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浪娘们儿当官

2024-01-22 17:03140

小村里有个30多岁的女人,叫郑秀萍,男人叫王大锤,俩人结婚10多年了。郑秀萍平时爱穿些鲜艳的衣服,天热的时候,还穿半截裤和汗衫,大腿胳膊都露在外面,甚至还穿村里姑娘都不穿的裙子,再加上说话张扬些,村里的男人就给她送了个外号——浪娘们儿!因为小村远离城市,人们都还比较保守。

在农村,女人带上“浪”字,就是不检点的意思。男人王大锤听说后,有些脸红上火,回家就呵斥她:“知道吗,外边叫你浪娘们儿!”郑秀萍看了看他说:“浪怎么了,我跟别人睡觉了?”一句话把王大锤噎住了。郑秀萍又说:“我要邋邋遢遢,整天耷拉着脸,说些个丧气话,你心里舒服吗?”王大锤听后觉得她说得也对,谁不喜欢媳妇对自己浪。可是想了想又说:“你干吗外边也那样?”郑秀萍听了说:“你这脑筋真够死的,怎么不明白呢,一家过日子全村人都看着,这家那家抬杠吵架的少吗,有多少大事,还不是些鸡毛蒜皮地记在心里摞成大事的吗。有的还吵一架又一架,没玩没了,要不就你给我甩脸子,我给你甩脸子,整天不得消停吗。你再想想,有跟咱们吵的吗,不就是因为大伙看我穿衣服说话各色点儿,嘻嘻哈哈地,磕磕绊绊地不记在心里吗。”王大锤听她这么一说,觉得也是,心也撂下来了。

其实村里人给她起了外号,叫她“浪娘们儿”她早听说了,早有同辈的小叔子们喊她“浪嫂子”了。一开始她也听着扎耳朵,追打他们,追不上就骂两句“死玩意儿,满嘴胡噙!”不过很快她就想明白了,再有叫她“浪嫂子”的,她不追了不骂了,对娶了媳妇的,就说“眼红,叫你娘们儿也浪浪!”对还没娶媳妇的就说:“小子,记住,要娶就娶浪媳妇!”这话别人听了能不笑吗。一笑泯千仇,村里人对他们家的不快,也就在这种笑声里消失了。

浪娘们儿的小村子,只有50多户人家。村名叫年涝洼,从这个名字上就能想的到,这是个什么样的村子,就是年年涝。年涝洼是方圆几十里的“锅底儿”地势低洼,低洼到什么程度,当地人有句老话,叫“别的村正得儿,年涝洼齐脖儿”意思就是旁边的村子雨量正适中,而年涝洼的水就有一人深了,因为周围的雨水都往他们村子流。地里一人深的水还能有什么收成,所以这个村子的人家最穷。因为穷,村里的姑娘嫁人都嫁外村,而外村的姑娘不愿往他们村嫁。浪娘们儿郑秀萍嫁到这个村子,那是因为她和王大锤是情投意合的中学同学。

村子虽然不大,可是光棍儿却不少。这样以来,村子的人口,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到了浪娘们儿当村主任的时候,就剩下50多户人家,不到200口人了。

这浪娘们儿郑秀萍怎么当上的村主任呢?是因为村里穷,没有多少好处沾,仅有的那点能得好处的宅基地、土地转包的权利,还被村支书攥着,剩下的好处就是一个月200元钱的补贴,远远不如出去打工挣的多,所以没有男人愿当,是浪娘们儿自己一句“浪话”当上的。

村主任已经缺位一年多了,乡里要求补选,平时办不了,到了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都回来了,村里才召开了村民会议,选举村主任,可是没有人愿当,连候选人也没人当,最后大伙起哄让王大锤来当,王大锤也不当。

