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李光耀的眼泪

2024-01-21 20:06630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性格刚毅,却也有伤心流泪的时候。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自治邦。此后不久,36岁的首任总理李光耀,致力于让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因与其他政党和民族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矛盾愈演愈烈,1965年8月9日,合并不过两年的新加坡,遭到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驱逐。

最初,李光耀不认为独立自主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他始终觉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在地理、经济以及血缘上密不可分,理应携手走上富强。所以,被无情抛弃的时候,他号召国民务必面对现实,保持冷静,自己却在电视里几度哽咽,不停地用手帕拭去不听话的泪水,最后,不得不睁开红肿的双眼,问演播室工作人员:“能不能暂时停止拍摄?”

稍平静之后,李光耀毫不掩饰内心地说:“二十年前立志当律师,只为谋得成就感和优厚生活,做梦也没想到学成二十年后,竟然必须为200万人的命运负起责任。”

当时,新加坡人口中75%是华人,周围的三万多个岛屿上,却居住着一亿多穆斯林。相比之下,华族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更为关键的是,除了主权纠纷、住房紧张、土地与天然资源极度短缺外,李光耀还必须面对高达12%的失业率。如何在重重包围中求得生存呢?

随后,李光耀公开发表施政宣言:“作为总理,不是为了随着别人的音乐起舞,更不是讨好和听命他人,我要对几百万人的生活负责,只有这样,新加坡才能活下来,而且活的像个样子!”

在李光耀眼里,家庭的稳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在英国剑桥留学时,他认识了年长他两岁的柯玉芝,两人结婚后相濡以沫63年。柯玉芝成为当之无愧的贤内助。2003年夏天,柯玉芝不幸罹患脑溢血,李光耀潜心照顾夫人,大部分时间都守在她的病榻前。

后来,柯玉芝再患中风,卧床不起,并失去语言能力。那两年,李光耀天天都会向她介绍国家大事,回忆以前两人共同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他认为:“我每天和她说话,经常朗读她喜欢的诗歌,还告诉她当天我做了些什么,我相信她肯定能听得懂。为此,她一定会为了我而保持清醒。”

2010年10月6日,87岁的李光耀参加夫人的葬礼,白发苍苍的开国总理,左手拿着一支深红色的玫瑰,缓缓走近夫人遗体,将右手手指放在自己唇上,然后再轻轻抚摸着已亡人的面颊,以示亲吻和惜别。

致悼词时,李光耀声音颤抖:“没有她,我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度过了充满温暖和有意义的一生,我应该为她89年的生命感到慰藉。但是,今天在这个永别的时刻,用任何言辞也无法形容我内心的巨大悲痛。”话音未落,已是老泪纵横。

无情未必真豪杰,伟人也有落泪时,却丝毫无损其形象,反而显得更加真实、伟大和可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选择离去——李光耀
我的日常生活安排都是定好了的。早上起床洗好吃好后,先要把电子邮件清理一遍,然后读当天的报纸,然后锻炼,之后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午饭后,我会出门去我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处理一些文件,然后开始写文章或者演讲稿。下午和傍晚,我有时候会有采访安排;

0评论2024-01-2587

一次震撼和一个决定
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李光耀在新加坡国内,既赢得了高度的褒扬,也遭到严厉的批评。回顾他的政治生涯,李光耀承认他做错了一些事,而脱离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件。可历史就是爱开玩笑,他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那个遗憾而得来的。是不是心怀敬畏甚至是遗憾,

0评论2024-01-2579

李光耀的“五张面孔”
新加坡“国父”、强权者、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两面派,世人加诸李光耀的标签很多。这些标签反映了人们对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结果的解读:美誉之下亦有指责之声。“国父”:开创新加坡模式新加坡,一城即一国,可谓“弹丸之地”。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强敌环绕的小

0评论2024-01-2587

邓小平叹惜蒋经国
难得的机遇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那时,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的共青团小组的组长。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被选为“总统”。对岸,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始主政大陆。1978年12

0评论2024-0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