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借据

2024-01-22 13:04320

秀才的怪招

民国时期,桂南白州有个叫许三的小商贩,靠小买卖养家糊口。有一年,许三和朋友黄二皮搭伙到北海贩干货,黄二皮带的钱不够,就向许三借了十块大洋,说好回去就还。哪曾想,两人打北海回来后,黄二皮对于还钱之事,吭也没吭过一声。

这笔账一拖就是半年。一次,许三到梧州贩药材,不想半路被强盗打了劫,许三的身家钱财全被强盗抢了去,家里再无一个子儿,只剩黄二皮处那十块大洋的旧债。回到家后,许三只得前往东市黄二皮的摊子前讨债。

哪知,等许三把来意一说,黄二皮竟赖起了账,说除非许三能把借据拿出来,可当初借钱的时候,根本就没立借据。许三有口难辩,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恨恨地瞪了黄二皮一眼,踉踉跄跄转身离去,走回到小巷子口,忍不住蹲在墙角掩面痛哭。哭了半晌,忽然有个人走到他跟前问道:“这不是许三吗?”

许三抬头一瞧,说话的是他家的一个邻居。这人是大清国最后一批考中的秀才,六十多岁,无儿无女,穷困潦倒,靠给人写几封书信糊口度日。

老秀才平日跟许三关系不错,见状惊讶地问:“什么事这么伤心啊?来,到我家喝口茶。”

许三随他进了屋,坐下喝了碗茶,便悔恨交加地把黄二皮赖账的事说了出来。老秀才听罢,伸出尖尖的指甲一敲桌面道:“这黄二皮太可恨了!”沉吟半晌,又道,“可惜我自己穷得没有隔夜米,没钱借你做买卖。这样吧,你要是信得过老夫,我就帮你要回这十块大洋,不过,你一切都得听老夫的。”

许三一听,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当下连连点头。老秀才微笑道:“那好,今晚你就上黄二皮家去,给他赔个礼,承认自己记错了,对方并不曾借过你一分半厘钱。”

许三听罢,怔住了,他不知老秀才叫他这么做有何用意,但现在走投无路,也只能照做了,于是答应了告辞出门。晚上,他忍着一肚子气来到黄二皮家,见到黄二皮一家正在吃饭,桌上又是鱼又是肉,吃得正欢。

许三不等黄二皮开口,就抢先照老秀才的吩咐说了自己的来意。黄二皮怔了半晌,哈哈大笑:“我早说过嘛,我借别人的钱从来都写有借据的,哪会借过你的钱不还呢?”

许三转身欲走,黄二皮一把拉住他,说道:“来来来,咱们还是好兄弟,坐下喝一杯。”许三推辞不掉,只得强装笑脸坐下。可他内心悲愤,水酒进了嘴,全变成了苦药,心下暗骂黄二皮不得好死。

第二天一早,许三来到老秀才家:“老先生,我已经给黄二皮认错了,他怎么还会还我十个大洋啊?”老秀才点点头:“这就好了,你莫急嘛。”说罢走到桌前,摊开纸张,挽起袖子,细细地研起了墨,然后取过一支笔,叫许三道:“你来,给黄二皮写张借据,向他借十块大洋。”

许三一愣:“黄二皮?他怎么肯借我十块大洋?”

老秀才道:“你在最后写明,三个月后连本带息,一起奉还二十块大洋。这人如此贪财,哪肯放过这个发财良机?一定会借与你的。”

许三拿着笔犹豫不决,且不论黄二皮肯借不肯借,他可是白纸落黑字,给人家把柄捏在手里呢。况且,只三个月时间,就要多还黄二皮十块大洋,到时他拿什么还给人家?犹豫了半晌,他愤愤地把笔一扔:“老先生,这十块大洋本来就是他该还我的,这么一来,我虽然拿回了钱,可以后还得还给他啊!你这个算什么办法?”

老秀才不慌不忙,含笑道:“你放心,我自然不会再让你把钱还给他的。你信是不信,由你自己决定吧。”

许三一听,又颤抖着拿起笔,一咬牙,就在纸上写下了借据。晚上,他借了几个小钱,买了点礼物到黄二皮家。果然不出所料,黄二皮一听他来借钱,就苦着脸摇头叹气,说自己最近生意亏得厉害,一个大洋也拿不出来。

许三忙道:“二皮老哥,这回我是看中了一桩买卖,肯定会有赚头,您就当帮小弟一次,当然,我也不会让您白帮的,您看,借据我都写好了。”说罢,从怀里掏出借据递上去。

黄二皮疑惑地接过来,两眼一亮,再反反复复看了三遍,确认没什么破绽,当下把大腿一拍道:“既然这样,老哥就想办法帮你一回吧,手头正好有十块大洋,本来是要攒着盖房子的,兄弟急用,就拿去。”说罢把借据收进怀里,进屋拿钱去了。

许三知道他说的全是鬼话,心中冷笑一声,数好钱起身就走。他径直来到老秀才家,进门就惊慌地说:“老先生,钱我已经拿到手了,接下来怎么办?”老秀才呵呵大笑:“拿到钱就好办了,你不是正缺本钱吗?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当没有借钱这回事。”

许三半信半疑,心事重重地抱着钱回了家。第二日,就拿这些钱做本,干起了以前的小买卖。

神奇的借据

一晃,三个月期限就快到了。许三整天忧心忡忡,到时黄二皮要他还债,可咋办呢?此时他手里的现钱,不要说二十,就是十块也凑不齐了。

由不得他怕,期限那天还是到了。这天许三故意很晚才收摊子,又在街上磨蹭了好久才硬着头皮往家里走。谁知进屋一问,黄二皮却没有来过。

第二天、第三天,黄二皮仍然没有来催债。许三心下暗自纳闷,黄二皮万万不会忘掉这笔债的,以他的为人,必定在期限到头那一天就要来讨债了。可现在过了几天,他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又过了几天,许三见黄二皮仍没有来,反倒是自己忍不住了,把事情跟老秀才说了。老秀才听罢含笑不语,许三着急地问:“他总会有一天来向我讨债的,我该怎么办?”

