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远去的歌

2024-01-22 19:31470

远去的歌

亚平宁半岛的春天来了,两个来自瑞士的青年——莫雷尔和他26岁的朋友丹尼尔·萨特也一同踏上了这片洋溢着罗曼蒂克情调的土地。

性情豪放的莫雷尔对着萨特大叫:“伙计,这里是意大利,有何感想?”深沉的萨特沉吟片刻,微微一笑:“和你一样,太激动了,莫雷尔。”是的,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绝对是百分之百的相同。

按照计划,他们参观了幸福喷泉、比萨斜塔之后。将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奥斯塔河谷登山,然后再于晚些时候前往“威尼斯商人的故乡”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的古韵遗风。

他们满怀壮志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仰望这庄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高山,在心中祈祷平安之后,他们开始攀登。登山的第一天,天气简直棒极了,这种感觉和游玩,没什么分别。莫雷尔说笑道:“就像在家乡的小路上散步。”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下起了暴风雪,两人不得不在恶劣的条件下寻找下山的路。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斗志昂扬。

当暴风雪下到第四天时,他们迷路了,接着又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很快食物也将告罄,此时河谷中两个饥肠辘辘的登山者赖以充饥的食品,只剩下不足1磅的牛肉了。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出路,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对于饥寒交迫的登山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都很清楚。当莫雷尔吃下最后一口食物时,萨特已将所有的登山器械背到自己身上,并将维系两人的一条绳索做了最后一次检查。

一阵寒风卷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过,萨特一失足,身体摔向谷底……

几个小时过去了,莫雷尔尝试着各种手段,以期挽救萨特,无奈两人身边都没有得力的救援器械,加之萨特的手臂严重受伤,所以两人的努力一再付之东流,处境也在一步步恶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在寂静的河谷中流逝。“再不割断绳子,莫雷尔也在劫难逃。”身体悬在岩壁中间的萨特想道。此时,头顶又传来莫雷尔的声音:“萨特,坚持。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会走出困境!”眼看夜幕即将降临,莫雷尔的喊卢仍然在萨特的耳畔回荡。“朋友,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了,你应该活着……”萨特喃喃道。此时,他想到了死,为了不连累莫雷尔,他决心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蓦然,在幽幽的河谷,萨特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妻子,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又一次与妻子荡舟于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不能再犹豫了。萨特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他要以“死”去实现他生命的意义。“莫雷尔,听着,只有牺牲我,你才可以脱险,我要割断蝇子。祝你好运,永别了!”说着他拔出了随身携带的登山匕首……雪光下,萨特的脸庞如阿尔卑斯山的岩石般坚毅,蓝色的眼睛熠熠生辉,仿佛熊熊火炬照亮了幽暗的河谷,尽管头顶又传来了莫雷尔近乎愤怒的劝阻声,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割断了绳索,任由自己的躯体向深谷下坠,下坠……

悲痛欲绝的莫雷尔在两天后获救了,而英勇的萨特却不在了。在出事地点,教援了人员看到了积雪中的萨特,他静静地躺着,在他的腰间,人们看到了一条被斩断的绳子,这是他的生命线,是他亲手割断的生命线。

奥斯塔河谷悲壮的一幕,在莫雷尔看来,似一首远去的歌,一首远去的悲歌……

意林札记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纵然它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却依然闪烁着朴素无华的平民思想火花。“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我们要毕生思考的命题。生存这一事实本身,就和“爱”字分不开,活着就意味着生“存”下来了,那正是爱以某种形式所显示的生命力强大的后果。——活着便是爱,要活下去,便要由爱中找出意义。(张斌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永远饥饿的波伏娃
波伏娃,看她的传记,看她的书,看她与让·保罗·萨特之间的爱情故事,然后深深被这个活在上个世纪的女人吸引。“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当我们的十九岁,还在想着今天去哪儿吃饭,明天去哪儿买衣服,哪个明星比较帅的时候,她已经发表了这样的

0评论2024-01-2558

初恋与哲学家
哲人王年轻的时候,你很难分清楚,你所爱慕的那个人究竟是真的很特殊,还是假装有才华。小屯喜欢那个少年,喜欢到这样一种程度:如果他赞美路边的月桂树,她会去砍倒那棵树,全部送给他。没有抖音、不玩直播的年代,男孩和女孩会有各种庄严肃穆的方式彼此认识

0评论2024-01-2467

你自己选择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问萨特:“我有个困惑已久的问题,我想参军,为国效力,但是,家中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需要我照顾……怎么办?”萨特回答:“你自己选择。”青年说:“您是大师呀。正因为我拿不定主意,才向您请教呀!”于是萨特连续回答了三遍:

0评论2024-01-2338

母亲一生的故事
1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

0评论2024-01-2339

浪漫的车贴
浪漫的车贴这天,女交警杨梳云正在路上值勤,一辆黄色的轿车从她面前慢慢地开过。出于职业习惯,她便朝那辆车的车尾看了一眼,谁知这一眼却发现,车尾的车贴上面写着:本人:男,29岁,非诚勿扰!QQ号是……她不禁暗暗好笑,心想这人也太有创意了,可以说

0评论2024-01-2235

我同情今天的后生
年轻人的“困惑”与“恐慌”我无法测知。眼下社会、媒体、网络的种种讯息和说法实在太多,年轻人不免困惑;恐慌呢,应该是谋一饭碗、混一前途越来越难吧。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

0评论2024-01-2175

那些名人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的丈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

0评论2024-01-2046

留白
小时候与父亲常常在林间走。家的门口有一片茂密树林,密不透风的林子,很多树都倾颓了,倒下去,巍峨的样子不再。 种得太密了。父亲说。 林子要空旷疏朗,要有风,要吹得进那些饱满而湿润的空气。 小时候与父亲下围棋,三招两招就

0评论2024-01-2033

因为你,我忘记了羞涩
塞林格和乌娜很快开始约会,在曼哈顿的各个角落留下他们甜蜜的身影。塞林格对于爱情没有太多的经验,却有着独特的认识:真正相爱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这种隔离感和悲剧美让他和乌娜一开始就没有了方向。塞林格谋求去参军,珍珠港的炮火将每一个美国人都不可

0评论2024-01-2046

目击证人
街上又发生了交通事故。警察又是拉尺子,又是拍照片,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时,廖三出现了。廖三总是在这时候出现,以目击证人的身份出现,向警察描述事故经过,帮助警察准确地作出责任判断。 事故的受害一方,为了答谢廖三,总要当场拍出几十元钞票。 廖三

0评论2024-01-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