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写人通常走两个极端,不是大智就是大愚。《百喻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她并不满足,还想多要几个孩子。她听信一个老妇的话,准备杀子祭天。有个智者发现后,赶忙制止:你将来能否得到更多孩子还不一定,却要先杀掉自己的儿子,简直愚蠢透顶!
这个女人是不是很傻?
下面我要讲的,是另一个女人的故事。她是我的远房亲戚,从小就是那种遭人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她读书刻苦勤奋,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可是她过得一点儿也不轻松。两年前,她赶在房贷新政出台之前,按揭了第三套房。为了还贷,她每天奔波忙碌,节衣缩食,把生活品质降到最低,用最廉价的化妆品,衣服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她并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却总是暗示自己,再拼几年,将来就轻松了。
这两个女人其实是同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她们信奉同样的人生价值为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可是这样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吗?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博士总结出了四种人生模式: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幸福型。
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当然要抛弃,幸福型是最理想的生活,这些都不难辨别,但最具迷惑性的是忙碌奔波型。从我们读书识字的那天起,就被老师家长反复灌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头悬梁、锥刺股,自觉牺牲童年,以为将来考上大学就会幸福;好不容易上了大学,马上又面临失业的压力,于是拼命工作,为了房子车子而努力奋斗,以为将来有钱就会幸福;终于有房有车,却发现压力比以前更大了,因为下一个目标又在等着你。
每一个忙碌奔波型的人都坚信自己是在追求幸福,就像佛经里那个要杀子祭天的傻女人。他们始终相信,只有牺牲现在的幸福,才能换取未来的幸福;只要坚持到痛苦解脱的那天,就是幸福的开始。然而,未来的幸福更像是虚幻的美景,因为未来没有边界,明天是今天的未来,后天又是明天的未来。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找不到终点站,幸福永远无法停靠。
如果说虚无主义型是过去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那么忙碌奔波型就是未来的奴隶。人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奴隶,否则幸福无从谈起。如何协调过去、现在和未来?泰勒博士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为登顶而努力,并享受攀登的过程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三毛有首歌,叫《说明依旧》。“重逢无意中,相对心如麻。对面问安好,不提回头路。提起当年事,泪眼笑荒唐……”这样的词,说的应该就是初恋或者旧爱重逢吧。歌中的意境,显然是时光不再的感觉。就像张爱玲笔下,多年之后曼桢终于见到了世钧,当年一直想着要
0评论2024-01-25153
夫妻合力,赶走幸福的“小麻烦”
我和赵辉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他留在省城工作,我回到老家地市当了一名美术老师。我是独生女,父母反对我跟赵辉异地恋,并给我介绍了对象。赵辉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个弟弟正读大学,家庭条件比较差。为了爱情,他愿意为我放弃优渥的工作
0评论2024-01-25156
幸福24万公里,在行走中陪伴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蓦然心动的一刻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
0评论2024-01-2595
不完美之美
她是个完美主义者,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从做基层业务员开始,用了8年时间,做到了公司财务主管,这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她“拼命三郎”般的努力。她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苛,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就这样一步步逼迫自己登上事业的巅峰。不仅如此,她对家人也很
0评论2024-01-2576
家是点点滴滴的幸福
每个家都是一个感情的港湾,每个家都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每个家都是一个精神的乐园。人就是这样,常常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同时又感慨着自己的失落。于是,在我们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的时候,总是忽略身后的幸福。我们常与珍宝相邻咫尺而不知相护相守。家,就是
0评论2024-01-25140
幸福的“能量守恒”
一余莉和江涛是经同学介绍相识相恋并步入婚姻殿堂的。余莉是一所985院校本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江涛本科是双非院校,硕士就读于一所211院校,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工资不高,但工作内容相对简单,比较稳定。余莉性格急,脾气暴躁。恋爱期间,科研压力
0评论2024-01-25140
月光巨人和幸福制造机
每当有月亮的夜晚,月光巨人就会出现。巨人缓缓走过草地,走过森林,走到那棵大树下,独自待在那里,直到月亮落下。要是有人见过他,就会惊叹于他的温和与优雅。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来到这里,见到过他,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一个男孩在月夜独自来到这里
0评论2024-01-25119
父母在,就是幸福年
为了过年,从从的父母早早就开始忙碌了。退休后,两位老人为了照顾外孙女乐乐从徐州来到南京。虽然身在异乡,一家人还是在一次次升腾的烟火味中找回了家乡的滋味。过年,更是一场美食盛宴。过年包饺子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有些菜蔬是从从母亲自己种的,她清洗
0评论2024-01-25117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一天,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教授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非常好,因此常常被称为“学生的朋友”。散步途中,他们看到小路上放着一双舊鞋,他们猜这鞋是在附近田地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学生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
0评论2024-01-2577
溥仪:给不了幸福就放手
1956年12月的一天,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位探亲的女家属。这里关押的都是抗战期间的重要战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此刻,溥仪正在等待一位女子的到来,她就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也是伪满时期的最后一个“贵人”一一李玉琴。李玉琴嫁
0评论2024-01-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