老秀才笑着点头:“他来讨债,你就要他拿出借据呀。”“他拿出借据,我又怎么办?”

老秀才只是微笑,就是不说。许三一肚子疑惑,挠着脑袋离开了老秀才家。没想到,一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进屋就见到黄二皮坐在家中,旁边还放着一堆礼物。

黄二皮见他回来,忙从凳子上站起身,满脸堆笑:“许三老弟回来了,老哥最近手头紧,想让兄弟还回那笔钱……”许三一惊,硬着头皮说:“行,你把借据拿来吧。”

黄二皮一怔,勉强笑着道:“许三老弟,咱们当时可没写借据啊。”许三也是一怔,听他这么一说,有点底气了:“哪儿的话,我借钱向来都写借据的呀!没有借据,这、这说不通嘛!”

黄二皮脸色红了又白,犹豫着从怀里摸出一张纸:“借据……在、在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状元唱戏
明朝时期,浙江一个戏班子里有一位小生,在一次演出时,表演真切动情,得到一位中年男子的赞赏。中年男子悄悄将那位小生请到自己家里,酒菜款待,并询问起表演的秘诀,那小生话未出口,就痛哭流泪,慢慢道出自己的悲惨遭遇……小生说,自己原本是一位读书人,

0评论2024-01-2349

破损的借据
王老汉早年丧妻,为了不给城里的儿女们添麻烦,他独自一人住在乡下。这天,王老汉去赶集,将家里喂的大肥猪卖了。回家的路上,他被堂兄的儿子二癞子拦住了。这个二癞子,整天就知道赌钱,是个人人提起都摇头的主儿。二癞子着急地说:“叔,前几天,我找人弄了

0评论2024-01-2244

糊涂县官判糊涂案
话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省南郑有个叫郗家营的庄子,住着一个叫郗利娃六十多岁的老汉。这一年春天,正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郗老汉家没粮断顿了,又赶上儿媳要生孩子,可真是难上加难。实在没有办法,郗老汉只好硬着头皮去求庄上的地主刘员外借粮。到了刘员外

0评论2024-01-2246

紫乌
染坊的小老板经不住诱惑,染赌上身,输光钱不说,还赔上了漂亮媳妇。后悔的时候,一切晚矣!早先,辽东镇有个开染坊的叫叶青。叶青不但活计做得好,媳妇紫乌长得更是如花似玉,尤其那一头瀑布般飘逸的长发,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染坊对面有个六和酒楼,掌柜刘恒

0评论2024-01-2034

家和为贵
宋绍兴年间,吴兴城的大富翁莫百万,年老体衰,一命归西,正在家中停柩发丧。人称五虎兄弟的宋礼、张朝、牛三、周丙、王瘪子之流,认为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密谋挑起莫百万的私生子和莫家的遗产争夺,想从中大捞一笔。 当下,五虎兄弟兴冲冲地直奔莫百万私生子

0评论2024-01-1952

真假借据
清朝福建永安县有个叫赵前的知县,刚上任第三天,当地富户张大昆就来告状。张大昆有地数十顷,开着三个杂货店,他告穷小子李小山借钱不还。 公堂上,张大昆把李小山两次借钱的情况讲了个明明白白:一次是乾隆三年腊月,一次是乾隆四年五月。赵知县问有何证据

0评论2024-01-1938

恶报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特奸恶作良图。恶人,自有恶来报! 一、能人马拉套 唐县城西门城墙根,住着一个跑单帮的生意人。这人名叫马拉套,行走江湖,见多识广,经常做一些空手套白狼的买卖。而且无一失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妙手空空。也是艺高人胆大,到了后来,

0评论2024-01-1950

布兰特的故事
故事1孔雀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个坏孩子叫“布兰特”。 这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绚丽多彩的鲜花主宰了大地,你根本看不到边,如宇宙般浩瀚;微风轻抚着,就会出现美丽动人的波浪。 如果你身处此境,大概就会被花海所

0评论2024-01-1953

愿变父亲
从前,有一个坏心眼的富翁,仗着自己有钱,总是想耍威风、欺压穷人。谁家跟他借了钱,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抬高利息,逼得人家倾家荡产。有一次,他忽然觉得光攒钱也没什么意思了,他想瞧一瞧人家在他面前卑躬屈膝,丧失尊严,低声下气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他眼珠

0评论2024-01-1842

还不清的债
有一个富翁,年纪大了,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回顾一生,想想有什么未了之事,忽然想到在保险柜里,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的借据。这些钱已经借出多年,那些亲友依然贫困。为让子孙避免日后的困扰,富翁决定在临终前,自己处理这批债务。他约集了所有欠债的亲

0评论2024-01-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