郑秀萍有点气不过,说:“看看你们,个顶个的熊包!”有的男人一听就接上了:“你没熊包,你来当呀。”男人听得都哈哈大笑,女人也偷偷地笑,都替她脸红。浪娘们儿可没笑,也没脸红,大声说:“干吗,你当我不敢,选我当我就当。”大伙儿听了跟着又一起哄,就选了浪娘们儿。村支书想了想,觉得一个娘们儿,更不会跟他争权了,也同意,并报告乡里,乡里也没说不同意,有人堵窟窿了就行了。就这样,浪娘们儿当上了村主任,可回家后挨了男人王大锤一通埋怨烧扯。

主任当上了,怎么办?她就想到,得叫大伙先把地种好,别撂荒了,她想说服男人们别出去打工了。可是没有人听她的,比她岁数大的,听了笑笑就走开了,岁数小的听了,跟她打个牙喙,带着坏笑也走开了。男人办不好的事,一个浪娘们儿能办得了什么,所以没人听她的。

王大锤更埋怨她了。

浪娘们儿想想也是,在家种一年地,不如在外打俩月的工,谁愿种地啊。男人走了村里又光剩娘们儿孩子老人了,怎么办?自己想不出办法,就想到找人来帮忙,想到就说了出来。男人王大锤听了冷冷地说,看你能的,咱这穷村没人帮!“这你就别管了,我有我的办法。”郑秀萍心里有数。王大锤哼了一声,也打行李走人了。浪娘们儿连自己的男人都没留住,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浪娘们儿性格外向,不怕求人,她就去了乡里,找了管农技的人员,想请他们给出出主意。可是,这些人哼哼唧唧,牙疼似的不说痛快话。浪娘们儿明白了,这是想要好处啊。什么没干就想要好处,浪娘们儿不买账,就去了县里,找到在宣传部当部长是表哥,说了自己的想法。表哥一听大力支持,就给农业局畜牧局打了电话。因为有“尚方宝剑”农业局畜牧局领导都支持,派出了技术人员来到他们村考察。考察后,技术人员根据他们村里水塘多洼地多的特点,提出了养鸭养鱼养蛙种藕的建议。

村民们一看浪娘们儿从县里请来了人,这才觉得她不光“浪”还有本事,她的话才渐渐有人听了。根据技术人员提出的建议,浪娘们儿又联系村里,只剩娘们儿孩子和老人的实际情况,养鱼养虾养蛙种藕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干不了。养鸭子还行,过去大多数人家还3只5只的养过,多少有点经验。他就动员大家养鸭子。终于动员了10户村民跟她一块儿养,每户500只,总共养了5000多只鸭子,都是蛋鸭。还有,村民养了鸭子后,她可不敢掉以轻心,隔三差五地就打电话把技术员叫来指导。技术人员也愿意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觉得她身上女人味儿浓,愿听她的一言一语,愿看她的一颦一笑,觉得和她在一起开心。

天道酬勤,当年每家都赚了几千块,这可是娘们儿孩子老人们赚的钱。第二年,就有20多户养鸭子的了,也都赚了钱。第三年她再一动员,全村家家都养了鸭子,有些年轻人也不外出打工了,养殖量就达到了3万多只,也都赚了钱。

村里没人再叫她“浪娘们儿”“浪嫂子”了,叫主任或嫂子了。没人叫了,可是她自己说开了。

这天,喇叭里忽然又响起了她的声音:今个儿,我是专门跟娘们儿说话。现在你们手里也不空了,都给我改改穿戴,打扮打扮,都给我浪着点儿,别再整天邋邋遢遢的。浪怎么了,越浪越有女人味儿。别老拿从前的老脑筋看事儿,这是21世纪了,是改革开放年代了。看看电视上,看看人家城里的女人,哪个不浪,都快浪到天上去了,外国人看了都眼热。浪怎么了,浪了就是勾引男人啊,呸!那是你心里不干净。我告诉你们,你们浪了,你男人就看着你顺眼,就爱你疼你,干活就有劲头,就多挣钱,你家日子就过得好。你浪点儿别人看你也顺眼,也愿帮你,有个三长两短磕磕绊绊地也不计较了,苦瓜脸变成甜瓜脸了。你们说说,浪了有多少好处,干吗不浪,越浪越好。再说了,现在来咱村的外人多了,再邋邋遢遢地,你们不觉得丢人,我还觉得丢人呢。以后都给我穿得亮亮梢梢地,干干净净地。不光穿戴,还要学唱歌学跳舞,要浪的有点水平。知道吗,外边的人来的多,咱鸭子鸭蛋就卖的快,还能卖高价儿多挣钱……

