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作家莫言背“黑锅”

2024-01-25 02:42640

2011年“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之前曾应邀带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一个名为“感知中国”的论坛。他到达德国后,有件事使他闷闷不乐。原来,在当天德国的许多报纸上刊登了他出席论坛的消息,捕风捉影说他耍大牌:放言拒绝与某某人同时出席论坛。

第四天,论坛主办方让莫言进行关于中国文学的演讲。走上讲台,莫言一开口并没有讲文学,而是神态轻松、语气诙谐地大谈自己来德国买高压锅的经历。他说:“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来想跟有关方面打个招呼,在家养病,不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听妻的话,我来了。我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来。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我前天上午已经完成了任务,买了个高压锅在床头放着。”这时,会场发出一阵笑声。

莫言笑了笑,就着话题,从“高压锅”引到了另一种“锅”,他说:“这次来,我还知道德国某些媒体给我背上了一个黑锅——非常抱歉,可能给同传翻译的女士增加了困难,中国人将强加于自己的不实之词称为‘背黑锅’——中国有一些小报经常这样干,经常造我的谣言。我没想到像德国这样号称严谨的国家的媒体也会这么干。由此我也明白,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差不多。这次我来法兰克福,收获很大,买回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高压锅,同时卸下了一个黑锅。我这次来才体会到老婆的话一定要听。我如果不来,第一买不回高压锅,第二我的黑锅就要背到底了。”听完这一段话,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莫言是要为自己鸣不平啊!会场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期待他对“黑锅事件”进一步发表看法。

可是,莫言将话锋一转,说:“光说锅也不行,我们还得说文学。”一下子把话题拉回了本次演讲的主题上,开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述着自己的文学主张。演讲接近尾声,听众兴头正浓,莫言又把话锋一转,说:“最后我要再讲一个题外话,就是德国报纸所报道的关于我对某某参加会议的看法。”重新把话题拉回“黑锅事件”上,并真诚地辟谣:“我是一个50多岁的人啦,也是一个号称写了很多小说的所谓的‘著名作家’,不至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说出那么荒唐的话来。”

最后,莫言以一个小故事结束演讲,他说:“听说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队。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我想,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对歌德的蔑视。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队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莫言就这样轻松地回应了德国媒体的不实报道,为自己挽回了声誉。整个演讲过程,他充分发挥一个作家的天赋,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精心构思。在开场白中,他通过说“买锅”牵扯出“黑锅事件”,诙谐而委婉地表达了不满。但是,这个论坛毕竟不是自己的抗议讲台,所以,当听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他将“黑锅事件”搁下不说,迅速切入主题内容上,直到主题内容讲完,才话锋一转,首尾照应,回归到“黑锅事件”,向期待的人们说明真相,为自己洗清污渍,最后用小故事形象而含蓄地表明自己虚怀若谷的情怀。一切显得从容大度,既有情趣又富理趣,令人回味无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歌德:不随便去讨别人
1825年2月,76岁高龄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回到魏玛,不再外出。从此,这位伟大的德国诗人、作家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专心于阅读和写作,孜孜以求之。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写作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门拜访的客

0评论2024-01-2575

“毒舌男”叔本华
大文豪歌德过腻了万花丛中过,叶子总沾身的日子后,终于心定了下来:他娶了一位名叫乌斯庇尔斯的姑娘。这位姑娘年轻貌美可惜出身非常贫贱,那时的德国上流社会虚荣成风,极其讲究门第出身,于是,歌德和乌斯庇尔斯惨遭封杀。就在歌德一筹莫展之际,有一位八面

0评论2024-01-2570

换一种选择
歌德年轻时候,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但遗憾的是收效甚微。在他40岁的那年,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在画界有所建树。痛定思痛后,他决定放弃绘画,选择文学创作,最终成

0评论2024-01-2343

成全所爱的人
1966年9月2日夜,傅雷因不堪凌辱自杀,与他一同安详赴死的是其包办婚姻的配偶朱梅馥。她原是他家的表亲,亲上加亲,早早订下这桩婚事,傅雷留学法国,他是热烈和浪漫的人,自然少不了热烈浪漫的异国情缘。他一度想退亲,后因失恋,只好作罢。她这个女子

0评论2024-01-2343

富商和宝石
人们对于轻易可以到手的宝物,总是不加珍惜,甚或完全不把它看作宝物。———歌德富商奥力姆和他的朋友玛迪来到一座城市。奥力姆对玛迪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市曾经救了我一命。那一年我从这里路过,突然急病发作,倒在路旁,这座城市里最善良的人们把我背到

0评论2024-01-2349

在磨难中走向巅峰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小提琴家是一位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天才。他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昏厥症,险些使他白布裹尸装入棺材;7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13

0评论2024-01-2249

上帝的计算器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种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音乐演奏到极致的人。他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昏厥症,险些使他丧命。7岁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射治疗。40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

0评论2024-01-2139

贝多芬的成长故事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

0评论2024-01-2172

难得诤友
宋朝诗人张咏做湘东太守时,一日在家作诗,偶得“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煞老尚书”之句,写完之后就出去了。溧阳知县萧楚才来访,见了墨迹未干的诗作,提笔将“恨”字改为“幸”字。张咏回来见后不悦,认为这一改动违背了他的本意。萧楚才当即批评说:“当今

0评论2024-01-2038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有一天,俄罗斯着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同样,德国的着名诗人歌德,有一次听

0评论2024-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