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木镇的屋檐

2024-01-21 14:29430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

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窸窣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对故土时时反顾,有时又觉得,无论你离开土地多久,从乡间走出多远,总能感到隐隐有一根脐带连着你和乡村,这脐带如输液管一样,给你温暖和营养。

在外地,常会无端想到——夜里,窗外有风,父亲常在风里早起,那时风吹动窗棂上的纸,噗噗响,父亲走出篱笆门拿着扫帚,把落叶和枯枝弄到一起,然后背到灶下。到了晚间,灶头的火照红了母亲,而墙上筷笼子里的筷子,也成了红的,一根根如铅笔,在灶下,母亲用火的灰烬埋下一块红薯,到了夜半,在惺忪的梦里,你接到烤得焦焦的红薯,觉得乡村的柴草和炭火烤出的红薯,那才叫烤红薯——这不是手艺,是乡下母亲们天生的独门绝技,这里面有母亲的体温,有父亲收拢的枯枝落叶,更有大风把漫天的星星吹落后,父亲走在风里的踉跄。

确实是狭小局促的木镇,每当夜里风起之时,我总有一种担心,怕那像草绳一样羊肠一样的小路,那上面无尽的落叶,不会把路淹没吧?或者路也会被风吹断,一截被风吹到另一个村子?

在城市无端的失眠,被那些夜里的肆无忌惮的光弄得心惊肉跳。失眠久了,时不时想起乡村,总有一个词突显——“屋檐”。是啊,有屋檐,你就感到温暖,那在乡村被子里,无边黑夜里新棉花被子下的脚趾头如一个个小猪在安恬地趴着睡。

平原深处,黄壤深处的乡村的屋顶是如缓坡一样的耸立,如三十度的夹角。那是水和泥土柴草烧制的灰色的瓦,在陕西的阿房宫旧址的土地上,我曾看到秦代的瓦,与现在的模样简直是兄弟,有着同样的基因。灰色的瓦排列起来,一片压着一片,如鸟羽,下面是草是房梁是檩条,就这么简单支撑起一片温暖。夜里,曾有几次惊叫把家人吓醒,被问是否有梦魇,我说看到乡村的瓦片如鸟的翅膀在夜空里翻飞。那些瓦片也如钢琴的琴键在奏着谁也不懂的曲子。

该如何形容乡村的那一排排瓦呢?真如钢琴或者手风琴的琴键呀。在还有生产队的时候,从城里下放的马老师,为大家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挎在胸前的手风琴。那黑键白键在老师的手下,如风触到了瓦片,触到树的枝柯,触到了水面,各种声音都一起汇聚到乡村牛屋旁边的“完小”。

第一次看到那黑键白键,就想到乡村屋顶的瓦,那是雪后的瓦,微微露出黑黑一角的瓦,或者是霜降夜里的瓦,凹的地方是白,凸的地方是黑,那霜降的夜,睡不着的人,看到了有一只黑猫,在屋顶十分诧异地看那霜,它不明白,就用脚一下一下划那霜。猫的爪子如印戳,盖出老猫到此的阴文和阳文。

是啊,那时的我觉得老师演奏起手风琴来,就像把手伸到河里伸到溪里,在那些荷叶底下淤泥中摸鱼——孩子在木镇后的河里,用肚皮紧贴浅浅的河床,张开手摸鱼,不经意间就摸出欢乐,如老师在手风琴里摸出的音符。

回家,有一次远远地看到村口的父亲,戴着一顶老式的芦苇编的草帽,那尖尖的模样,就如乡村的屋顶。父亲说,刚割了麦子,有用石磨磨开的麦仁,那是幼年十分盼望而不易得的熬麦仁啊。到了嘴边是植物的清香,还有母亲在草垛里用豆秸捂到长白毛的酱豆。乡村的酱豆是故意发酵到长白毛,到时再配上辣萝卜。在麦天,儿子戴着爷爷的草帽,喝了一碗麦仁,接着又喝下一碗。乡下的饭食养人,我那时知道了根系在这片土地,连儿子也莫能除外。

父亲老了,他走过多少乡村,真的不好说,但他触摸过木镇的每个角落,他的脚也踏过这里的每一寸泥土。泥土有记忆,哪片地方父亲踏了一遍,踏了两遍,泥土都保存着。有时在夜里,在城里的夜里,父亲仅有的几次住到城里我的楼房里,我听到父亲的梦话,虽然不清晰,但我知道那是与一辈子厮守的泥土对话。木镇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房子,有几口井?这些父亲都知道。

