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评价元好问此人?元好问到底属于哪国人

2024-01-22 12:32380

人物档案

姓名:元好问

字:裕之

号:遗山、遗山先生

国家:金国

民族:汉族(鲜卑后裔)

出生地:太原秀容

出生时间:1190年

去世时间:1257年

职业: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

信仰:道学

主要成就:创作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代表作品:《遗山文集》四十卷、《遗山乐府》五卷、《续夷坚志》四卷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被称为一代文宗。

元好问是个有实才的人,说他学富五车也不为过。他幼年之时就十分聪慧,七岁的时候就可以作诗,十一岁的时候因为学识受到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

元好问是个忠君爱国之人,他生活的年代是在金朝,同时也在金朝科举入仕,成为一方长官。所以他所忠于的国君是金国的君主,忠于的国家是金国。

许多历史资料介绍元好问,说他是金末元初人。这点没错,元好问生活的时代的确是金末元初。但关键是因为这样一个介绍,许多人分不清元好问到底属于哪个国家的。从元好问本人的内心情感归属来看,他是金国人。他不仅在金国为官,同时也并不喜爱后来推翻金国的元国。

元世祖忽必烈是个爱才之人,元好问的学识为他所赏识。忽必烈曾经明确表示,希望元好问能入元朝为官,但是元好问毫不犹豫的便拒绝了。从这点来看,元好问心中根本没有将自己归属到元国人中,一直讲自己放在金国人的位置。

元朝攻破金国都城,金国灭亡,元好问也被囚禁,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一直到后来元好问与一些蒙古汉族将军交好,才稍微有了些自由。元好问因为憎恨奸臣误国,痛心国家的灭亡,决定以诗记史,开始收集金国历代官员君主所作诗歌,并将其汇编成册。同时元好问自己也是一个产量很高,质量也很不错的诗人。所以元好问才能得史学家和文学家的美誉。

元好问文学地位的奠定,在于他的诗词。特别是在金国灭亡之后,元好问所作的丧乱诗,更是他的招牌。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元好问的丧乱诗,从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的真挚性来看,是杜甫以来少有的。

元好问留下词377首,他也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元好问留下的诗词,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抒怀、咏史、山水、田园、言情、咏物、赠别、酬答、吊古伤时,无不涉及。

元代文学家徐世隆评价元好问,言: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 元好问有哪些作品?
自古以来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词,但最为脍炙人口的,却莫过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所作的。其实,写出这句话的人,名叫元好问,金朝末年人士,写下这千古绝句时年仅十六岁,他之所以

0评论2024-01-2347

一代文宗元好问的故事 元好问的诗词
元好问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是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交接之际的代表作,被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无一不精。元好问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历史学家,以诗歌记史,为研究金朝历史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金章宗明昌元年,元好出生在忻州农村一

0评论2024-01-2251

元好问是谁?元好问是怎么死的?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之时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有一代文宗的美称,时人推其为文坛盟主。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金元两国交接之际,在文学上承上启下的桥梁,所以被北方文雄。元好问诞生在忻州农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0评论2024-01-2246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的师傅是谁?白朴的代
人物档案姓名:白朴别名:白恒、白仁甫、白太素、白兰谷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金末元初出生地:山西河曲一带去世时间:约1306年信仰:道家职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代表作品:《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月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白朴是元朝

0评论2024-01-2243

元曲四大家白朴简介 白朴是怎么死的?
白家早年是官僚士大夫家庭,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宣宗三年进士,后官至枢密院原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做过县令,叔父尽管早逝,且也颇有闻名。生在这样的家庭,过的应该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上进之人以后与祖辈一样高中进士,此后进入仕途。若是悠闲的

0评论2024-01-2234

县令设宴断案
金朝时,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他上任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这天一大早,有人前来告状。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状纸上写道: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

0评论2024-0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