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柿蛾儿

2024-01-22 07:10570

小时侯我最钦敬信赖的人是舅舅。还在总角之年,舅舅告诉我,他和妈妈的家乡在山东沂蒙山区。

从此,在我童稚的梦里,就常常高耸起沂蒙山那峭拔陡峻的山影,林木葳蕤的骄姿。那时,一首“沂蒙山区好地方”的歌儿正唱醉了整个中国。因而和舅舅在一起时,常常缠着他讲述沂蒙山的故事。舅舅讲的最动情的,是一则关于柿蛾儿的故事。

一九四二年,舅舅在八路军鲁南军区当军医。一次反扫荡中,他胸部受伤昏迷在战场,是一位老乡冒着危险救了他,把他藏进山崮深处的洞穴里。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粒米如珠时节,当地又遭受了马子(鲁南山区对土匪韵称谓)和日寇的反复洗劫,为了换取一点儿粮食,那个热心的庄稼汉一连几个月到几百里外的煤窑,在黑漆漆的巷道里背运煤炭。房东大嫂由于自己长期营养不足,在一次送饭上山的路上,腿一软,摔下深崖。人们找到她的尸体时,她手里还握着一捧采集来的柿蛾儿。舅舅伤好后,那老乡用大嫂采集的柿蛾儿掺上苞米面,烙了一包袱煎饼送他上路归队。后来父亲才知道,这些煎饼已倾尽他们家中的全部粮食积蓄,而老乡家中还有一个刚刚蹒跚学步,又失去了母爱的幼儿。

这故事曾深深打动过我混沌初启的心灵。打这后,素色蝴蝶般的柿蛾儿也常常镶满我梦幻的天穹,象一首曼妙乐曲中的清越琶音;令人怡然神往。我无缘品尝柿蛾儿煎饼的滋味,只是臆想到这其中蕴含的情意或许比沂蒙山麓还要绵远;深沉。

来自沂蒙山家乡的乡亲们常常谈起,当时舅舅在极简陋的医疗条件下为许多乡亲治好过病痛。舅舅为群众疗疾治病的事往往被蒙上一种神奇色彩,据说,他曾单独用一味柿蛾儿治愈过一个老大娘的顽固性呕吐。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对舅舅的医术仍铭记不忘。我隐然明晓,是舅舅为乡亲们驱除疾病的热情挽起了这纯真的情结,可是乡亲们却从来提及,他们为解除舅舅的厄难,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前一年,舅舅去世了。他死在手术台上。当时,舅舅所在的医院接受了一例心脏外科病例,病人伴有多种并发症,病势十分危重。这个医院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手术。手术整整进行了十四个小时,病人终于得救了,舅舅却倒在了手术台旁。舅舅死于心源性猝死,他原本有严重的冠心病,那天为抢救病人,他是带着急救药盒参加手术的。当满面泪痕的舅母小心地拭去他额头面颊的汗珠,看见舅舅宽阔面庞上留下的是一种心满意足的宁静,甚至现出欣慰的笑意。

舅舅火化那天,是一个细雨如织的秋日,尽管事先没有通知,可赶来参加遗体告别的却多达数百人。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默默伫立在迷蒙烟雨中,仿佛失去了对料峭秋寒的感觉,每个人面容上都带着失却亲人的真挚哀恸。母亲告诉我,他们大都是舅舅生前的病人,其中多数人连母亲也素昧平生。

在舅舅遽尔逝世后的那些日子里,每当他的家煤气罐空了,马上有人拿去换;粮食尚未告罄,马上有人赶去代购。人们完成这些事的时候,都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神情,甚至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姓。

这意外的变故使我成熟了许多,我恍然明白了舅舅为什么对每一个经治的病人都那样认真负责;为什么直到晚年,还孜孜不倦地研讨学识;为什么在我中学毕业后,他热心地建议我投考医科大学。他心灵上承受着太重太重的感情负荷。

我也明白了他所遗留的那永恒笑容的内涵。能够不辜负众多患者的信赖和期冀,能够在自己病人的真诚悼念中完成人生的回环,对于一个医生,这无异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我终于有幸来到沂蒙山区,来到舅舅讲述的那个山水娟秀的小小村落,是在舅舅去世的五年之后。但是我未能寻访到舅舅讲述的那个家庭的孑遗成员,甚至没有找到那个因救护舅舅而仓猝辞世的大嫂的素冢或一块墓碑。

沂蒙山景色果真像我千度梦回中想像的那样秀婉多姿,旖旎动人。但在片片砖瓦结构的房屋群体中,草顶泥墙的房舍还随处可见。唯独那座三层楼的乡卫生院盖得端庄气派,在大片灰色屋脊的反衬下,像是一座辉煌的宫殿。

我听说,这所卫生院完全是全乡农民集资兴建的。

这些年,人们对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微词颇多,我想听听当地群众对于兴建这所卫生院的真实心理。我走访了一位年迈的村民。老人面上的皱纹重重叠叠;像是一部深刻广博的历史。对于我坦率的询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些大夫护士心甘情愿地厮守在俺这山沟里,为山区老百姓治病疗伤,俺们捐几个钱,给他们把条件搞好点还不是理所应当的!”

