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生于公元1019年的建昌军南丰,去世于公元1083年,后来迁居到临川。曾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祖父与父亲都是北宋名臣,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曾巩接受了非常系统的儒家教育。加之曾巩个人为人聪明记忆高超,同时也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并以此声名远扬,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大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曾巩本人在策论上十分擅长,成就也很高,他见解特殊,议论新颖,因此还受到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的赏识,将其收入门下。不过因为不擅长考试文章,所以科举之路一直十分坎坷,屡试不第。一直到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考试,注重策论这才得以高中进士。
曾巩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之后,一直尽职尽责,依法执掌,廉洁奉公,受到任地百姓的赞扬。后来因为宋神宗的赏识,被调入京城。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第二年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归乡,不久去世,追谥为文定。
曾巩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同朝为官,都是以文学才识而闻名后世。这两人之间曾经是非常密切的挚友,不过后来逐渐疏远。
公元1037年,十八岁的曾巩随同父亲一同入京。以文会友,与王安石结实,并且很快因为惺惺相惜而成为十分交好的挚友。两个人时常在一起谈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就算不经常会面,也常常书信往来,交往密切。
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曾巩和王安石不考虑各方面因素,纯粹交好的时段。后来曾巩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被欧阳修收入门下,还将王安石推荐给了王安石。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王安石逐渐坐上高位,曾巩和王安石的交情越发淡薄,后来曾巩更是主动疏远王安石。
《宋史曾巩传》记载:(巩)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名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曾巩之所以后来慢慢的疏远了王安石,是因为王安石有足够的勇气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但是在面对自己的过错的时候,却往往吝于改正,于是曾巩不再与王安石深交。
世人认识到增巩这个人,往往都是因为他十分出色的散文。比如说他的《醉心亭记》,就是中学语文要学的一篇课文。曾巩的确是散文大家,但同时他所著的许多诗词都十分出色。只不过因为他的散文太过出众,而导致人们往往只知其散文,诗词却不为人所知了。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南枝》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
霜威莫苦凌持。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攀赏处、宜酒卮。醉捻嗅、幽香更奇。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0评论2024-01-2575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0评论2024-01-2568
见微知著显性情
一叶落而知秋将至,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预知事物的发展,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位哲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0评论2024-01-2582
月夜蝉声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名篇《荷塘月色》,其中有句云:“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上世纪30年代初,有位姓陈的读者写信给他,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大多
0评论2024-01-2592
戏剧人生
戏剧人生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宋神宗熙宁二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择日拜相。上台后,他推行新法,但处处遭到保守派的抵制,并对他施加压力,迫使宋神宗于熙宁七年将他辞退。但到了第二年,又再度请他出山,
0评论2024-01-2459
不清算政敌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了“熙宁变法”的大幕。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便是其中之一。他常与王安石在神宗面前激烈争辩,原本私交甚笃的两人成了政敌。神宗希望司马光出任枢密副使支持变法,被断然拒绝。随后,司马光连上5
0评论2024-01-2458
西塘先生郑侠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郑侠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同时也和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郑侠与许多书生不同的是,在他还没有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受到王安石的赞扬。等到后来进士及第后,更是受到王安石的提拔。当时王安石受宋神宗重用主持变法,提拔了许多人才。郑侠是
0评论2024-01-2458
北宋诗人郑侠简介 郑侠人物结局?
郑侠是北宋时期诗人,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郑翚曾任江宁酒税监。郑侠是在北宋嘉祐四年,出生在这个清贫家庭的。在现代一个小官家庭,怎么也是小康层面,怎么郑家就清贫了呢?这不是乱说的,首先当时的整个社会发展就不能与现代可比。酒税监职位低微
0评论2024-01-2470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
王安礼是北宋政治家和诗人,是著名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弟弟,与王安国、王雱二人合称临川三王。北宋嘉祐六年,王安礼高中进士,最开始进入河东路唐介门下为幕僚。在西夏军队进攻北宋边境的时候,阻止了河东璇抚使韩绛集结四万百姓防守的打算,改而劝说
0评论2024-01-2460
“临川三王”王雱简介 王雱的故事 王雱代
王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为临川三王。人物档案姓名:王雱别称:临川伯字号:元泽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抚州临川出生时间:1044年去世时间:1076年主要作
0评论2024-0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