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留一张我家的火车站站台地图

2024-01-22 17:18450

我父母在建筑单位工作,哪里有活儿就去哪儿安家。我家六个孩子,出生在四个地方,而我的父母,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山东人。在我懂事之后,我的家庭才相对稳定地呆在了一个城市。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奔波最少,然而在小时候,我是多么羡慕我的父母与哥哥姐姐,他们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一个刻写了他们的记忆与历史的站台。

父亲的站台,在汉口。21岁,他中专毕业后已经在武汉工作了5年,却忽然心血来潮,决定去支援大西北建设。在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登上北上的列车,站台与列车距离很远,身高180厘米、酷爱打篮球的父亲,只用了两步。

站台上送行的人中,没有父亲的亲人,然而火红的横幅上所写的“热烈欢送”与他有关,他是光荣的支边青年,他的青春将挥洒于一片荒无人烟之处。

母亲的站台,在锦州。作为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母亲的少女时代是在辽宁度过的。在母亲的叙述里,锦州火车站永远热闹而又危险,似乎每一步都会遇到坏人。那时候的她,是个漂亮的姑娘,皮肤白里透红,麻花辫一直垂到腰间,追求她的人很多,然而作为一个疑心很重的处女座姑娘,她常常觉得男人都不安好心。

母亲的行李是两只硕大的老式牛皮箱,同行的男生帮她拎上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塞进座位底下。母亲随身的布袋里装着馒头、咸菜与白水煮鸡蛋,而站台上,不知道谁的袋子不够结实,被挤烂了,白馒头与鸡蛋洒了一地。那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一样的年代,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东西,每个人上路的时候,口袋里都是面食与煮鸡蛋。

火车开动,白底黑字的水泥站牌上,“锦州”消失在夜风里。母亲这辈子再未回过锦州,然而当二姐出生时,她坚持在新生儿的名字里,镶进了一个“锦”字。

我的大哥大姐出生在西宁。那时候的西宁火车站,奔跑的还是一种窄轨小火车,姥姥家就住在火车站旁边的坡地上,爬上红砖房顶就能看到站台。大哥四五岁的时候开始爬房顶,到了六七岁,经常在房顶上一呆就是半天。

“今天,站台上有个瘸子。”他在饭桌上对姥姥说。

“有个小男孩拿个花皮球下车,他肯定是从上海来的。”他在睡觉前对我大姐说。

站台就是他的天堂电影院,每天上映不同的影片。

我去过大哥大姐的站台,那时候,大哥已经去陕西当兵,火车站旁边的那处姥姥家的平房由姨妈接管。旧车站即将废弃,偶尔有一两列火车经过,站台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些提着饭盒的铁路工人,在傍晚6点的时候,等在站台上,不说话,像站台旁边野生的枸杞。

二哥、三哥的站台在河南洛阳,他们出生的时候我父母在河南工作。

大学的时候,每年都有同学要去洛阳看牡丹,我总说要去,却因故未能成行。工作后,终于有一次去洛阳出差。回程的时候,买到的车票是发往广州的,正是南下打工潮汹涌的年代,我的同事好不容易挤上车后,发现背包带被人齐刷刷地剪断,在她的肩头滑稽地晃动。车门处挤满了扭曲的脸,想要下车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奔进车厢,透过车窗看到站台上,两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手里拿着没有带子的蓝色拎包。“抓小偷”,同事把头探出车窗,大声喊,小青年继续慢悠悠地走路,站台上跑来跑去的都是着急赶火车的人,每个人都像要逃跑的“小偷”,只有真正的小偷,宛如路人。

回家后,我对二哥说,洛阳火车站真乱,二哥挠挠头,问:“是吗?”他离开那个站台的时候只有5岁,母亲背着他,二哥的两只鞋都被挤掉了。后来每次谈起这件事,母亲总说,幸亏两只都挤掉了,别人捡去,还能穿。

我二姐的站台在兰州。那时候,姥姥、姥爷已经从西宁搬去兰州定居,母亲在姥姥家生完二姐,便把她留在了那儿,跟随单位的工程,去了嘉峪关。三年后,我出生在嘉峪关,再过几年,父母终于调去了另外一个相对稳定的单位,地理上恰巧位于嘉峪关与兰州之间。于是,母亲抱着我,踏上嘉峪关的站台,父亲则抱着姐姐,踏上兰州的站台。

