾,一看,也就是一个普通打扫卫生的老头啊,看不出啥名堂,问他认得王行健不,老顾瞪大两眼,显得很迷茫:“谁是王行健?”

崔老板就问主任怎么安排老顾,主任说:“原来干啥,现在还干啥,但有一条,老顾不是爱拖拉偷懒吗?你得交代好他:校庆那天,食堂的卫生一定得及时打扫。学校中午请校友们吃食堂,吃的是个回忆,可不能让人家真的体验杯盘狼藉的脏乱差。”

到了校庆这天,眼见时间已过了中午十二点,王行健还没个人影,主任忍不住打了电话,王行健说一会儿就到,让校友们先吃饭,千万别让老师同学等他一个人。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主任不敢再等,就让大家先吃。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校友们一路敲着饭盆,走向充满回忆的食堂。主任则带人去校门口迎接王行健,食堂的崔老板也非要跟着去校门口。主任一再使眼色让崔老板回食堂坚守阵地,崔老板却装看不见,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食堂那阵地,就算都烂完,也没在这儿露一小脸儿重要!

王行健说一会儿就到,其实还是等了半个小时。倒不是王行健拿架子,关键是学校也请了地方上分管教育的领导,这些人听说王行健要来,又通知了别的领导,于是就有人到路口去迎接,寒暄也要花时间啊!

等王行健一行终于步入食堂时,校友们已经结束战斗,撤了——食堂再怎么精心准备,也赶不上酒店哪,真没啥可吃的。主任一看,桌上杯盘狼藉,剩下的东西还不少:有没动过的整个馒头、有只吃了几口的整盘排骨……看来校友们果然都混出样来了,食堂的饭菜对他们是没啥吸引力了。看着眼前这混乱的环境,主任有点尴尬,他四下一打量,只见本该打扫卫生的老顾真像崔老板说的,正蹲在食堂外面抽烟呢,看来他还是准备等大家吃完再一块收拾。

主任只好尴尬地把贵宾们往食堂二楼引,那里是教工食堂,专门为王行健摆了一桌,特意请酒店大厨做的菜。不料王行健环顾食堂,说:“不麻烦了,这儿有馍有菜,就在这儿吃吧。”

一句话把大家说愣了,还没反应过来,王行健已经动手了。他动作娴熟地端起一盘炒菜,又捡起一个白面馍馍,蘸着汤汁,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主任看了心里直嘀咕:这是闹的哪一出啊?

好在王行健动作很快,五分钟吃完。吃完后他看看大家的表情,就说:“还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吧。念书时我家里穷,顾嘴顾不了学,顾学顾不了嘴,我一咬牙,上学!至于饭嘛,就像刚才这样吃了。那时死要面子,都是等大家吃完了,我才飞快地划拉一点剩菜馒头皮之类的。所以我要感谢食堂的顾师傅,他发现有我这样一个学生后,就躲在外面抽一支烟,然后才来打扫。”

听完这话,大家都愣了。王行健走到食堂外,对老顾大声道:“顾师傅,今天校庆,没学生来食堂了,你可以打扫了。”

老顾点点头,走进食堂收拾起来。王行健接着说道:“这次回来,一是想感谢顾师傅,二是我前不久听说,顾师傅因为一直保持着饭后一支烟的习惯,被辞退了,所以想借这个机会,替他解释一下。”

话音未落,食堂崔老板不知从哪冒出来了,接话道:“您放心,我已经把顾师傅聘为终身员工了。”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王行健向他拱拱手,说:“最后,我还有个想法,和各位校领导商量。既然顾师傅还保持着老习惯,就说明,像我当年那样的学生肯定还有!我想捐笔钱出来,成立个‘吃饭基金’。这个基金就由顾师傅掌管,每餐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一笼馒头、两盆菜。”

主任听了,大喜过望,这时他才明白,王行建一开始打听老顾的原因,原来就是为了在这“一顿饭”上做文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京城名校饭堂那些事
京城名校饭堂那些事当人们回忆起大学时光时,总会有很多故事与吃相关。每个学校食堂总还有那么几样让人惦记的美食,那么多口口相传的传说,以及那些呼朋引伴的青春记忆。【“科学控”对上“馒头神”】一则关于清华大学食堂的故事流传甚广。清华两女生吃饭,一

0评论2024-01-24115

便宜没占着
小二那会儿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还很单纯,头脑也简单了点,闹出不少笑话。那时他分到了毛纺厂,毛纺厂女工多,男工少,男工就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一样。小二初来乍到的,虽然像大熊猫一样珍贵,但也不敢支愣膀子,看人家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就是到食堂

0评论2024-01-2474

刘少奇的故事: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毛泽东的“倒刘”檄文《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曾几何时成为我们60后学生必须“天天读”的课文,文中那些“一言九鼎”的“警句”,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号召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红卫兵大造刘少奇的反,把他打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

0评论2024-01-2342

下半场的母爱
一利用休年假的机会,我回老家住了几天,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我没有提前告诉他们。快到家的时候,邻居大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并且告诉我:“你爸上课去了,你妈在食堂呢,学生吃完饭,她还得洗刷碗筷,估计得晚上七点多才能回来。”母亲一年前从自来水厂退休

0评论2024-01-2341

诗算
诗算一、桃花开在食堂做中文系的学生实在无聊,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发明了一种叫诗算的游戏。刚开始是在班上玩,不料很快就风靡全校。越来越多的朋友找我算命,楚成就是其中一个。上周他问桃花运,抽到的诗句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说这诗摆明了“桃

0评论2024-01-2338

镜子里长出胡子
1家珍在职介中心登记完刚一转身,就被宾馆老总看中,太幸运了。她恨自己不青春也不少女,急把年龄少说几岁:刚出三十岁的头儿。老总说年轻反而不放心。家珍扭身抛出媚眼儿:我不太美丽。老总看到家珍像一个盛满棉絮的麻袋,说你美丽得可以,还要怎么美丽?家

0评论2024-01-2251

新来的书记
红头镇最近新调来一个书记,接替卸任的老书记。刚到镇政府,门前就站了一堆人,为首的是一个未满三十周岁的副镇长李刚,挺着将军肚,满面红光地率着手下的各科室负责人,笑脸相迎。“戴书记好!”李刚伸手握住了刚刚下车的戴羽的手,“戴书记真是一表人才,英

0评论2024-01-2273

回家的诱惑
因为手头有点事情把时间耽搁了,所以中午去食堂吃饭便迟了一些。到食堂的时候,餐厅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连炊事员也开始打扫桌子了。同事大丁坐在靠窗户的一个座位上,看样子他已经吃过饭了,好像特意在等我似的。他看到了我,便迎面走了过来,激动地对我说:

0评论2024-01-22121

正能量弟与抱怨哥
正能量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某工厂认识了抱怨哥,并与其混到了一起。抱怨哥第一次见到正能量弟就蹙眉叹着气对他说:“年纪轻轻的,怎么来到这么个破单位?哎呀,干的竟是脏活累活不说,福利待遇还是全市最低,我干这么多年算是总结出来了,真他妈没劲!”正能量

0评论2024-01-2233

爱的智慧
“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听诊器,方向盘,还有食堂管理员。”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上的两则流行语。意思有二:一是羡慕,好多人都想去挤‘独木桥’,就像当今择业求职都想进入事业单位一样。其二是,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

0评论2024-0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