乡村远离了我住的城市,但故乡却潜伏在我的血液的深处,骨髓的深处。有一天,一位诗人朋友说,你头上隐隐的有东西,我说,那是故乡的屋顶。朋友说,你眼里的东西呢,还没到生白内障的年龄呢,我说,那是木镇的屋檐。

那夜,朋友醉了,为自己没有一处眼里的屋檐,故乡的屋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老师!老师!
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在今年正月的阳光里,也在正月的冬寒中,我回家奔赴我三叔的喜丧事,也去赴办我大伯逝世三周年的庄重礼俗和纪念。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

0评论2024-01-2586

泰勒·斯威夫特:我要在暴风雨里起舞
对泰勒·斯威夫特来说,最恰当的形容词就是“红”。她演唱会最常用的是把大红色吉他,每天不离手的是一支大红色唇膏,甚至上张专辑就直接起了个名字叫作《红》。而放眼如今的欧美乐坛,她也完全配得上“红得发紫”这个词,连最近登上全美音乐奖的筷子兄弟也不

0评论2024-01-2557

消失了的骂街声
小时候的乡村,人们似乎把骂街当成了一门展示个人口才的艺术。谁家走失了只下蛋的芦花鸡,或丢了把锄头找不回来,菜园里被谁偷拔了稞菜摘走了几个窝瓜,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到街上美美地骂个痛快。尤其是那些泼辣女人,骂街时嘴像机关枪

0评论2024-01-2473

我的“先生”父亲
如果不是近一段时间新华社对我父亲的事迹进行报道,我或许不会提笔写我的父亲。就像这么多年来,我甚至很少想起他的真名“吴华”,而总把他当成了乡亲们喊的“先生”。这里的“先生”,并非鲁迅先生或冰心先生的“先生”,不过是一位受乡亲们尊敬的乡村医生。

0评论2024-01-2446

人生没有预定的轨迹
我有一个同学,家境贫寒。中考时,为减轻家里负担,他报考了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离家10多公里的乡村小学教书,每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每次见面,他总是乐呵呵的,没有任何抱怨的情绪。他在那所乡村小学呆了整整6年。6年间,他的教学

0评论2024-01-2489

乡村爱情
爆米花的男人来过村里一次,在男人眼里,村里只有一个女人长的像样点。这个女人,在男人第二次来时,又端了米来爆米花。男人就没什么心思了,看女人一眼,又看女人一眼,再看女人一眼。女人好像對男人也有点好感,也不时地看着男人,看得男人就对女人想入非非

0评论2024-01-2345

航展展区周边乡村的趣事
走进航展,在展区的外围都是人,附近的村里是人山人海。这次航展比起前几届规模要大的多,无论是参展商,还是普通观众,这次丰富精彩的飞行表演,主要是看我国的歼10战斗机的性能和雄姿,令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在航展开幕后的第一、二、三天,只对专业观众开

0评论2024-01-2238

乡村孝子
马天德最近越来越瘦,看样子身体像是出了毛病。老伴赵桂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天上午,就和儿子马子孝带着马天德去医院检查。可等检查结果出来后,赵大妈可就傻眼了:马天德得的是胃癌,已经到了中期。看着儿子愁眉不展的样子,赵大妈就劝他说:“子孝啊,车

0评论2024-01-2248

田间地头的穷戏乐
一大早,在生产队长急促的哨声和催嚷的叫喊中,社员们扛着农具拉开各自的篱笆院门走了出来,顶着一片熹微的曙色和晓风残月匆匆地出工了。男人边走边揉眼睛打呵欠,女人头都没顾上梳。也有年轻妇人临行前草草地喂了娃儿奶水,出门了衣衫还没收拾好,晨风一吹便

0评论2024-01-2244

乡村的宴席
乡村风俗民情非常浓郁,大到婚丧嫁娶,小到修窑盖厦,都要摆席设宴的。大事摆大宴,小事设小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比如说红白喜事吧,红事那一定要有声势,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要讲究多一些。特别是娶媳妇,一定要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否则人们会议论你

0评论2024-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