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陈忠实的“两个篮子”

2024-01-21 14:21190

陈忠实成名之前,生活在农村,别人在干农活时,他在写作,妻子骂他:“没啥用,挣不了钱”。为了写一本“死后用来垫棺做枕的书”,陈忠实豁出去了,他和妻子约定,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白鹿原》写完不久,当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来信时,激动地倒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妻子以为他病了,吓得满屋子乱转。片刻,他坐起来,大声说了四个字:不养鸡了!

陈忠实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成功了,中国文坛也是幸运的,少了一个养鸡的,多了一名伟大的作家。

陈忠实成名之后,很多文学青年来求教。一位来自农村的文学青年拿着书稿来求教,陈忠实看了之后,觉得很一般,但是出于礼貌,还是鼓励了几句,没想到这位文学青年两眼发光,激动地表示一定要继续追寻文学梦想,至死无憾。陈忠实当时就觉得不好,后来果不其然,那位青年一心只想着文学,生活无着,过得极为窘迫,陈忠实听说后,十分感慨,连连说自己害了那位年轻人。

其实,这不是陈忠实的错,而是那位年轻人错误地将人生的所有希望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经营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是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将有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陈忠实成名前不一定听说过这个理论,但是他有这个准备,那就是写书不成就去养鸡,至少可以养家糊口,不至于生活无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说的都是这样一个道理。

将梦想暂时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实现梦想,因为再美丽的梦想之花都必须要绽放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学会像陈忠实那样把人生希望放在两个篮子里,不是对梦想的妥协,而是以退为进,步步为营,为梦想蓄势待发,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一字之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在西安上市时,新华书店约作者签名售书。他们为陈忠实做了一张精美的名片,准备随书赠送给读者。签名售书前夕,书店经理亲自拜访陈忠实,并将名片的样品给陈忠实过目,名片上印的是:“现代小说大师陈忠实”。陈忠实随即严肃地对经理说

0评论2024-01-2332

生存第一
法国有位少年,从小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可事与愿违,因家庭贫穷,10多岁时,他就被父母送去缝纫店当学徒工,他伤心极了,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地结束生命。

0评论2024-01-2052

不急,慢慢写
1973年隆冬的一天,陈忠实到西安郊区区委开会。散会后,他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那人自我介绍说:我叫何启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我读过你的短篇小说,觉得很有潜力,想约你写一部长篇小说。 陈忠实一脸惊讶和茫然。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0评论2024-01-2017

陈忠实:人生如蒸馍
《白鹿原》火了之后,我就认识了陈忠实,一晃时间过去快20年了。朋友们私下里都管陈忠实叫“老陈”。我记忆最深的是2002年7月31日那天,是老陈60岁生日,我专程飞到西安,为老陈花甲祝寿。记得那一天来了各界人士,老陈也显得非常精神。当他走进会

0评论2024-0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