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机关师传奇(2)

2024-01-21 23:41500

在场数万人立刻鸦雀无声,大家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一幕啊!就见那人的脖腔子里一点血都没有,反而又伸出一个头来,谁啊,公输仇!原来,这也是他的一种机关术。要知道他本是楚将军下令征调修皇陵的人,刚才要是露了真面目,还不被当场抓了去?于是他就顶了个木制的假头出来。这假头做得好,粗眉大眼,还能随着人说话做各种表情,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蹊跷来。唯一的破绽就是个子特别高,你想啊,正常人头上再顶个木头脑袋,能不高吗?

公输仇扬声说道:“刘知州施粥捣鬼,死有余辜,但他要是死了,咱们去哪里找被他贪污的赈灾粮?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把粮食交出来!”这话一说,灾民们纷纷点头,都把目光投向了刘知州。

刘知州顿了顿,才说:“粮食我有,但是不在幽州城,请大家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不但有粮,而且一定让大家吃上白米饭。今天大家先喝粥,填填肚子。”这话大家谁也不信,缓兵之计啊,就又都抡起了拳头。

这时鲁师爷站出来了:“刘知州刚才得罪了楚将军,问罪在即,又能跑到哪里去?再说他一家老小都在城里呢,他只有将功折罪一条路。”

这话在理,灾民们慢慢平息了愤怒,又在锅前排起了队。公输仇取出粥锅里的乌木筷子,正要走,刘知州却一把将他拉到僻静处,苦笑着说:“公输先生,你把我害苦了。”公输仇冷笑,心想,你这种发国难财的,还不是咎由自取?刘知州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来,说:“你看看这个,就知道真相了。”

3. 借粮

小布袋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竟然是混有大量沙石的白米。刘知州苦笑:“实不相瞒,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就是这种东西,我给大家熬粥,先要去除沙石,这一除,粮食剩下还不到一半,只够熬薄粥,要是熬厚粥,两天就得断粮。”公输仇奇怪了:“那你刚才怎么不说?”

“因为押粮到这里的正是楚将军!”刘知州愤愤地说,“一定是他在路上混了沙石,然后把粮食扣下,好卖高价。我拿到缺了数的粮食,自然无法赈灾,他正好借机治我的罪,一石二鸟啊!更高明的是,我还无法跟老百姓明讲。刚才的局势你见到了,一旦说出真相,灾民会冲击楚将军的军队,马上就是一场民变。若楚将军派大军镇压灾民,不但幽州的百姓要生灵涂炭,虎视眈眈的匈奴也会趁机挥军南下——老刘我五十有四,一辈子只知道上保国下保民,楚将军吃准了我的心思,所以设了这个局,不怕我不钻啊!”

公输仇听后心里直发冷,好半天才说:“看来,我揭破筷子的机关,是坏了您的事?”

刘知州摇了摇头,道:“你就是不揭破,粮食也吃不了几天,现在只是让时间更紧了。我要做的,就是在三天里找到粮食,让灾民安然度过一个月,一月后就会有第二批赈灾粮到来。”说到这里,刘知州握住了公输仇的手,“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幽州粮行的商老板借粮,你在城里很有威望,咱们一起去吧。”

说起这幽州粮行的商老板,可不是等闲之辈,光粮仓就有九个,在这大灾之年,居然仓仓充盈,足见此人神通广大。若他肯借一部分粮食出来,十万饥民熬过一个月,还真不是难事。两人来到商老板的粮店,只见门口一拉溜站着几十个伙计,个个顶盔贯甲,手执钢刀,不住地往外轰赶挤进来的百姓。

这是怎么回事?两人正疑惑,就见鲁师爷从粮店里愁眉苦脸地走出来,腋下还夹着个布口袋。刘知州连忙喊住他,一问才知道,原来粮店涨价了,一斤白米十两纹银!那年月,一个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十几两银子啊!有的百姓气不过,想冲进去说理,可都被全副武装的伙计赶出来了。

鲁师爷苦着脸说:“我拿出半生积蓄,只买了白米九斤二两。”刘知州看一眼公输仇,吩咐鲁师爷,进去通禀商老板,就说知州来访。

商老板客客气气地请刘知州进了店,眯着小眼听刘知州说完借粮之事,嘿嘿一笑:“本人姓商,在商言商,眼下是十两银子一斤米的行市,我怎会傻得出借粮食?”

鲁师爷看不下去,厉声说:“这是刘知州借你的粮,一州的父母官!”商老板不急不恼道:“事已至此,我就直说了吧,这个店我说了不算,真正老板是楚将军,只要他一张亲笔手令到此,粮食你们白拿都可以。”

这时,一旁的公输仇说话了:“你在十万饥民包围中卖高价,就和坐在火山口上一样,难道不怕众人强抢?到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这话有分量,没想到商老板毫不在意,从身后的笼子里抓出一只信鸽来:“我这信鸽乃是波斯名种,灾民若敢强抢,这信鸽半个时辰即可飞到阴山军营报讯,接信后楚将军的大军飞骑赶到,所谓富贵险中求,我姓商的就是要发这笔国难财!”

