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老年理财的五大“雷区”

2024-01-20 06:56260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老年是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陷入了理财误区,在多年的理财实践中,我归纳并成功地绕过了五种老年理财“雷区”,从而实现了科学、安全的理财。

雷区一:轻信。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生活中,我遇到过多种骗人伎俩:用过期作废和造假的外国货币骗老年人认购的:用废弃、不可兑换的有价证券骗人的:多人串连“组团”演“双簧”骗人等等。去年春,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五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秘鲁币”平时极少见到,有些老年人就听信了骗子的谎言,买了好些“秘鲁币”,结果到银行兑换时被告知:这些“秘鲁币”全是假的!还有用假古董来骗老年人“认购”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我敲响了警钟。因此多年来,不管遇到哪种骗术,我都没有轻信, “我的钱我做主”,从而避免了很多“破财”机会。

雷区二:贪利。近年来,社会上以高息为诱人标志的“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贪图高利而上当受骗,老友刘某听说某企业以高于银行利息三倍的“高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时,便背着家人把自己积攒多年的5万元养老金交给了那家企业。结果半年后得知:那家企业玩的是“高息骗股”的把戏,已经席卷集资款“蒸发”了!老刘的5万元养老金全部打了水漂!老刘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差点送了老命。血的教训使我认识到:社会上出现的“高息骗钱”现象,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因此,对于这种非正常的“高息”现象,老年人一定要谨慎,越是“高息”,陷阱的机率就越大!去年5月,有人找到我,声称融资利率高达30%!我当即拒绝了 事隔3个月,那个人果然因涉嫌诈骗而被警方抓了起来。我经常告诫周围的老年朋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有“馅饼”从天而降,那不是“板砖”便是“陷阱”!

雷区三:担保。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而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套”了进去。我的胞弟住在农村,2009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用家里的储蓄存单,为村里的几个想发展棚菜生产的贫困户担保,办理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弟弟碍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万元存单做了抵押。结果秋天还贷款时,那几家贫困户因不懂技术而赔了钱,根本无力还贷,于是,银行依法冻结了弟弟的存款而用于还贷。弟弟有怨无处诉,有苦无处说,气得大病了一场!这件事让我看清了:老年人不能轻意给别人担保,老年人本来兜里的钱就不多,再冒风险为他人担保,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几年,找我作担保的人和单位很多,我基本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在“看不准”、 “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雷区四:跟风。同事老张退休后,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6万元钱,进入了“老年理财族”行列。在理财过程中,他是“傻子种地——看邻居”,别人炒股他炒股,别人买基金他买基金,别人买哪种股票他买哪种。一通跟风之后,是一连串的“铩羽而归”。老张心身疲惫,情绪低到了极点。从老张失败的理财经历中我感悟到:老年人理财无论何时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凭自己多年的生活阅历来把握理财之道,最忌“跟风”。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我是财主”的原则,不管哪种“风潮”袭来,我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味,用自己的“一定之规”去理财。

雷区五:攀高。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不同罢了。时下,社会上流行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甚至有误导的嫌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根本不存在“无风险高回报”的便宜事。有些老年人偏偏听信这套“理论”,不顾家人阻拦而涉足高风险投资,有的炒股、炒汇,有的涉足房地产,结果是一赔再赔。理财专家指出: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差,最好不要选择风险性高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近年来,我选择了几项稳定的投资渠道,虽说收益没有“大起”但也没有“大落”,挣了些“安安稳稳的钱”。现在细细想来,还是觉得“平稳着陆”比较妥贴、放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你戴手套我挣钱
你戴手套我挣钱指压按摩,按出来的创业妙想大专毕业以后,我到广东一家小广告公司一待就是两年。由于整天窝在电脑前按鼠标键盘,我很快就患上了肩周炎。听从建议,我去了公司附近的一家中医穴道按摩的诊所,那医生帮我按摩了一番手臂,还真是有用,可是,按摩

0评论2024-01-2561

魔术骗子和他的儿子
大骗子是把那些用狡猾的手段或欺诈的作法、特别是利用别人的轻信或偏见而谋取他人的金钱。骗子得来的金钱,一般都用在挥霍,因得来得钱财太容易了。小骗子是带着他的妻儿老小,装成残疾人,在大街上直接行骗。电信、通讯工具发达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新型骗子:

0评论2024-01-2466

爱情,要一枝独秀
一个老年人在前面拉车,一个年轻人在后面推。过来一个第三者,问年轻人:“前面那個拉车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的父亲?”年轻人明确地回答:“是的。”第三者又到前面问老年人:“后面那个推车的是不是你的儿子?”老年人明确地回答:“不是。”第三者有点糊涂了。

0评论2024-01-2341

学会“瞧得起别人”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都希望别人瞧得起。过去,总是有一些人缺乏自信、自己瞧不起自己,然而曾几何时“瞧不起别人”成了时下一些人的通病:庸人瞧不起能人,闲着的瞧不起干着的。人与人之间,你看我不

0评论2024-01-2342

唯有此爱不能等
多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风行大江南北,唱得游子纠结黯然,唱得空巢老人凄婉喟叹。而从2013年7月1日起,“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正式写入法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

0评论2024-01-2328

以老制老
双休日,给都市交通松绑的日子。上午十点左右,一辆71路公交车上座位已经坐满了,但也不算太拥挤。到站后,上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老年人,七十岁开外,一头灰白的头发,穿的还挺时髦,拉了老年卡,径直往里走,看见老弱病残专座上都坐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

0评论2024-01-2237

辜大娘的哭声
最近我回农村老家去了一趟,听见不远处影影约约有人在哭,哭声有点凄惨。我问我家老四,这是谁在哭,他说是本村的辜大娘在哭,没有人管她,她哭一会就不哭了。辜大娘过去就经常哭,为什么要哭,这事还得从四十年前说起。辜大娘今年八十多岁了,在四十年前就开

0评论2024-01-2146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早上,唐尼家的电话铃响了。打来电话的是唐尼的朋友,他问唐尼是否想要一只小猪。一年来,唐尼对于妻子贝蒂(dì)遭受的广场恐惧症束手无策。这种奇怪的病症表现为害怕到公共场所去,害怕人群。唐尼对贝蒂说:“拥有一只与众不同的宠物也许对你有好处。”一

0评论2024-01-2156

苏阳:e网开启养老新模式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一位85后青年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他就是市北e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苏阳。因为他,老人们第一次感觉网络离自己的生活那么近,也是因为他,无数的老年人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安享晚年很多人觉得一个名牌大学生做社区工作有些大材小用,但

0评论2024-01-2145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实在,若何养老其实不是现代才有的题目。在中国古代,除以孝治全国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和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先秦期间的《礼记王制》记录:50岁以上的白叟可供给细粮;汉朝的《王杖诏令册》划定:70岁以上白叟即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

0评论2024-0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