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参观山东博物馆

2024-01-22 17:49530

周末,博兴县医院的张建国主任,约我和守亮一道到山东博物馆去参观。

天刚放亮,张医生开着车,我们一行四人沿着高速公路向济南奔去。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沿着经十路往前走,在山东博物馆前停下来。我们下了车,大门上方“山东博物馆”五个草书鎏金大字映入眼帘。

张主任向我们介绍说:“这五个大字,是郭老所书,你们看,运笔龙飞凤舞,笔力苍劲洒脱,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韵味无穷,又不失草书之章法。在1959年,郭老参观了博物馆,还即兴吟诗两首。”

“哪两首?”我们迫不及待的问。

张医生想了想说:“第一首是:齐鲁多文物,年来益发扬,网文成化石,木舰出河床,解放战争烈,工农跃进强,今朝新孔孟,气象更堂堂。另一首是:纵有寒流天外来,不叫冰雪结奇胎,东风吹遍人间后,紫万红千次第开。”

我们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入口处,我们拿出身份证,领上门票,跟随着参观的人群,走了进去。

进门是一个非常宽广的大厅,两边有十二根大圆柱,每根柱子,三个人也合抱不过来,迎面台阶一边,放着世界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的画像;仰望房顶,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绿色的拱棚,周围布满灯泡,成众星捧月之势,真像夜晚的星空。

我们一行来到了二楼七号展厅。这个展厅,里面都是远古时代的文物,刚进门,就看到悬挂着的古代伏羲、蚩尤、女娲的画像,正面展柜里展出的是镇馆之宝之一,蛋壳黑陶高脚杯。

我们看到蛋壳陶杯,通体漆黑油亮,光可鉴人,且表里如一。陶杯之薄,无与伦比,杯口厚度不超过0.2毫米,最厚的杯体也不超过0.5毫米,有着“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之美誉。

整个展厅里,各种各样的文物琳琅满目,盆盆碗碗,瓶瓶罐罐,布满整个展厅,这些文物,造型奇特,古朴典雅,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透过这些文物,我们仿佛看到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和他们那不畏艰险,敢于和大自然斗争的拼搏精神,也看到了他们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快来看啊!太精美了!”有人高喊。

我们围过去,看到在单独的一个展柜里面,有一把陶壶,形状是一头小猪,进水口在尾巴处,出水口在猪的嘴上,造型美观,憨态可掬。

管理员走过来介绍说:“这也是我们博物馆里的一件镇馆之宝,它名字叫‘红陶兽形壶’,是1959年泰安大汶口出土,在全国仅有的一件,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仿造出来。”

我们听了,无不为先人的精湛工艺而赞叹。

我们挨个展厅参观着,馆藏历史文物可真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此外,甲骨、商周青铜器、陶文、封泥、汉印、汉画像石、汉银雀山竹简、历代石刻、书画及善本图书,均有丰富的珍藏。

特别是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有失传1700余年的《孙膑兵法》及《孙子兵法》、放在展柜里面,有的虽然已碳化,放在防腐的试管里面,但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在另一个展柜里面,陈列着《六韬》、《尉缭子》等兵书,《管子》、《晏子》、《墨子》等先秦古籍。

特别是那5000余片商代甲骨文,上面刻的字,我们虽然一个也不认识,但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古代的文明。

商代的亚醜铜钺、祖辛方鼎,西周的颂簋、启卣,春秋战国的公孙壶、国子鼎等青铜器,以器形、铭文为世人所瞩目。这些文字,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交往、婚姻等方方面面。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站在大小不一的编钟、编磬前面,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发达文明的歌舞升平世代,看到那些青铜刀枪剑戟,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你死我活的恢弘的战场。

闭馆的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山东博物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仇人相见不眼红
赵尔巽原在御史台当差,按官场说法,这是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的岗位,专勾人的。人家在衙门吃香喝辣,好不快活,你却持一根绳索,将其勾来,或投牢狱,或投地狱,真是恶人。这当然不是人心本恶,而是职位使然。赵尔巽既吃这碗恶饭,自然也干过恶事。有个山西按

0评论2024-01-2574

山东无梁
刘墉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关于他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传说很多。这里所说的,就是刘墉为山东百姓智减粮税的故事。话说刘墉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间,老家山东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山东巡抚国泰有和珅做后台,无视百姓生死,结党营私,横征暴敛

0评论2024-01-2579

王寿彭因姓名好得中状元
王寿彭,字次篯,山东潍县人,清末癸卯年(1903年)状元。他学问既平常,书法亦不足道,其所以能大魁天下,完全是沾了姓名的光。王寿彭原以第三十五名贡士参加殿试,因为次年为甲辰年,是慈禧太后70寿诞,读卷大臣意欲选一名字中含有福禄寿喜之义的人为

0评论2024-01-2590

海霞的“5厘米”夫妻关系
海霞与罗永章相识于1999年10月。那是一个星期天上午,海霞去同事敬一丹家串门,当海霞走进客厅时,她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气宇轩昂、文质彬彬的陌生男子。他看上去30多岁,双目炯炯有神,一头浓黑的寸发,显得很精神。敬一丹热情地为海霞介绍:“他叫罗

0评论2024-01-24107

李三才是谁?李三才是怎么死的?
李三才是明朝中后期大臣,家族世代继承军官职位,祖籍陕西临潼,后落籍顺天府通州,此后在这里长大。万历二年,李三才高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不久升户部郎中。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进入官场的李三才和其他人一样,都期望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万历十一年,

0评论2024-01-2381

清初诗人施闰章与蒲松龄的关系 施闰章的代
施闰章是清朝初年著名诗人,位列清初六家、海内八大家、燕台七子。他出身江南理学世家,自幼跟随名师教导,后来顺理成章的考中进士,入朝当官。在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特别是他吧本人在任地时,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对当地的文

0评论2024-01-2372

殉国大臣朱大典简介 朱大典是怎么死的?
明末清初之时,不管是明朝末年,还是南明时期,为了国家而死的官员数不胜数。大部分人关注的都是那些失节官员,想着如何批判。但是个人认为,相比于如何批判那些失节之人,不如多花些心思来了解那些,为了国家献上生命之人。朱大典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名字普

0评论2024-01-2351

成功在吃亏10年之后
2011年的某一天,远在美国工作的雷康回山东老家探亲,还没等他调整好时差,几位乡亲就请他去看一片耕地。后来,香港人总算种上了小麦和果蔬。但意外的是,他们不施肥、不洒农药,任由农作物自生自灭。周围的乡亲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忍不住去告诉他们:

0评论2024-01-2342

刘统勋祭祖小神山的故事
在今天林州市五龙镇,流传着一段“刘统勋祭祖小神山”的故事,讲的是25岁的刘统勋中举后,在雍正朝先后供职翰林院与詹事府,并在南书房充当皇帝的文学侍从,主要是做文字工作。1736年,乾隆皇帝即位后,认为刘统勋有办事能力,授于刘统勋内阁学士、署刑

0评论2024-01-2393

解救自己
周末去母亲那儿。遇上了睽隔二十多年的苏阿姨。苏阿姨是我母亲在怀宁师范的同学,毕业后两人又做了五年的同事,苏阿姨的丈夫在山东工作,后来她也调到山东。关于苏阿姨,我母亲的评价是,“这世上有好人,可没见过像你苏阿姨那样的好人。”夕阳黄昏,两位老人

0评论2024-0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