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难忘的农民形象

2024-01-22 07:29340

短暂的人生,有些人,有些事,会随风而逝淡忘得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但下乡那几年的知青生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结下的情,却刀刻般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然后,每当遇上那些憨厚,朴实的农民,很自然就想到在农村那些关心爱护我们的农民,难忘的农民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已根深蒂固。

农民大多老实巴交,诚信善良的,他们耿直,热情,好客,朴实。和农民交往就像饮一杯陈年老酒,芳香醇厚,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刚来农村素不相识,是农民给我们送来蔬菜咸菜,没有油吃是他们把陈年的腊猪油块给我,是他们手把手教会了我农活儿。

农民心实,他们是最不善于使用诡计和心机的,十个农民,大约有七八个是直来直去之人。余下的那两三个看上去有些转弯抹角的样子,其实骨子里还是实在人。对于心实,在成里人看来与傻,笨,愚差不多,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心里一点也不设防,真是土老帽,我总觉得,农民办事总是实心实意,从不藏奸耍滑,这大概是农民的职业特点,农民公正事实求是.在下乡参加劳动,你表现好,他绝不会说你表现不好,不像我们有些都市人势利眼,对人的评价,跟自己的得势利益结合起来。

农民厚道,懂得感恩,他们坚守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信条,在农村,你帮了农民,哪怕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是举手之劳,他们也会真心真意地感谢你,甚至记住你一辈子,这种品性是源自他们淳朴,善良,厚道的心灵。我在乡下学了一点医药知识。偶然给农民们提供点药品,医治一些常见的毛病,农民们不会忘记我的好处,每年杀过年猪排着轮子请我,那份真情不提了。

农民天生乐观和达,一副穷戏乐。一大早,在生产队长急促的哨声和催嚷的叫喊中,社员们扛着农具拉开各自的篱笆院门走了出来,顶着一片熹微的曙色和晓风残月匆匆地出工了。男人边走边揉眼睛打呵欠,女人头都没顾上梳。也有年轻妇人临行前草草地喂了娃儿奶水,出门了衣衫还没收拾好,晨风一吹便有半个白生生的奶子露将出来,让男人回头看见,就骂:“你慌个鬼啊!露在外面好看嗦?”女人不依,就嘻笑着跟男人顶嘴:“有啥不好看的?不好看你咋一天都离不得?”男就就没好气地骂娘。女人也恼,走上前嘻笑着说:“你嘴头干净点哈,我嫁给你了,我妈没嫁给你哈。”

到了地头,一般都按先后顺序依次摆开;但也有男人并不急于下田。假意抱了锄头在田埂上卷烟,点火,实则在等与他暗暗相好的女人,那女人一到,撩起毛乎乎的桃花眼瞟他一下,男人就赶紧过去紧挨着女人下了地。倒不是为了在劳动中两人好说话,或者能更好地亲呢?而是便于男人把自己碎上的面积扩宽点,让女人少费力气,一切尽在不言中。乡村里的许多男女野情,就是如此这般在劳动中积累,孕育,成熟。

收工了,你看,那群婆娘正玩得高兴,她们绝不会放过的,对她们爱使坏不怀好意的男人,她们装作没事一样向那些男人靠去,然后互相丢个眼色,齐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那些男人按翻在谷草堆里,拉手的拉手,抬脚的抬脚,给他们“筛糠,”在他们身上使劲地捶打。这正是男人们渴求的,他们趁机放开了手脚,在女人们身上乱捏乱摸,遂了平时就潜藏在心底那凯觎的欲望,热烘烘撩人心性的谷草清香中,即时充满了一种暖昧的男女之间的野性气息。

同农民交往确实是一件幸福,甜美的事情,每当我看到一些人拿农民开涮而获得噱头的时候,心中便有一种酸楚的感觉。当然农民也有其弱点,但拿农民弱点做文章,找乐趣太不应该。

当年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所在生产队的刘队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我心中农民形象的缩影。记忆中的刘队长,共产党员,年龄五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左右,胖墩墩的身材十分壮实。他皮肤黝黑、“国”字大脸,宽宽的额头上如雕塑般镌刻着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浓眉大眼、鼻梁微塌,脸上常挂着憨厚朴实的笑容。他经常穿一件阴丹士林蓝对襟衫、一条青色大腰“三操”裤、一双千层底黑色灯心绒松紧鞋、头上缠着大巴山最流行的白色汗帕。他嘴里常常含着一根叶子烟杆不停地扒拉着,那双长满老茧蒲扇般的大手似乎从没停歇过,浑身透着山里人的勤劳、干练和精明。他在生产队具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社员们打心眼儿里佩服他,他的确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生产队长。

