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困惑”与“恐慌”
我无法测知。眼下社会、媒体、网络的种种讯息和说法实在太多,年轻人不免困惑;恐慌呢,应该是谋一饭碗、混一前途越来越难吧。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以上算进步还是倒退呢?难说。生理层面绝对进步了,我们那会儿整年都不会下馆子,谁家有冷热水设备呢?头发留长点就算打扮了。今时今日,一个打工仔还能脚蹬皮鞋,染一头金发,穷姑娘包包里,多少有支廉价口红吧。
但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那会儿没得比,现在样样比。同学的家境、同事的升迁,悬殊多大。多少年轻人瞧着中档小区,就算攒钱攒到50岁,怕也买不起小区保安那座岗亭啊。
传统文化的割裂
别指责年轻人不懂传统文化。谁有资格?除了万万分之一的所谓国学家。谁懂?干吗要懂?如今除了知识题,又哪来什么传统文化?别拿传统文化说事儿了。咱们文化传统的一大项,就是动辄拿着大道理指责年轻人。
责难80后、90后割裂传统,是轻佻的。以我的观察,情形正好相反:从部分70后开始,越来越多有头脑的青年,默默回归传统。虽然他们不见得清楚什么是传统,但显然迷恋被历史割裂的那一端。极端的例子是:好几位青年告诉我,班上仪表堂堂的高才生,硕士、博士毕业,忽然就进了寺庙,剃度为僧,有法号,开始传教了。
准确地说,是百年中国折腾出来的“新文化”,将传统和一拨拨后代生生割裂。割裂后,拿不出什么好饲料喂后代,孩子们当然“青睐”西方和日韩的文艺——注意,不是“文化”。看英美剧、日韩剧的青年未必了解什么是人家的文化。可是50后、60后年轻时,对外头不是了解不了解,而是根本不知道。
80年代的“文化热”,是校园里热衷读萨特、读尼采,因为上一个十年是文化沙漠,人人无知。年轻人热衷日韩剧,是他们的上一个十年二十年,全社会世俗化、商业化、资讯化,他们受的教育明明白白教会他们什么是权力和权利,教会他们别再像爹妈那样,做人太累,读萨特、读尼采,有个屁用。这样子对吗?不很对。可是50后、60后那种生活,那种意识形态,留得住吗?行得通吗?所以出了80年代的哲学热、文学热,都想换个脑子,但多少有点夸张。在正常的社会,读哲学的读哲学,看俗剧的看俗剧,不像我们这里,阶段性群体转向,忽而全都去求真理,忽而个个认世俗,一个均衡正常的生态,迄今还没有。
恶搞而非解构
说90后解构一切?恕我无知,我一点不知道90后解了什么构。网络上或许全是他们的聒噪,那是因为没有别的出口可以表达。我所知的状况正相反: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
至于他们的娱乐怎样没禁忌,怎样恶搞,我蛮想知道。人肉搜索、网络唾沫,固然有的,但以我的观察,80后、90后的这点娱乐,几乎谈不上娱乐。他们兴许只是“恶搞”了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原因是,他们除了考试升学谋饭碗,没什么可以“搞”。
但愿我是完全胡说。纵向比较,80后、90后的表达欲望和空间,不如“文革”初年的50后,50后当年的表达空间,则远不如“五四”前后的年轻人。
逝去的浪漫主义
我和年轻人之间当然有代沟。代沟是好事,是常态,说明一切在变化。重要的不是代沟,而是双方如何看待代沟。
超越龙凤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一天夜晚,老天爷正下着倾盆大雨,忽然一道身影从洋人街闪过,只见一个穿着青布衫的年轻人嘴里焦急地念叨:“快啊!快啊!再晚就来不及了。”就在这个时候的一座别墅里,一个叫大卫的法国商人对自己的设计感到很自豪。他设计的这栋别墅富有
0评论2024-01-25151
调虫小计
《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非常
0评论2024-01-2575
难倒村官
有一次,隋朝大将杨素想了几道难题,考一位年轻人。杨素先是问:“如果你掉进了一丈深的坑,你用什么办法出来?”年轻人沉思后问:“有梯子可以用吗?”杨素说:“要是有梯子,还考你干吗?”年轻人无奈,问:“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杨素问:“这关白天黑夜什
0评论2024-01-2577
李鸿章:枯木逢春
德惠大师慈悲为怀,潜心研习佛法,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圣僧,慕名的香客络绎不绝。某天,来了请求留宿的书生,这个书生是一个面目清秀的落魄年轻人。高僧看此青年,双眸清澈,可是黯然无神;神情慈善,却一副厌世神色;正是大好年华,却一副年迈无奈的举止,不
0评论2024-01-2583
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当了11年的职业记者,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可是,第一次录节目的经历,却让他十分尴尬和沮丧。在节目录制开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西裤、衬衫、毛衣,并站在化妆间的镜子前,把衣服弄得整整
0评论2024-01-2580
杜梦杰:不安的青春突围
杜梦杰出生于1989年,是众筹平台“追梦网”的创始人。追梦网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发现并参与小众、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至今已经为超过800个项目众筹到逾1000万的风险资金。杜梦杰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他每天待在家里与电视和书本为伴。但正是
0评论2024-01-2568
尊人显“三度”
放低姿态,尊人显风度1998年,一个28岁的年轻人找了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网络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参加一个有关互联网的企业家交流会。在交流会当天,年轻人不禁发现自己很是寒碜,其他人个个西装革履,衣着光鲜。而自己由于刚刚创业并没有多少钱,
0评论2024-01-2568
一个好故事
有个年轻人,抓了一只老鼠,卖给药铺,他得到了一枚铜币。他走过花园,听花匠们说口渴,他又有了想法。他用这枚铜币买了一点糖浆,和着水送给花匠们喝。花匠们喝了水,便一人送他一束花。他到集市卖掉这些花,得到了八个铜币。一天,风雨交加,果园里到处都是
0评论2024-01-2573
华盛顿的5枚银币
华盛顿的5枚银币1789年乔治·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宣誓就任总统前,他一直住在距白宫不远的哥伦比亚大酒店。一天晚上,一个小偷越窗潜入华盛顿的房间。他翻遍房间,除了几枚零散的银币外,只找到了一个似是金质的勋章。就在这时,黑暗之中传来一
0评论2024-01-2583
年轻人和蜜蜂——有效投资组合
年轻人和蜜蜂——有效投资组合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溪的旁边有三丛花草,并且每丛花草中都居住着一群蜜蜂。一天,一个小伙子看见这些花草,觉得没有多大的用处,便决定把它们除掉。但是,当小伙子动手除第一丛花草的时候,住在里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