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红洋房内的枪声

2024-01-20 06:41460

民国时期,在美丽富饶的娄江东西两岸,有两个弹丸小村,东村叫广子林,西村叫野猫巷。广子林的百姓以种植蔬菜为业,而野猫巷的村民则靠捕鱼为生。多年来,一直是你种你的菜,我捕我的鱼,互不干扰,都过着安逸清闲的农家生活。

忽然有一天,来了一帮广东人,穿着气派,出手大方,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果然,没过多久,广东人就在两村之间的那块空地上盖起了房子。他们盖的都是小洋房,青砖红瓦,漂亮洋气,一盖就是几十幢,黑压压一片,把两村人惊得直吐舌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些人哪来这么多钱,莫非……大伙不由起了疑心。

有一次,西村的邬阿毛划着小船在红洋房后边的小河里捕鱼,无意间看见洋房内竟有好多人在擦拭枪支。这一发现把邬阿毛吓坏了:“乖乖,这些人有枪……”阿毛想起前几天村长跟他说的话:这些人不是山贼就是海盗,肯定在外边发了横财,来这儿躲避风头。

阿毛没有心思捕鱼了,赶紧回去把这事儿报告给邬三旺。当晚,东西两村的人们悄悄聚在一起讨论开了。会上,西村的渔民们很激动,村长邬三旺拍着桌子说:“这帮广东人肯定不是好人,让他们留在这里后患无穷。我看趁他们还没站稳脚跟儿,我们来个先发制人,把他们扫地出门!”而东村的百姓却显得很平静,东村村长常六爷抽着水烟,微闭双眼,半天,才慢吞吞地说:“我看大伙先忍一忍,再观察观察,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来这里想干啥。要是现在就一窝蜂地和人家闹起来,到时候是要吃大亏的……”

西村人不明白一向做事果断的常六爷这次为何如此怕事,可常六爷在两个村都很有威望,他的话大伙不敢不听,所以会开到一半就散了。

令常六爷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西村连续发生了几件怪事。首先是邬阿毛家两条看鱼塘的狼狗被人下药毒死了,随后有好几户人家的鱼篓渔网无缘无故被人踩烂了……还有,邬阿毛的媳妇彩娟去集市卖鱼,半路上被几个来路不明的人拦住了。为首的那人穿黑马褂,戴一顶黑礼帽,还戴着一副蛤蟆镜,上来一把夺了彩娟手里的鱼篓,凶巴巴地说:“回家告诉你老公,让他放聪明点,不要老是跟我们广东人作对,要是他再敢和我们过不去,下次我就要连鱼带人一起留下了!”说完,用手在彩娟脸上摸了一把,还一脸淫笑。彩娟看见这家伙的嘴里有两颗大金牙。

得知自己的媳妇被人侮辱,邬阿毛气得浑身发抖,站在一旁的邬三旺恍然大悟,拍着脑瓜说:“我明白了!难怪常老爷子会这么无动于衷,原来他们是一伙的。”

邬阿毛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气呼呼地问:“你明白什么啦?”

邬三旺说:“这不是秃子脑袋上的苍蝇——明摆着吗?你想想,我们村发生了那么多怪事,可他们村却一直太平无事,为什么?我们开会是秘密进行的,广东人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不是东村人在捣鬼还能是什么?看来常老爷子是想利用这些广东人来对付我们啊!”

一语道破天机,邬阿毛从墙角抄起一把渔叉就往外奔:“我跟他们拼了!”

“站住!”邬三旺喊道,“你这样莽莽撞撞能做什么大事?既然他们这么狠,我们也得来点歹毒的!”当晚,邬三旺就让邬阿毛带着几个小伙子趁夜深人静,摸到东村的菜地里一阵猛砍烂踩,好好的一片菜地顷刻间被折腾得一片狼藉。第二天,常六爷站在菜地边,心疼得仰天长叹:“老天爷!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其实,这些广东人根本不是什么山贼海盗,都是些归国华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那些在海外的广东商人纷纷想回国定居。由于当时广东的治安状况很不稳定,而这里环境僻静,离南京又不远,所以他们才托人找到常六爷,在这儿买了一片地,定居下来。常六爷对他们一直保密,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麻烦。

