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尘封77年的爱情

2024-01-22 07:43430

一见钟情

电话里,张淑英老人的声音清脆,一口重庆口音的普通话中,依稀还有浓浓的虾油味。

1935年春天,经人介绍,母亲陪她到福州西湖与一个年轻军官相亲。去之前,她不太乐意,因为以前见过的军官都比较凶。可初次与这位年轻军官见面,她立刻就被对方打动了。

“1米75左右的个子,长得高大却很温柔。”老人说,“他问我会不会写字。我回答会的。没想到,他真拿出纸笔来,我便写了‘洋头口’3个字,他看了赞不绝口。”

这位年轻的军官便是来自重庆荣昌、黄埔军校六期的毕业生钟崇鑫。

订婚一个月后,两人在福州举办了婚礼,宾客有10来桌,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新娘子弄到了西式、白色的长头纱,“姐妹们都羡慕我好有福气,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

新婚宴尔

老人的原名叫张秀珍,“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便给我改成了‘张淑英’”。

1935年,农历八月,钟崇鑫随部调往南京,张淑英也随之前往。

从结婚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我‘阿妹’。”张淑英说,“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我,还鼓励我多学文化知识,而且还不让我洗衣服。”不过,他不喜欢妻子化妆和穿颜色艳丽的旗袍,“他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随部调往上海奔赴抗日战场。两人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分别时,他突然从背后跑上来抱住了我。”老人回忆,“他流泪了,说,阿妹,我一定会回来的。”

“他说现在他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我。他还叫我不要担心,照顾好自己。”张淑英说。这通电话过后,她和婆婆随着西迁的百姓,一路从武汉到了丈夫的老家重庆。

“我相信,只要他活着,他一定会回来找我的。”张淑英说。

用一生等待

来到重庆后,张淑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傻了,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一年又一年,我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

每年,她都会写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都没有回应。直到1944年,在街上,她突然遇见了钟崇鑫的战友方维鑫。方维鑫帮忙联系军长后,收到了一封回信:“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读完信后,张淑英感到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苦苦等待7年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噩耗。第二年,婆婆也病逝了,她只好回去找父母和弟弟。

抚恤令收到了,但张淑英还想知道一件事:在1937年的那个寒冷的冬天,丈夫是怎样殉国的?

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父母和弟弟去了台湾,张淑英却选择留下,“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都要守在这里。”

终于找到你

1949年,经人介绍,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两儿一女。“自清对我很好,但崇鑫是我的初恋,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他,他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了。我知道他阵亡后,就一直想知道他的灵位放在哪里。可为了现在的家庭,我一直不敢说出这段往事,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张淑英说,直到1988年,她才将这个心愿告诉孩子们。

可他的灵位在哪里呢?

2014年9月中旬,苦苦寻找了钟崇鑫灵位多年的张淑英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芳菲的电话。没想到,当晚10时许,台湾志愿者便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我这辈子只痛哭过3次,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

新婚宴尔她送他上前线,7年后得知他战死,她一路哭着回家。70年后拿着与爱人的合照,又流泪了,她说是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93岁的她来到他的灵前,这是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泪。

从此再不分别

让张淑英感动的是,志愿者还将老人和钟崇鑫的照片合成一张合影送给她。

老人在飞机上,就像一个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直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嘴唇边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这样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一起陪同前往的志愿者芳菲也被打动了。

在台湾7天的时间里,张淑英3次祭拜钟崇鑫。抵达台北的当天,老人就来到忠烈祠,他的灵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个,“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张淑英说。

第二天,老人又去了忠烈祠,“能多看他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她的爱战胜时间抵住流年
他是哲学界巨擘,为了“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他在白色恐怖中以一支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终遭迫害。在他不幸人生中唯一幸运的是遇到她,那个为爱永葆热情的女子。她像一阵风,吹醒了梦中的呢喃1945年10月的一天,夏君璐打开位于重庆黄桷

0评论2024-01-2570

坐拥40位娇妻美妾的民国牛人
在武夫当国的民国年间,军阀中妻妾成群者不在少数。那么谁的姨太太最多呢?是川军将领范绍增。他的姨太太多达四十位,可谓旷古奇闻。不过,范绍增风流而不下流,对姨太太们很讲感情,不像军阀张宗昌、杨森之流经常强暴良家女子,且不把姨太太们当人看。提起范

0评论2024-01-25152

我的父亲罗家伦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北大的罗家伦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

0评论2024-01-2567

全球制造网的故事
当我们在人生最黑暗无助的时候,经常能够听到许许多多让我们放弃的声音,这些声音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就是有100个理由要我们放弃,我们也要找到第!01个坚持的理由,因为只要有一个理由让我们坚持下去,我们就一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吴限大学毕业后,先

0评论2024-01-2567

金融家康心如
金融家康心如1890年冬天,康心如出生在四川绵阳。当时,他的父亲正从陕西前往四川彭山县去做县知事,一家人乘着一辆马车,沿着驿道奔驰。就在经过绵阳小镇的那一天,这个家庭中又增添了第二个儿子。父亲自然很高兴。但是他绝没想到,就是这个孩子,日后会

0评论2024-01-2470

中国船王卢作孚
中国船王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北门外杨柳街曾家祠堂的一户贫苦人家。他的父亲卢茂林为了养家糊口,长年累月在外面贩卖麻布,被当地人称作“卢麻布”。尽管父母辛辛苦苦,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卢作孚从小就酷爱学习,很想

0评论2024-01-2469

猪鬃大王古耕虞
猪鬃大王古耕虞20世纪初,古耕虞出生在四川重庆。他的叔祖父古绥之,当时已在重庆开设了正顺德、同茂丰两家山货店,除了经营当地的土特产外,主要的业务是经营猪鬃买卖。他的“牛”牌猪鬃小有名气。古耕虞的父亲古槐青,年轻时曾梦想考科举,中状元,辛亥革

0评论2024-01-2459

天作之合的爱情
因戏结缘1934年,在一个堂会上,20岁的朱家登台演出,他从小跟着祖母看戏,兴趣渐浓时便钻研进去,多年下来,竟也赢得方家赞誉,即便是和专业演员一起表演,也丝毫不逊色。三出戏演完了,朱家毫不费力,游刃有余。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台下看戏的亲朋好友

0评论2024-01-2478

丑丑和小丑
丑丑和小丑作者:李春林小丑大,丑丑小。他们出生在一个村里,从穿开裆裤玩起。搓泥巴,捏娃娃;钻草垛,捉迷藏;取鸟窝,钓青蛙;挖蚯蚓,抓蟋蟀;捅蜂巢,偷西瓜。你有吃的就有我一口,我有吃的就有你一口,从来没有红过脸。正因为他们的名字取的相近,

0评论2024-01-2452

许多事在成功之前看起来都是那么不可能
许多事在成功之前看起来都是那么不可能一一次看到一个网络作家写她的写作经历。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在餐厅当服务员,一段时间后觉得打工没有前途,就开始写作。没有顾客的时候,在面前放一本菜单,假装是在研究菜单,然后赶紧偷偷写一段。她没有电脑,下班

0评论2024-01-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