甭说,这天以后,村里的女人们开始悄悄地变了,都跟着她学浪了。打老婆骂老婆的男人也渐渐少了。

在家里就能赚钱,谁还往外头跑,村里的青壮年男人渐渐地回来了。有人有力了,浪娘们儿的想法也大了,不仅要扩大养鸭规模,还准备按技术人员跟她说的,养鱼养蛙,种藕,旱庄稼改水庄稼,综合利用本村的自然条件,多钟经营,立体化,让村民增加收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乐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青草青青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伤感爱情故事青草青青 青青挺着大肚子回来了,还没等她到家,这消息就像一阵风刮到了青青爹娘的耳朵里。爹娘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色,爹使劲地敲了敲烟锅子吼道:“关门!” 青青娘吓得浑身一哆嗦,上前刚要关上门

0评论2024-01-26132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99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返乡创业两年多来,24岁的张辉泽带领乡亲将百香果变成了致富的“金果果”。梦想帮乡亲过上好日子在校读书时,张辉泽担任副班长和团委宣传部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通辽库伦旗的银沙湾、塔敏查干沙漠、阜新的博物馆,以及周边农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0评论2024-01-25102

乡下女人也风流
蜒绵起伏的黄龙山,山明水秀,山下有一个村庄,叫武村。倒不是此村人以习武为长,而是此村人以“武”姓居多,传说这里有武则天的后裔,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武村有个女人,长得是千娇百媚,人称武媚娘。既漂亮惹人,又泼辣能干。尤其是她胸前那对大奶子,走起路

0评论2024-01-25209

火狐冢
长白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子,名叫火狐村。火狐村东边的松树林里,有一座火狐冢,在附近很出名,几乎是家喻户晓。关于这座火狐冢,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在方圆百里之内也几乎是尽人皆知。这个故事,演绎了世间人与兽,兽与人知恩图报,相亲相近,水乳交融的人

0评论2024-01-2592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对我的采访,就像是挖煤矿一

0评论2024-01-2564

猪倌经历开启影帝之路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三年养猪的经历,这段经历为我叩开了通往演艺事业的大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动情地说出这句话。他提到的养猪经历,就是在公社劳动的那几年。1976年高中刚毕业,他来到北京昌平县兴寿公社插队。因为个子看上去很瘦弱,大队革委会

0评论2024-01-2586

22年前的24小时
1976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我正在河北博野县张岳村第十生产队干活儿,地头一个推自行车的社员,我的乡村好友素英对我高喊着:“铁凝,你看看谁来啦!”我向地头望去,见一个身穿红黑方格罩衣的小女孩站在素英身边正对我笑,是我妹妹,这个小学五年级女生,就

0评论2024-01-2593

消失了的骂街声
小时候的乡村,人们似乎把骂街当成了一门展示个人口才的艺术。谁家走失了只下蛋的芦花鸡,或丢了把锄头找不回来,菜园里被谁偷拔了稞菜摘走了几个窝瓜,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到街上美美地骂个痛快。尤其是那些泼辣女人,骂街时嘴像机关枪

0评论2024-01-2479

想扳倒我?
2009年暑假的一天上午,我突然接到一个陌上的电话,对方问我是不是王老师?我说是,我问对方有何事?他又问我现在在哪儿?我回话说在家。对方要我立即出门,去公路边,他们找我有重要事。当时,我正在大门口接听电话,抬头见路公口边停放一辆黑色轿车,

0评论2024-01-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