常六爷知道,广东人是不会干出这些鸡鸣狗盗的勾当的,肯定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作梗。他让大家先回去,等他查明真相后再作定夺。好在他的话大伙都听,一场风波就这样被化解了。

农历三月初三,镇上的龙王庙有庙会,人们吃罢早饭就三五成群地往镇上赶。谁知东村人刚走到红洋房前的场地,就被迎面走来的邬阿毛他们给拦住了。邬阿毛分明是有备而来,身后跟着好几十人,手里都拿着长棍短棒。一见面,西村人就叫嚷着要东村人赔狼狗赔渔网,东村人也毫不退让,扬言要西村人赔他们的青菜萝卜。两村人你一言我一语,你推我搡,很快就动起了手。等常六爷闻讯赶来,场地上已乱成一锅粥了。

两村人都急红了眼,要是再不制止,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常六爷不顾一切地冲进人群,挥舞着双手让东村村民往后退。大伙儿见常六爷这么一把年纪,急得满头是汗,都于心不忍,便开始慢慢地往后退。忽然,人群中的邬阿毛发疯似的朝常六爷扑来,常六爷见状,赶紧一把抱住了他。可常六爷毕竟年老体弱,根本不是邬阿毛的对手,三推二搡就被摔倒在地。就在常六爷倒地的一刹那,传来一声沉闷的枪声,再看邬阿毛晃了几晃,便仰面倒下去。常六爷清楚地记得,子弹是从他身后射过来,如果不是邬阿毛及时把他推开,那么这颗子弹就射中他了。

是谁下这么狠的手呢?枪声是从红洋房内传出来的,难道是广东人?除了他们,还会有谁私藏枪支?

第二天一早,西村人就抬着邬阿毛的尸体来红洋房闹事了。他们拉起横幅,喊着口号,要广东人马上把杀人凶手交出来,并公然指责东村人吃里爬外。

人越聚越多,声越来越大,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人们抬头,只见邬三旺去乡里把王保长给请来了。“他娘的!”王保长一边吹着枪口,一边瞪起铜铃眼环顾四周,“老子不拿出点厉害的,看来是镇不住你们!今天要是谁敢不听话,休怪我王保长六亲不认!”

见大家被王保长唬住了,邬三旺便不失时机地哭诉:“王保长,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事情都是东村人引起的,是他们图谋不轨,请来山贼海盗,想把我们赶出野猫巷……”

“住嘴!你不要血口喷人!”邬三旺的话把东村人气得不行,眼看将爆发第二次冲突,常六爷果断地站了出来。一看见常六爷,王保长把那双铜铃似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阴森森地问道:“常老爷子,我听说那些广东人是你留下来的?我还听说你暗地里一直和革命党保持联系?今天你要是不把事情说清楚,就别怪我……”

王保长的话使常六爷大吃一惊,看来今天来者不善!就在常六爷苦苦思索对策时,有一位穿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双手抱拳,向众人深施一礼,诚恳地说:“各位父老乡亲,先听我说几句。我叫黄少华,我和我的老乡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只想找个僻静之处安静地生活。可是没想到,我们会给你们带来这么多麻烦。既然事情因我们而起,那就由我们来解决吧。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把杀人凶手交给大家,如果到时交不出凶手,要杀要剐只要王保长一句话。”见黄少华说得在理,王保长和邬三旺也不好说什么了。

风波平息没几天,野猫巷又出事了。那晚,邬阿毛家忽然传来呼救声,人们闻声赶到时,几个黑衣人已经把彩娟架上一辆马车扬尘而去。邬三旺闻讯,气得直跺脚,骂骂咧咧地去找王保长,直到深更半夜才悄悄从王保长家里出来。跟他出来的还有一个人,两人一起走到村口才各奔东西。第二天晚上,一辆马车又悄悄把彩娟给送回来了。