我没有继续深问,只感到一种心灵相通的舒泰,一种肝胆相照的激动,一种因被人理解,被人尊重而必欲付出和奉献的冲动。我不禁想起当年舅舅讲述那则经历时的动情神色。或许,正是基于这种情愫,才造就了华佗,张仲景和灿如群星的医界泰斗。

这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又想起了舅舅讲述的那个有关柿蛾儿的故事。

我来到沂蒙山区,已是秋深霜重时节,陪同的同志再三表示遗憾,惋惜我们未能一睹柿子丰收的景观。我依稀记得儿时的课本上,曾把霜后的柿子比喻成鲜红的灯笼。面前,漫山遍野都是密密簇簇的柿林,如果尽数挂满节日灯笼般的柿子,一定是一片使人叹为观止的迷人盛景。

我未因时令错过而嗟惜,而是长久徘徊在柿林里,深情抚弄着一簇簇散落地面的柿蛾儿,心中流转着万种柔情:不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柿蛾儿,不争春华,不避秋肃,一旦承受春的温煦,便回报以甘美的果实,孕育出绚丽的春晖,丰饶的金秋,却甘心默默不为世人所知,把自己留给秋霜寒风而无憾。

我想,我该向每一个同道讲柿蛾儿,柿蛾儿煎饼,和像柿蛾儿一样支持了人民卫生事业的群众。而做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绝不应因自己的失慎、失检,辜负、亵渎了这种纯朴与真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算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算术! 那还是小宝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年级已经学过了加减法,开始学乘法了。小宝的数学学得挺溜儿,一般的题很快就能算出来,而且他挺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计算水平,时常地缠着爸爸、妈妈或叔叔、阿姨给他出数学题。 有一次,小

0评论2024-01-2695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1去年,临近七夕,跟妈打电话叙家常。妈说:“外婆主动提出,想将老房子后面的小菜地推了,挪出地方起一间小平房。”我听到挺诧异。小菜地是外公生前伺弄的,2006年外公去世后,舅姨几人也曾极力劝说外婆,是否将小菜地去掉,作一间小房子改善一下老人的

0评论2024-01-25178

神偷的规矩
从前,有个叫陆桥的读书人,一直没考取个功名,亏了祖上有些家产,他还算衣食无忧。这一天,家里进来个年轻人,一进门就叫陆桥舅舅,把陆桥叫得一愣。年轻人说:“舅舅,你怎么不认识我了?我是你外甥高飞呀!”陆桥想起来了,自己的确有个外甥叫高飞。这个外

0评论2024-01-2573

成语故事(搞笑版)
成语故事●麦东茶闲来无事,和上小学的外甥聊天,他求我给他讲故事,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对话。1.凿壁偷光我:汉朝时,一个少年叫匡衡,他非常好学。因为家里穷,晚上点不起蜡烛,他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用邻居家的烛光看书……外甥:等等,他为什么

0评论2024-01-24126

若不是因为爱你,我怎会连笑都这么像你
1去年,临近七夕,跟妈打电话叙家常。妈说:“外婆主动提出,想将老房子后面的小菜地推了,挪出地方起一间小平房。”我听到挺诧异。小菜地是外公生前伺弄的,2006年外公去世后,舅姨几人也曾极力劝说外婆,是否将小菜地去掉,作一间小房子改善一下老人的

0评论2024-01-2472

放下最笨的亲情
1。不受欢迎的奶奶暑假,奶奶要来了。她还没到,家里就起了硝烟,妈妈和奶奶关系处得很不好,据说当年奶奶相中的是和爸爸同村的姑娘,曾强烈反对父母的婚事,他们结婚时奶奶没给彩礼,连面都没露,之后多年没走动,直到我3岁。母亲常对父亲说:“刘常书,你

0评论2024-01-2461

妻子是微商
一我和妻子都是公司的普通员工,每个月除去房贷也就剩下三千元钱,而这三千多元钱仅够我们在青岛这个城市温饱。妻子一直在说要开始自己的微商之路。我问她:“你平时上班那么忙,有时间做这个吗?”因为妻子在一家私企做策划,工作忙起来就要加班加点。妻子说

0评论2024-01-2455

你看见我舅舅没有
在恩施土家山村,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山深处里,这里与世隔绝,但是人文文化却比较好,谁家教育孩子都用弟子规的标准来教育自家的孩子。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在上个世纪6年代,我家隔壁王二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用《弟子规》的标准来教育的,他的儿子王大

0评论2024-01-2488

多情舅舅单一爱
舅媽并不是大美女和丈夫谈恋爱时,我就知道他有个很厉害的舅舅。舅舅的厉害不仅是指他精明能干、事业有成,更厉害的是,他事事都听老婆的,把老婆照顾得无微不至——舅妈结婚后从没洗过一双袜子,做过一道菜,真正做到了“十指不沾阳春水”。这让我不由得想到

0评论2024-01-2468

发哥的故事
从安哥拉回来,发哥可谓是顺风顺水:先是娶了媳妇搬进了新房,接着调到了集团总部成了一把手的专职司机,还买了私家车,一年以后又喜得龙凤胎。为此发哥的父母特意从寿光赶过来帮发哥带孩子,好在发哥的房子是顶层,上面还有一个阁楼,相当于一个小别墅了,况

0评论2024-01-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