我离开嘉峪关的时候不到3岁,对于站台的印象几乎为零。听母亲说,当时正值盛夏,站台上有卖西瓜的,一个青皮红瓤大西瓜,被切成一牙一牙,花朵似地摆在一块纱布下面,母亲见我嘴馋,便花一毛钱买了一牙给我,吃完我便开始上吐下泻。

那一路的折腾,深深地刻进了母亲的脑海里,此后每一次,无论谁坐火车,母亲都要叮嘱,站台上的东西不能买。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站台都已经重新翻修,连后来我成长的那个小城金昌,火车站也在去年重新修建。新的站台,有密实的顶棚,我们再也不可能踏着站台上咯吱作响的积雪,从火车上接下来一个热气腾腾的人,当他双脚落地时,豪气地感叹:这雪真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心算家的尴尬
心算家的尴尬惯常的思维往往让人遭遇出其不意的打击。哈特是著名的心算家,他最擅长的便是在别人刚说完问题时就给出答案,从未失误过。一次,哈特登台表演心算能力,不断有人上台为他出题,他都轻易地解答了。这时又走上来一位女士,她开始出题:“一辆公共汽

0评论2024-01-2475

是否记得爱情开始的站台
1……她与安笙的相识,是在7月湿热的火车上。是一辆慢车,没有空调,铁轨上哐当哐当的声音,像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在摆弄着一扇古旧的门,开合之间,有时光的碎屑洒落下来。她在周围的嘈杂里,倚窗静静地听着,突然间就希望,这辆快到终点的火车,再不要停下

0评论2024-01-2467

每一天,每一年
站台上,父亲使劲地摇晃双手。那时,父亲还年轻,他的大手,像风中的胡杨,苍劲有力。漫长的征程上,她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说过的话:闺女,咱们人穷志不穷,好好念书,将来有出息!母亲去世早,父亲靠挖煤供她考上大学。很快,父亲给她寄来了第一个月的生活

0评论2024-01-2334

阳台上的母亲
那段时间我闲在家,每日清晨,见妻子上班、儿子上学出门后,母亲就走到阳台,在那晃动身子。我心里想,母亲也开始注意锻炼保养身体了。母亲就那么轻微地扭晃着身子,毕竟是古稀之人,扭扭脖子晃晃腰活动活动筋骨也就够了。有时母亲停下来,站在那不动,或侧着

0评论2024-01-2352

母爱,500米
冬天寒冷的夜晚,母亲拖着厚重的棉衣,跑完500米回到家,汗水都出来了。听一个年轻的朋友给家里打电话时,总用“500米”称呼他的母亲。一次,我忍不住好奇:“为什么这么称呼你妈妈?”他坐直身子,缓缓地说:“我的父母都在铁路部门工作。父亲是通讯组

0评论2024-01-2342

不顾一切抓住他
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软件公司做美工,工资很低,但也不忙,适合养老。我觉得自己一个朝气蓬勃的应届毕业生哪能这样荒废光阴,再这样混下去迟早要被社会淘汰,于是思来想去,决定去学点什么。因为我的工作跟美术有关,自己也很喜欢画画,于是

0评论2024-01-2347

你若走失,我去东四站找你
今天家里的汽车尾号限行,于是乘地铁上下班。每周一天绿色出行,也还不错,可以和先生一同乘坐公交地铁。晚上下班前和先生约定在地铁六号线朝阳门站的车尾几节车厢处汇合,他会在进地铁东单站时打电话给我。我放下电话,整理好办公桌,关闭电脑从容下楼,走出

0评论2024-01-2248

一个打工的逃兵
那年我17岁。中考结束后,家里也没有其他的农活,正好在城市打工的大哥回来,父亲说:“带他去,让他也长长见识。”大哥有些犹豫,征求我的意见,“行啊,长这么大,我还没有去过县城以外的地方。”那时齐秦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是流行。在临走时,父亲

0评论2024-01-2237

野孩子
那是一个风和日历的天气,好得让我分不清春夏。我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车上的人不算多,我看着路边的树木和人群行走,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在微风中摇曳。大多数人还穿着长袖T恤和外套,我已经穿上了短袖。公车缓慢驶入一个站台,站台上的人已经

0评论2024-01-2249

一瞬,一世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亲历。也许你难以置信,或者瞠目结舌,但绝对是真实的!这个故事绝对令你耳目一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你会感觉到不可思议。即使你见过,也是在银屏上,但那是虚构的,或者夸大的,不贴近现实和生活。首先需要介绍一下故事背景,那是

0评论2024-0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