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班大三的学生:聪慧、用功、循规蹈矩,标准的好大学的好学生。
看完期末考卷,批完论文报告,我把总成绩寄出,等着学生来找我:零分或是一百分,他们总得看着卷子的眉批,与我印证讨论过之后,才能知道为什么得了零分或一百分。
假期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学期又结束了,就是没有一个人问起成绩的事。
等了半年之后,我忍不住了:你们为什么不跟教授讨论成绩?
学生们面面相觑,很惊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敢呢?教授会很生气,认为我们怀疑他的判断力,不尊重他的权威。去讨论、询问或争执成绩,等于是跟教授挑战,我们怎么敢?
那么,假设教授打了个盹,加错了分数呢?或是一个不小心,张冠李戴呢?或者,一个游戏人间的老师真的用电扇吹考卷来决定成绩呢?
逐渐地,我发觉在台湾当教授,真的可以做出极端荒唐过分的事而不致遭到学生的反抗,因为学生被灌输了20年尊师重道的观念,他们不敢做什么,他们的处事能力还不到五岁的水平。
开始的时候,课堂上问学生问题得不到回音,我以为是学生听力不够,于是我把英语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说,再问,还是一堵死墙;于是改用国语,再问。我发觉,语言的问题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
学生们很用功,指定的小说或剧本上课前多半很尽责地读完。他们能把故事的情节大纲说得一清二楚,可是当我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对方就瞠目以对不知道,没想过,老师没教过,课本里没有。
我爱惜我的学生,他们像努力迎取阳光的向日葵,聪慧、纯洁、奋发,对老师尤其一片真情。但是,他们也是典型的中国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服从权威,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 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0岁的人表现出5岁的心智,往往是因为办教育的人对学生采取一种抱着走、赶着走的育婴方式。
就上课点名这件小事来说,以学生出席与否作为评分标准的老师很多,他们的论点是:学生都有惰性,今天我逼你读书,日后你会感谢我。
这个说法很动人,却毫不合理。首先,我们不应该忘记,开一门课程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不是铃响与铃响之间清数少了几头牛。按逻辑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不听课就已经具有那门课所要传授的知识,并且能够以考试或其他方式证明他的程度,那么他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点名的成规来报到。归根究底,这个成规当初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这一门知识让我们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去听同一个人有系统的授课但是,一个学生,不论原因为何,已经拥有那个知识,那么要他来作充数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是为师者见林不见树的错误。
反过来说,一个学生没有那门知识却一再缺课,教授当然要淘汰他,但淘汰的理由应该是你没有得到知识,而不是你点名未到。上课出席率与知识吸取量并没有因果或正比的关系。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在鞭策之下被动了12年,如果最后的大学四年他们也在鞭下成长他们会长大吗?毕业之后又由谁来执鞭呢?
不要让人生兜圈子
不要让人生兜圈子新加坡名作家尤今有这样一次经历:当记者时,笔是随身工具,一日不可或缺。一回,托一位同事为我买圆珠笔,再三再四地嘱他:“不要黑色的,记住,我不喜欢黑色,暗暗沉沉,肃肃杀杀。干万不要忘记呀,12支,全不要黑色。&rd
0评论2024-01-26218
吴仙人的趣闻轶事
吴仙人是SW中学的一位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的名著他都读遍了。学生们都说,他的脑子里装着许多他们百听不厌的稀奇古怪的趣闻和轶事。吴仙人上起语文课来,语言幽默风趣、旁征博引。课堂上,学生们不时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哄
0评论2024-01-2687
舞蹈家莉露
“我要当一个舞蹈家!”莉露说。自从莉露在电视里看到天鹅公主和潇洒的王子翩翩起舞,她就下定了决心。莉露从早到晚都会练习跳舞。这天晚上,妈妈给了她一个惊喜。临睡前,妈妈宣布道:“明天,你就可以去舞蹈学校上课了。”说完,妈妈关上台灯,叮嘱莉露
0评论2024-01-25103
败犬效应
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陷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有一项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哈佛
0评论2024-01-2580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一天,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教授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非常好,因此常常被称为“学生的朋友”。散步途中,他们看到小路上放着一双舊鞋,他们猜这鞋是在附近田地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学生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
0评论2024-01-2577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
0评论2024-01-2589
开国元勋早年大多不是“好学生”
“特长生”毛泽东:考上是因文采好1912年春,毛泽东进了一所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仅呆了一个月就退了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麻烦,入学后我发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懂英文,除了字母之外,我几乎一窍不通。另一个障
0评论2024-01-2596
文字狱——清朝康熙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这时候,庄廷鑨已死去
0评论2024-01-2588
叶企孙:今天,我才知道他的存在
(一)回来的飞机上看书,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那个人我不认识,看到的时候却还是愣了一会儿。很少能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是他,破格选送年
0评论2024-01-2592
爱因斯坦:科学巨人曾是彻头彻尾的笨学生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
0评论2024-01-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