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元宵狂欢看炸龙

2024-01-21 15:44300

每逢春节,富川都有舞龙拜节、欢庆丰收幸福以求得吉祥喜庆的习惯。从大年初二起,传统的舞龙贺瑞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欣的锣鼓出现在瑶乡的城镇和农村。特别是被人誉为瑶乡狂欢节的元宵炸龙活动,更是激昂热烈,人海沸腾,昼夜狂欢,成为瑶乡春节胜景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考证,舞龙、炸龙作为一种喜庆、奇妙的艺术竞技活动,也是沿古道传入富川的。大约是在隋唐时期,随潇贺古道流传入当时的冯乘、古富川县境内的。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就已经相当普遍,唐宋时间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随处可见的表演形式。在古代,人们把龙当作吉祥神圣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人兴财旺、事业昌隆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炸龙来祈求神龙的保佑,宣泄激情,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万事胜意。人们舞龙炸龙,贺瑞呈祥,群情振奋,昼夜狂欢,欢欣的锣鼓应和着喜庆的鞭炮,街巷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厚厚的炮屑铺设成红红的地毯,舞龙献瑞,炸龙狂欢,将元宵节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舞龙、炸龙,最初是被官府作为一种庆贺仪式引进富川的。官衙落成,官员到任,朝廷钦差视察或路过,当地吏民便请来龙狮队敲锣打鼓、调龙舞狮、欢歌曼舞进行欢庆或迎接,并使之渐渐形成一种风气和必不可少的仪式。舞龙队大的三四十人,小的也有二十多人。舞龙竞技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离五尺左右,每一节称一档,由龙头、龙尾、龙骨、龙把及用金黄、翠绿、火红、玉白等色彩绘龙鳞花纹的长布匹拼连而成。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九、十一、十三、十五节不等。龙头依照民间传说中的相貌、形状绘制而成,龙角高挑,怒目扬须,十分威武。舞九节龙的重在花样技巧,常见的动作有“龙头穿花”、“腾云驾雾”、“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本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夜幕降临,富阳街的各个灯楼开始上灯。到时各个灯楼人头攒动,群声鼎沸,灯火辉煌。届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拜灯楼,谢观众的舞龙活动就算开始。舞龙时,随着锣鼓敲击出的鼓点,舞龙表演者要眼明手快,首尾协调,用碎步起跑,所有动作皆由挥舞龙珠者以哨音统一协调指挥。舞十一、十三节以上长龙时,除表演蛟龙常见的动作之外,还要作些“插花”“摆字”等难度大、技艺高的动作,他们所摆的都是一些诸如“喜”、“福”、“太平盛世”、“吉祥如意”、等吉祥喜庆的字词,惹得围观者高声喝彩,频频扔炮,掀起舞龙炸龙的的一个个高潮。如果是两条龙竞技,谁摆的字笔划多,难度大,寓意好,观众扔的炮仗多,红炮屑厚,就算谁夺魁。当表演者随着激烈的鼓点舞动长龙,当观众扔来鞭炮热烈轰炸、炮屑烟雾腾涌入云的时候,壮丽的灯楼,拥挤的人群,硝烟弥漫的鞭炮,便将瑶乡元宵节变成了狂欢奇观,使得整个富川瑶城都变成了欢乐、沸腾的海洋!

为了迎接观众热烈、疯狂的鞭炮,舞龙队员大都戴着厚厚的帽子和衣服,有的甚至还捂上口罩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为了给予龙队热烈的支持,宣泄自己亢奋的激情,观众们也大包小袋地准备了足够的鞭炮。轰天雷,电光炮,千字头,万字头,难得元宵竞豪情!挺胸,勇猛地舞龙,强劲地腾跃,迎着狂热的观众,迎着震耳欲聋的鞭炮,起舞腾飞,尽显英雄!出手,不停地燃炮甩炮,频频地狂啸和大笑,将自己的激情将自己的祈愿统统化作了一支支鞭炮,化作了一次次狂潮,将元宵的富阳镇狂欢源,不夜城!此时,腾跃的狂龙已经振奋成一种幸福喜庆的象征!此时,轰鸣的鞭炮已经升发成一种狂欢亢奋的宣示!跳跳跳,炸炸炸,喊喊喊,笑笑笑,让狂龙迎来今岁的丰收,让炮声展示致富的宣言!大家都相信,今日元宵的狂欢,必定会换来金秋的辉煌!

欢歌颂盛世,舞龙庆吉祥。由于富川元宵节舞龙、炸龙的节庆特色,狂欢效应,已经引起了区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报刊电视传媒的关注。每年元宵四海嘉宾云集,搞活了瑶乡的节庆旅游;报刊电视的宣传和推崇,提高了富川在全国乃至国际空间的知名度,有利于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每年元宵舞龙、炸龙昼夜狂欢的奇观景致,它既丰富了富川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民间节庆文化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潇贺古道(楚粤通衢)对富川瑶乡的影响,展现了当代的世情世态和民众的精神风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正月十五舞龙灯
这年,连续的干旱,使沿海一带的粮食少收了七八成,老百姓自己吃不饱,也就没有东西喂猪,因此除夕那天用来敬天的猪头,是用南瓜雕刻成的。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闻着气味不对,立刻召来土地爷询问。土地爷如实一报,玉皇大帝不由大怒:“这些凡人竟敢这样糊弄天

0评论2024-01-2235

最后一次“炸龙”
混进一条蹩脚“龙” 有一个边远的小县城,叫富县。富县非但不富,相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县,但那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习俗——“炸龙”!每年正月十五吃过元宵后,便有几支舞龙队

0评论2024-01-1946

大年初四接神日 【民间习俗】
大年初四接神日【民间习俗】大年初四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四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日子,被人们称为“接神日”。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参与其中。据传统,大年初四是神明离开人间返回天界的

0评论2024-01-1750

广东深圳春节习俗
深圳作为中国广东省的一个现代化都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深圳人民最热衷庆祝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深圳的街头巷尾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息。一到春节,深圳的街道和家居就开始弥漫着浓厚的乡愁氛围。人

0评论2024-01-1757

山西地区——大同春节习俗
大同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山西中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周边环绕着五台山,因此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大同地区人们一年中最盛大的庆祝活动。春节期间,大同地区

0评论2024-01-1739

春节舞龙
春节舞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庆新年的到来,尤其在中国各地,春节庆祝活动更是各种热闹喜庆。而在春节期间,舞龙表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目,它象征着龙的力量和祥瑞。舞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

0评论2024-01-1746

过年的来历
过年的来历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会欢聚一堂,举家欢庆,辞旧迎新。那么,过年的来历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据史书记载,过年的底蕴源远流长。相传,在古代的

0评论2024-0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