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

2024-01-24 09:58500

王安礼是北宋政治家和诗人,是著名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弟弟,与王安国、王雱二人合称临川三王。

北宋嘉祐六年,王安礼高中进士,最开始进入河东路唐介门下为幕僚。在西夏军队进攻北宋边境的时候,阻止了河东璇抚使韩绛集结四万百姓防守的打算,改而劝说大帅吕公弼调精兵前来迎敌,不仅抵挡住了西夏军队的入侵,同时也使得丝毫不同武事的四万百姓没有白白送命。

此事之后,吕公弼十分欣赏王安礼,将这件事情如实的汇报给朝廷,使得王安礼得到宋神宗的欣赏。宋神宗后来授命王安礼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王安礼是个敢于直谏,不畏权贵的人,同时也并不因为血缘亲情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立场。王安礼在朝为官的时候,哥哥王安石也一样受到重用。那个时候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成为宰相,主持变法事宜,这就是历史著名的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

作为王安石弟弟的王安礼并没有因为哥哥的关系,就支持变法,好借助哥哥的权利升到高位。他本人并不赞成变法,对于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事宜进行反对。他坚定的站在了哥哥的对立面,反对王安石变法。

元丰二年的时候,同样反对变法的苏轼,被一些变法派人士攻击,最终受到弹劾指控,被捉拿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王安礼得知此事后,当即入宫觐见。他从容面君,对宋神宗说:自古有气量的君主,不以言语定人罪,今一旦将苏轼逮狱加罪,恐后人要说陛下不能容才。在王安礼和其他一些大臣的共同劝说下,苏轼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只是受到贬谪。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担任开封致知府的时候,执法严明,以善于肚腩出名。当时有滞讼不得其情及剖决具案而未论者几万人,王安礼接手之后,日夜加班,明察暗访,收集证据,将案情一一理清楚。

案子中有许多事权贵犯下的事情,上一任开封知府不敢处置,于是就全都压了下来。王安礼不畏强权。秉公执法,不管罪犯是谁,都敢于明断案情。在他的努力下,积攒的案件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审理清楚,致使囚系皆空,并将结果公布于府前。

有辽国使臣看见了,对他大家赞誉,宋神宗听说后也称赞王安礼,特给他官升一级,以资奖励。

据说王安礼在任职期间,曾经受到一封匿名信,告京城的一个富翁,说此人家不仅屯大量兵器,而且还豢养士兵,与许多权贵联系紧密,企图造反。

造反这事儿可不小,王安礼接到这封信之后,本来十分重视。但是信中主角他也有过往来,认为他老实本分,不像是企图造反的人。又看见信中言语刻薄,对富户多有侮辱之词,许多罪名也只是列举出来,并没有证据,王安礼将其当作是一个诬告事件,未多加理会。

王安礼没怎么在意,却没有料到没过多久,京中居然到处在流传富户造反的事情。后来还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诏令开封府彻底清查此事。于是王安礼奉命出动,彻查此事。

官兵来到富户家中,翻箱倒柜,富户十分惊恐。然而块把家中翻个底朝天,仍然没有找出任何谋反的证据。

王安礼于是问富户平日里是否得罪了什么人?富户老实本分,与人只有交好,没有结仇的份,他表示想不出自己与谁有过恩怨。

王安礼让他好好回忆,富户才突然想起,前几天有一个靠写讼状谋生的马生来借债,因为手中没有现钱,于是就没有借给他。王安礼一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为了避免非议,他先将富户押往牢狱。第二天将马生传来,表示听闻他写的一手好字,请他帮个忙。这里有几本案卷,因书吏生病,上面催得紧,能否请你帮忙抄一下?

马生受宠若惊,没有多想,连连点头答应。

等到马生将案卷抄好后,王安礼拿来一旁的匿名信一对比,笔迹出自一人之手。当即将马生擒获,证据确凿,马生只能认罪,此案告破。

元丰四年,王安礼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副相),参与执政议事。后来因为多次劝阻宋神宗攻打西夏而手打御史弹劾,出知江宁府。元佑中,加资政院学士,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绍圣二年任太原知府时去世,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0评论2024-01-2560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0评论2024-01-2564

见微知著显性情
一叶落而知秋将至,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预知事物的发展,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位哲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0评论2024-01-2577

月夜蝉声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名篇《荷塘月色》,其中有句云:“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上世纪30年代初,有位姓陈的读者写信给他,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大多

0评论2024-01-2587

分你一半炒青菜
一次,著名作家王安忆到外地出差,到达目的地时刚好是午饭时间,她便走进一家小餐馆点了份炒饭。不一会儿,餐馆里走进一位满脸病容的老妇人,她点了炒青菜和豆腐汤。菜端上来后,老妇人突然求助似的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我把青菜分给你一半,好吗?”说这话

0评论2024-01-2458

戏剧人生
戏剧人生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宋神宗熙宁二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择日拜相。上台后,他推行新法,但处处遭到保守派的抵制,并对他施加压力,迫使宋神宗于熙宁七年将他辞退。但到了第二年,又再度请他出山,

0评论2024-01-2454

不清算政敌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了“熙宁变法”的大幕。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便是其中之一。他常与王安石在神宗面前激烈争辩,原本私交甚笃的两人成了政敌。神宗希望司马光出任枢密副使支持变法,被断然拒绝。随后,司马光连上5

0评论2024-01-2453

西塘先生郑侠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郑侠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同时也和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郑侠与许多书生不同的是,在他还没有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受到王安石的赞扬。等到后来进士及第后,更是受到王安石的提拔。当时王安石受宋神宗重用主持变法,提拔了许多人才。郑侠是

0评论2024-01-2454

北宋诗人郑侠简介 郑侠人物结局?
郑侠是北宋时期诗人,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郑翚曾任江宁酒税监。郑侠是在北宋嘉祐四年,出生在这个清贫家庭的。在现代一个小官家庭,怎么也是小康层面,怎么郑家就清贫了呢?这不是乱说的,首先当时的整个社会发展就不能与现代可比。酒税监职位低微

0评论2024-01-2458

“临川三王”王雱简介 王雱的故事 王雱代
王雱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为临川三王。人物档案姓名:王雱别称:临川伯字号:元泽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抚州临川出生时间:1044年去世时间:1076年主要作

0评论2024-0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