刘队长文化程度不高,但记忆力超群,且善于总结和思考。他对所有的农事季节都烂熟于心,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割,他都成竹在胸。我在那里插队两年多,好象所有的作物都在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错过了灾害性天气,获得了丰收,工分值明显高于周边生产队,所以他安排的农活就连“老把式”也提不出什么异议。刘队长对犁田磨坎、栽秧搭谷所有的农活无一不精通,加上他力大无比,据说年轻时能从几十里外的煤矿一次背两百多斤煤炭,所以面对调皮捣蛋者说“不”时,他治理的办法非常简单,“你不行就站开,让我来”,身体力行是最具震撼的力量,你不服也得服。

刘队长心灵手巧,吃苦耐劳。他编的撮箕、竹筐总比别人编的细致光鲜;他砌的石坎总比别人砌的整齐、结实、耐看。他当年亲自指挥、亲自设计并亲手建成的“大寨田”,直到现在仍是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我脑海里经常浮现万伯伯当年在大寨田工地竖着大拇指、眯着一只眼目测田坎走向和预留机耕道的情形。可以说他在三十多年前就为实施农业机械化预留了空间、创造了条件。刘队长在家里也是顶梁柱,加上他堂客勤劳能干和精打细算,在那普遍缺吃少穿的年代,他们家过得和谐而殷实。在我的印象中,刘队长家自留地出产的洋芋只要半个就可以炒一大堆尖碗;一兜白菜、青菜就有七八斤;他家的猪圈里总喂着七八头大小肥猪,母猪每抱下的猪仔又多又壮,用来喂猪的牛皮菜在盛产的季节,好象总也收不完,每年至少要杀三头肥猪,最小的也有二百多斤,一年不下千斤肉。

在刘队长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六个女儿除幺女尚在襁褓中、小五还小外,四个女儿在教书、念书之余,总要参加队里的劳动或上山放羊、打猪草、拾柴禾,回家还要帮助母亲挑水、洗衣、煮饭、喂猪,料理自留地,我就很少见她们有清闲的时候,赶场都极少。他们家总是收拾得整整洁洁,全家人总是穿得干干净净。

刘队长热情好客,绝无做作。不论是大队的、公社的、区公所的还是县里的,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不论是公干还是私访,他都一律热情招待,所以经常家里总是迎来送往,宾客盈门。当然这样的招待,一顿也不会拉下我。刘队长对我慈爱有加,他常对客人说:“我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然后指着我:“这是我的儿子”。我插队两年多,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是他第一个帮我解决;我不会做的农活,总是他手把手地教我;他还鼓励我加入共产党,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可以说刘队长对我的关怀无处不在、无时不刻、无微不至。我庆幸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刘队长及其全家,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恩情。

时光啊,你流走了年少的浮躁,剩下来的是浓得化不开对农民的情结;岁月啊,如歌的岁月是磨不掉对农民的不了情。难忘啊,可歌可泣的农民形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瓦岗军开仓分粮
瓦岗军首领翟让,本来是东郡的一个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打进牢监,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同情他,跟他说:“我看你是条好汉,怎么能在牢里等死呢。”一天夜里,狱吏偷偷地砸了镣铐,打开牢门,把翟让放了。翟让逃出了牢监,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招集了

0评论2024-01-2576

冲天大将军黄巢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音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

0评论2024-01-2598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

0评论2024-01-2575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

0评论2024-01-2580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72

揭秘:朱德为什么身经百战却身无片伤
打游击的专家朱德是打游击的专家,在不断的实践中,他总结出“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一套与众不同的战法。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朱德身强力壮,所以能和士兵们一起生活,与他们密切接触,从而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朱

0评论2024-01-2577

辛弃疾:脉脉此情谁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长沙城那条有名的营盘路,俨然一条现代都市繁华的街道,却立着一尊辛弃疾的塑像,看上去自是英武

0评论2024-01-2591

陈锡文: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一4年前我采访陈锡文的时候,他说,中国农村的水利设施,长则七八年,短则三五年,会出现全面的崩溃。现在的局面我们都看到了,结果就是今年首次出现夏粮减产。很多人觉得没粮有钱可以买,但陈锡文认为这条路走不通。他说:“1996年年初,我去芝加哥的期

0评论2024-01-2583

全美第一大银行家——贾尼尼
全美第一大银行家——贾尼尼财富档案他只有一张小学文凭,却能用不同的语言跟人打交道;父亲因为一美元的贷款给人打死,他却无息把钱贷给分文不名的贫民。他以一种极不正统的经营方式,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民主,并在法律禁止垄断的空隙间,秘密建成了遍布欧美的

0评论2024-01-2574

商业巨擘西尔斯
商业巨擘西尔斯一开始,西尔斯就把他的主要销售对象放在农民身上。那时,美国农民购买东西大都是到当地普通商店。这些商店效率低,价格高,品种少。因此,如果有一些价廉物美的商品送下乡,就大受农民的欢迎。西尔斯从他转手买卖怀表中得到启发,他便四处打听

0评论2024-01-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