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高唐民间故事:古槐知恩

2024-01-22 12:08530

高唐东门外有一棵古槐,古槐胸围九尺三寸,身高14米有余,遮荫近60平方米。每年从立冬到第二年的清明之间,每到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在此树下或在附近人家的住房内,静下心来,总能听到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还可呜呜咽咽、忽高忽低、或促或缓的成群联片的众多成人的低声哭泣,声高时可辨出捶胸顿足之状,声隐时可随之有抽噎屈闷之感。至今已哭泣了七百二十多年了。任何无耳者只要在上述之时之地,均能听到这悲戚的声息从古槐上下传出。这并非梦幻,亦非错觉。

古槐为何这样长期悲鸣?这要追溯到七百二十多年前发生在高唐驿站的一段往事。

高唐地处南来北往交通要冲,驿站设在北关街的东侧。来往信使、钦差、官员在此换马或暂住。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北风劲吹,落叶满街。官道上有队员军号衣的骑兵拖着一股黄尘由南疾驰而至,停在驿站门前。其对前后的号衣官兵,将队中间那位须髯长蓄但不蓬头垢面、头发花白却不露衰相、面容憔悴仍气宇轩昂,身着宋朝官袍、年约四十余岁的男子扶下马鞍。从双方的态度可见:是长途押解。虽不戴刑具,囚犯是文天祥,在南宋官拜丞相加少保,后封信国公。率宋军与元兵战于潮阳,溃败后被元所俘。他写有著名的《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警句便出自于此。风尘中的这队官兵边是押解文天祥北上赴京的元军人马。他们早晨由东阿县出发,至高唐时已是黄昏,欲在驿站住宿。

文天祥下得马来,活动一下手脚只见高唐驿站小门小户,乃是借一家临街客店改建而成。门前路边一字排开植有六棵国槐,北边的五棵因车碰马啃枝干早成鹿角,已是生气无有的拴马桩了。南边一棵最小,身如锄柄,高不过丈,叶已落光,不知何故已被连根拔起,歪在一旁,命在旦夕。

文天祥进入驿站之后,一刻未停,路尘未掸,不顾身劳身疲,趁钦差去吃饭之机,从驿站借的撅锨,在差人的跟随下来到街上,小心的将这棵国槐重新栽好,并以碎砖围起护栏,浇上井水后才回驿站吃晚饭。自命难保的文天祥,尽自己所能保护了一棵小树的生命。

夜过子时,文天祥仍端坐在烛焰跳动的桌旁,注视着自己忽长忽短、摇晃不定的身影,思绪万千:大好的河山……坎坷的人生……为宋朝的败灭而愁,为失去报国的机会而忧,为国为民决心赴难……低吟几句后便索纸提笔一会而就,写成了《夜宿高唐州》诗。诗云:

早发东阿县,暮宿高唐州。

哲人达机微,志士怀隐忧。

山河已历历,天地空悠悠。

孤馆一夜宿,北风吹白头。

天明起程,继续北上。祥兴二年底,到达北京。元世祖或逼或劝,或刑或诱,历时三年,文天祥始终未屈,坚不降元。于元世祖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深秋就义。

文天祥一腔爱国鲜血化为碧水永照千秋。他在高唐扶植的那棵国槐便成了高唐人寄托对其思念的载体。天旱时有人浇水,春秋季有人施肥,再无人以其拴马,更无人采叶折枝,在格外的照顾中根深叶茂地长了起来。每年的春节、清明更有不少人特意前来守着这棵树站一会儿。

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流逝,槐树逐渐长大了,但人们对文天祥的思念却没因时空渐远而冷漠。专注的思念插上想象的翅膀,与变化的环境多次印证的结果往往出现奇迹:“古槐哭泣了”,“古槐永记救命之恩。为文天祥被害而屈、而悲、真能听到哭声。“

原来,槐树东临两丈多深的排水沟头。此沟呈喇叭状向东扩展开来与天齐庙湾成为一体,向西逐渐缩小进入槐树下一个高宽各两米有余的砖砌拱形涵洞。涵洞在地下穿过北关大街直连东城门外北侧的护城河。这特殊的地形遇有东或北的风向时,空气由无遮拦的天齐庙湾水面吹向涵洞,气流由广路进入窄口,在涵洞口便发出响声,再加上洞内会声,便成嗡嗡哄哄的声响;遇有南、西风向时气流由护城河入涵洞,同样产生低闷的回声。这便是来自古槐树下的哭泣。此声常年存在,只因太低太弱不会轻易听到,只有与来自古槐树上的声音和二为一时才会听到。