话到这儿,就说绝了。刘知州三人闷闷不乐回了府,都是愁眉不展。公输仇思索良久,忽然道:“看来楚将军贪污的粮食,就存在商老板的粮仓里,只有杀掉楚将军,才能敲山震虎,在商老板那里借出粮食。我跟楚将军有灭门之仇,情愿去阴山大营刺杀他,可是怎么才能接近他呢?”

刘知州闻言,忽地跪倒在公输仇面前:“我替幽州十万饥民跪你!接近他没问题,我让鲁师爷随行,就说押解你去面见他,凭你的机关术想必不难成功。楚将军一死,幽州城数我的官衔最高,便能随意调派粮食了。只是,这一趟你凶多吉少了。”

这时鲁师爷开口了:“阴山大营还存有大批军粮,楚将军死后也可以调过来救急,只是需要您的知州印信。若能成功,我们就给您火速传递消息,您这里马上催促商老板开仓赈济,我们同时押解军粮上路,双管齐下,就万无一失了。”

刘知州点头,写了一份放粮公文给鲁师爷,写明:见信如见本官,即刻放粮,数量不限,然后盖上了他的知州大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鲍知州二断灰阑案
元大德年间,绛州知州鲍臻在自家的府衙内边悠闲地哼着小曲,边细细品着小酒。他不时地摇头晃脑,唱至动情之处,还不忘啧啧赞叹一番。让一六品大员如此钟爱,以至于成日地哼唱的,其实便是最近新流行起来的北曲《包待制智勘灰阑记》。鲍臻如此钟爱这曲不是没有

0评论2024-01-2446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生平简介 王安礼匿名谤书
王安礼是北宋政治家和诗人,是著名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弟弟,与王安国、王雱二人合称临川三王。北宋嘉祐六年,王安礼高中进士,最开始进入河东路唐介门下为幕僚。在西夏军队进攻北宋边境的时候,阻止了河东璇抚使韩绛集结四万百姓防守的打算,改而劝说

0评论2024-01-2450

北宋名将张叔夜简介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
张叔夜是北宋时期名将,在金军入侵北宋的时候,火速率二子上京勤王。一直到金军攻破都城他都在浴血抵抗,后来与宋钦宗一道被金军俘虏。押解北上的时候,路过界河殉国而亡。张叔夜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上有在朝为官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张叔夜父亲那辈

0评论2024-01-2454

北宋名臣韩亿简介 韩亿是怎么死的?
韩亿是北宋时期著名大臣,性情稳重,本人端方严谨,工作勤奋,就是在家闲居的时候也未曾懈怠。在为官期间,韩亿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官员小吏在皇帝圣明,天下安定富庶的时候,犯些小错误是值得原谅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私心,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是说

0评论2024-01-2450

北宋名将高继勋简介 高继勋人物结局
高继勋是亳州蒙城人,是忠武军节度使高琼长子,同时也是北宋时期著名将领,时人以神将称之,人物档案姓名:高继勋字号:绍先别称:高康王谥号:穆武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籍贯:亳州蒙城出生时间:959年去世时间:1036年爵位:康王官职:

0评论2024-01-2349

西字脸与狮子皮
《古今谭概》辑录一则逸事。元文宗时,有川知州,面大横阔。时人嘲曰:“裹上头巾后,就成‘西’。”宦官听后,说与皇帝一哂。后来,川知州上殿有所奏。皇帝想起宦官的话,大笑说:“卿所奏不必宣读,朕留览。”退朝后,川知州说:“皇帝很高兴,可見我的奏札

0评论2024-01-2331

夺命童谣
林星站在庭院的花楼栏杆边。看着街头几个小孩拎着昏黄的灯笼,嬉笑着,奔跑着,他们还在唱,“日头落,星星稀,一天又是好光景;日不落,日偏西。无家无口没处栖。”大一点的孩子唱着,跑得快些,后面跟着的个头矮,唱着唱着,拖起了尾音,竟是哭腔了。秫星先

0评论2024-01-2351

如何评价南宋理学家魏了翁?魏了翁代表诗词
魏了翁庆元五年进士及第,出任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后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后来因为上奏反对韩侂胄北伐开边而受到攻击,外放为嘉定知府。史弥远当国之后,不接受史弥远诏命,仍然坚持在地方任职。历任汉州知州、眉州知州、潼川路提点刑狱、遂宁

0评论2024-01-2351

魏了翁是谁?魏了翁是怎么死的?
魏了翁是与西山先生真德秀齐名的理学大家,南宋时期邛州浦江人。他进士及第入朝为官,清廉为民,同时也多次上奏为理学名人(诸如周敦颐、二程等)请谥,为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人物档案姓名:魏了翁别称:魏鹤山、魏文靖字:华父号:鹤山谥号:文靖国家

0评论2024-01-2376

走进武定府署衙
吃过午饭,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惠民武定府署衙。武定府署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为棣州州衙,明洪武六年改棣州为乐安州,明宣德元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为纪念以武力平定当时驻惠民的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事件,由乐安

0评论2024-01-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