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欧阳修巧计救勇将

2024-01-21 14:03420

宋仁宗时,狄青率部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兵溃不成军,西夏王李元昊只好向北宋称臣。宋军班师还朝时,百姓们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不断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宰相陈执中进宫对宋仁宗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宋仁宗暗暗有了除去狄青的念头。

皇四年,岭南侬智高煽动部分少数民族造反,他们声势很大,没多久就控制了几个州县。宋仁宗想到了狄青,又不放心,就与陈执中商议,先命陈曙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精于吏道,却不会打仗,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宋仁宗只好再次起用狄青。陈执中心里不快,又怕狄青再立大功,派人密令陈曙:狄青大军一到,侬智高必败,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到手。

临走前,欧阳修为狄青饯行,说:“这一去,你要冷落百姓,如果他们再围观,你就用鞭子狠狠抽打,尽量让他们恨你。”狄青不解,欧阳修说:“当初韩信领兵在外,听了张良的话‘自污’,并在行军打仗时大肆掳掠,以至于百姓们怨声载道。刘邦知道后,虽然嘴上对韩信严加斥责,心里却不再怀疑他。”狄青恍然大悟。

狄青离开京城没走多远,便遇上一群百姓来看他。狄青狠狠心,下令说:“给我乱棒打散。”一连打了几次,狄青的名声彻底坏了,人们都说他升了官就忘了本。

消息很快传到宋仁宗那里。宋仁宗大喜,对陈执中笑道:“狄青是莽夫一个,怎能如此对待百姓?朕一定要严惩他。”陈执中暗暗嘀咕:狄青怎么变聪明了?

到了阵前,狄青传出命令:谁都不许贸然进兵,违者一律斩首。他想先查清敌情,再一举破敌。陈曙以为狄青怕他抢功,暗暗带兵出去,偷袭侬智高,谁知被敌兵牢牢困住,搅乱了狄青的计划!

狄青大怒,亲率精兵,冲进敌营,救出陈曙。陈曙跪下,正要谢恩,狄青大吼一声:“给我绑了,拉出去斩了!”陈曙料想不能活命,心生毒计,对众士兵高声说道:“狄将军是真龙天子,死在他手下,我没有怨恨。你们还不快拜?”说罢,就对着狄青叩头,高呼“万岁”。一些士兵没明白怎么回事,随着他跪下,高呼“万岁”。狄青惊得浑身发冷,一刀杀了陈曙。

狄青很快平定了叛军,逼死了侬智高。凯旋时,他很紧张,陈曙喊他“万岁”一事,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欧阳修出城迎接狄青,最早知道这件事,说:“你怎么能杀陈曙?岂不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吗?当时,你应该随着陈曙转身跪拜,就当是你们一同拜皇上的……”狄青怔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欧阳修想了一会儿,骑上狄青的宝马,飞速回京,找到好友刘敞,请他赶快打点一份厚礼,送到陈执中家里,想方设法缠住陈执中。

陈曙喊狄青“万岁”一事,陈执中也是刚刚知道。他高兴坏了,正要出门去见皇上,刘敞突然登门。刘敞是监察御史,陈执中不想得罪,况且刘敞是来送礼的。于是,两个人慢慢拉起家常来。

欧阳修匆匆来到宫里,见了皇上就说:“臣请罢了狄青的官职。”宋仁宗一愣,说:“狄青刚打了胜仗,怎好罢官?”欧阳修说:“臣夜观天象,发现狄青这个将星属阴,西夏属阴,叛贼也属阴,近年的大洪水也属阴。如果罢了狄青武官之职,一切灾难便会自然消退。”

宋仁宗非常迷信,说:“以这个理由罢免狄青,是很充分的。以卿之意,狄青该到什么地方去?”欧阳修说:“陈州属阳,可让狄青执掌陈州。”仁宗当即颁旨:狄青有功,但其性有违天意,回京后,稍做休息,即前去陈州上任。

见太监拿着圣旨出了宫,欧阳修长出一口气。这时,陈执中也来朝见皇上,气喘吁吁地说:“臣请处置狄青。”宋仁宗笑道:“处置过了,让他到陈州去了。”陈执中得知圣旨已下,一切不可挽回,说了句“陛下英明”,又看了一眼欧阳修,悻悻地回家去了。

狄青到了陈州,安安乐乐地度过了晚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范仲淹实行新政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

0评论2024-01-2560

宋朝的奢靡之风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苏杭应奉

0评论2024-01-2572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0评论2024-01-2571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0评论2024-01-2564

宋仁宗身边的谏官
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脱下帽子直嚷头痒,让内侍赶紧把专门给他梳头的女官叫来。女官在给仁宗梳理头发的时候,看到他怀里有文书,就问是什么事。仁宗答说:“最近下雨不止,朝中谏官认为是阴气太盛所致,故上书让宫里裁减嫔妃侍从的人数。”女官听了以后

0评论2024-01-25110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说的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病逝,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

0评论2024-01-259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0评论2024-01-2569

真宰相刘沆简介 刘沆是怎么死的?
刘沆在宋仁宗时期任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为官期间,刘沆以长于吏事而著称。刘沆有真宰相之称,许多人就奇怪了,宰相就宰相吧,真宰相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宰相还有真假之分!其实真宰相并不是一个判定词语,而是对刘沆的一种赞扬。这个名称

0评论2024-01-2455

如何评价庞籍?他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

0评论2024-0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