立冬之后,正是槐叶落光时,秋风吹过无叶的但是密集、多弯、硬抖的枝条时,便会发出比柳哨低沉、比松涛婉转的“呜呜呼呼”的低韵,这便是来自槐书之上的悲鸣。与树下涵洞之声组成超低音合奏,便出现了万众齐咽之效果。

清明之后,槐叶茂盛,有风掠过,叶子翻滚碰撞,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此声盖住了涵洞中发出的声音,所以清明槐树有叶之时,是不能听到“呜咽”之声的;天亮之后直至晚上,人和动物频繁,器物相撞、鸡鸣狗叫、车磙马嘶、人际应答……声响鼎沸,压过了古槐上下发出的所有声音,所以白天是听不到古槐悲鸣的。

这便是人们传说的“风尘未掸救幼树、古槐有灵悼恩人”的故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鲁连妙语驳田巴
鲁连妙语驳田巴齐国有个雄辩的演说家,名字叫田巴。此人生就一张铁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在徂丘、稷下一带发表演说,同人辩论,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他可以把历史上的春秋五霸统统贬斥得一钱不值,把完全不同的东西说成一模一样。那张擅长诡辩术的如簧巧

0评论2024-01-2478

鱼俱罗是谁?隋炀帝为何要杀掉鱼俱罗?
古人认为重瞳乃帝王之相,如果哪个臣子运气不好,生了一副重瞳,那就要小心了,因为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可不会轻易放过你。隋朝名将鱼俱罗就是重瞳子,隋文帝杨坚不介意他异于常人的相貌,但是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可不这样认为,所以鱼俱罗后来的结局才会那么惨

0评论2024-01-2356

入云龙公孙胜的人物结局
姓名:公孙胜  道号:一清先生  绰号:入云龙  星位:天闲星  祖籍:河北蓟州府  武器:松纹古定剑  师父:罗真人  人物出场:《水浒传》  梁山排名:第四位  职业:军师、道士  职司:掌管机密军师  主要成就:斗法破高廉、消灭田虎

0评论2024-01-2191

老贝别传
顶尖级人物。超吉尼斯大全。名震全球,业余有嗜痂之癖。75壮于25,召妓夜上8人。让世上男子雄风不再,阉臣一般颜面尽失。商纣王瞠乎其后,隋炀帝自愧弗如,司马衷砸了羊车,西门庆纵深跳楼。什么巫山巫峡云雨高唐,简直儿戏,淡到毫无踪影。曹植意淫洛神

0评论2024-01-2047

汤隆探道
宋江率领梁山二十二位头领,八千军马向高唐州进发,攻打高唐救柴进。如何破的高唐城,咋着杀死高俅的弟弟高廉,在民间有个汤隆探道的故事流传着哩。 义军初攻高唐,一连两仗被高廉打得大败。第二仗高廉猛追义军时,被杨林暗射一箭,高廉才带伤退回城内,仗着

0评论2024-01-1839

李逵井的由来
高唐城里老衙门前有一口古井,北宋时候就已挖凿,至今井水清凉甘甜,沁人肺腑。 早年,住在周围的乡亲们,常特意带领儿孙来井打水,让孩子们喝,说是喝了这口井里的水,孩子长大就能做一个像李逵那样豪爽刚直、嫉恶如仇的大丈夫。 原来这眼井和梁山好汉黑旋

0评论2024-01-1829

时迁复仇祭祖
高唐州城外东北隅有个小村庄,唤做一里庄。庄前有座驿站,附近有一个小酒店,本是一里庄的人家时成所开。时成夫妇膝下只有一子,名唤时迁,膂力过人,从小练成了一身好武艺。他对父母十分孝顺。 有一日,时迁因店中没了酒,便到城里去挑酒,小酒店里只剩下时

0评论2024-01-1835

亡戟得矛的故事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

0评论2024-01-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