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学校拖来了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全都一嘴乌黑。
1976年,他当了兵,从此和饥饿道了别。从新兵连分到新单位时,精粉的小馒头,他一次就吃了8个,肚子里还有空,但不好意思再吃了。炊事员对食堂管理员说:“坏了,来了大肚汉了。”
后来,日子好过了,一上宴席,他却仍是迫不及待地,生怕捞不到似地吃。好多朋友攻击他,说他吃起饭来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好像狼一样。
他一次一次牢牢记着,少吃,慢吃,吃时嘴巴不响,眼光不恶,夹菜时只夹一根菜或一根豆芽,像小鸟一样。他也想痛改前非,但一见到好吃的,立刻便恢复原样。每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鳄鱼一边吞食一边流泪的可恶样子,马上就联想到自己。
当然,仅仅有饥饿的体验,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他能成为一个作家,是因为有个“右派”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得了成千上万的稿费。听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儿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地往外冒。
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贵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饺子的人,但大学生用蔑视的口吻对他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他就知道了,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次饺子,而且是肥肉馅儿。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作家。
他,就是著名作家莫言。
新女声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汪曾祺即使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可是自己还是能全心投入,那才是人最幸福的时刻吧。——作家若竹千佐子像个小孩一样表达喜欢,也是一种能力啊!——作家丁丁张用疑问句来回答疑问句,那就是说对了。——《四重奏
0评论2024-01-2581
露易沙·梅·亚寇德
电影“小妇人”上演17天之后,门票依然供不应求,购票的观众大排长龙,当时正逢圣诞节期间,前往附近购买圣诞礼物的人,都对这种盛况大感惊讶,这是纽约史无前例的景象。“小妇人”是由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作者名叫露易莎。梅。亚寇德,年轻时是个顽皮少女,
0评论2024-01-2584
辛克莱·路易士
他的长篇小说“亚罗史密斯”,是描写一位具仁心的医生的奋斗历程,文中对美国医学界作了相当的批判。这部小说的底稿就有6万余字。也就是说,仅底稿就有一般长篇小说的一半之多。又有一次,他耗费12个月的时间,写一篇以劳资对立为题材的小说,但最后却把所
0评论2024-01-2573
作家莫言背“黑锅”
2011年“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之前曾应邀带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一个名为“感知中国”的论坛。他到达德国后,有件事使他闷闷不乐。原来,在当天德国的许多报纸上刊登了他出席论坛的消息,捕风捉影说他耍大牌:放言拒绝与某某人同时出席论坛
0评论2024-01-2564
大作家莫言的军旅故事
【人物名片】莫言,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倦》、《蛙》等十一部,中篇小说《爆
0评论2024-01-2562
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林清玄
我的人生几乎是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我没有读过什么好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经验也都很不足,就像给我们教英文的老师,其实他只是受了几个月的短训就上岗了。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的成长。这个老师教我们用汉
0评论2024-01-2559
考琳·麦卡洛:谛听“荆棘鸟”的歌
不幸的童年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不快乐的童年。”考琳·麦卡洛的童年就充满了不幸。麦卡洛自幼好学,嗜书如命,5岁就开始写诗、讲故事、学画画,然而,在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的她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分歧颇多的父母在对待麦卡洛求学这
0评论2024-01-2570
作家的八卦
如今是图像的时代,翻开报纸都是明星消息,拍拖、大婚、出轨、离婚……主角频频更换。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灰头土脸的作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扬眉吐气的时候,当时的报纸上就有不少“作家消息”,那是十足的明星待遇。想当革命家的巴金,不幸成了小说家
0评论2024-01-2586
88岁,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天下午,88岁的多丽丝·莱辛陪着生病的儿子回家,刚下出租车就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摄影师。“又拍肥皂剧了!”这位英国“祖母级”作家嘟嚷了一句。她所居住的伦敦北部的汉普斯特德地区,历来受电视剧制作商的青睐:在这一排排外表上看上去并不惹眼的砖瓦小
0评论2024-01-2557
那些流传下来的名字
据说乔尔丹诺·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接受火刑时,曾高声大叫:“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有志于不朽的青年,都可以拿这话当座右铭,并在墙上贴满凡·高、巴赫、卡夫卡这些伟人的照片,不断催眠自己:“无所谓,后世总会明白我
0评论2024-0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