眨眼六天过去了,红洋房内一点动静也没有。第七天一大早,王保长和邬三旺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人赶来了。快中午的时候,黄少华才带着几个广东人出现。大伙想看看凶手到底是什么人?不料,跟在黄少华身后的竟然是彩娟。只见彩娟眼露愤怒的目光,对大家说:“我们都被骗了!其实杀死我男人的不是别人,正是王保长和邬三旺。”

原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邬阿毛被枪杀后,黄少华等华侨们都震惊了。王保长的那一枪无意中提醒了他们。黄少华想:在这弹丸小村,普通百姓是不敢私藏枪支,家里能挂枪提刀的也就那么几个,只要仔细查一查,不怕查不出眉目来。于是,他先从王保长着手,并很快发现,王保长最近和一个叫大金牙的来往比较密切。事发当天,还有人见过大金牙在人群里露了几次头,而这个大金牙又和那天在半路上拦住彩娟的黑衣人非常相似,嘴里也有两颗大金牙。顺藤摸瓜,这个大金牙很可能就是上海滩的混混“小瘪三”。为了引蛇出洞,黄少华让手下扮成黑衣人去抢彩娟,果真把邬三旺给激出来了。因为王保长曾事先答应邬三旺,如果这次能把广东人赶走,他就设法除掉邬阿毛,让彩娟嫁给邬三旺。现在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王保长也很生气,认为是小瘪三抢走了彩娟,觉得小瘪三不讲义气,也没多想,当晚就派人去上海找小瘪三。第二天清晨,王保长派去的人刚到小瘪三的住处,就被尾随而去的黄少华擒获了。为了稳住王保长和邬三旺,黄少华又让人把彩娟送了回来,并让彩娟转告邬三旺,说王保长派去的那个人有点不舒服,还要在小瘪三那儿住几天……根据小瘪三的交代,王保长原是袁世凯的党羽,他见来了这么多广东人,便以为是革命党,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想除掉他们。邬阿毛就是小瘪三用王保长的枪打死的……

真相大白后,东西两村又和好如初,并且和广东人也亲似一家。

其实,大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黄少华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叔叔曾是孙中山先生的护卫官,他是奉命来江南暗中发展革命队伍的。事后,常六爷悄悄问黄少华:“当初你怎么这样肯定,躲在暗处开枪的不是你们广东人?”黄少华哈哈一笑,说:“我们之所以配枪只是想吓吓那些土匪恶霸,其实枪里是没有子弹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梁子上那位望夫女
那梁子上有一高点,这里人迹罕至,冷风清清,偶而闻鸟儿在这地方鸣叫,台石上长满了苔藓,石缝里有长了千年的虬枝老树,缺养份永远长不大的小树。站到这里可以看到远方,那起伏的群山,奔腾的河水,绿茵茵的田地,一座座高高的民居楼房,还有新修的一条条弯曲

0评论2024-01-25132

李先生念诗够绝的
相传,李家冲有一位教私塾姓李的先生,很有学问,教书也很有方法,有些很调皮的学生到了他的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也乖乖地听他的话。有一年,在元旦节之前,有位姓黄的保长领着自己的儿子立志找上李先生的家门,求李先生收下自己的儿子,同时乞求对黄立

0评论2024-01-2457

冯玉祥轶事:大白天打灯笼拜访蒋介石
冯玉祥原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保定。其父冯有茂是位泥水匠,为逃避兵役来到一个偏僻村落为地主当雇工。地主家有两个少爷,老地主为了光耀门第,请来一位武艺人教儿子练武。冯有茂天生好学,常去武场讨教两手。考期到了,老地主叫冯有茂带两个少爷前去应考,结

0评论2024-01-2359

百忍成金
早年间,冀北以东有个小村子,叫盲肠村。村里男人好斗,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能打起架来。有人打架,就得有人劝架。这劝架的差事,自然落到了村保长头上。盲肠村的保长不好当,男人们大多性如烈火,拉也拉不开。这不,上任保长因为劝架,头都被打破了。养好伤

0评论2024-01-2337

五爷
五爷五爷年轻的时候壮得像头牛似的,村里上辈分的都说要是哪家的姑娘嫁给他做媳妇,即使仅是靠五爷上山砍柴卖也不会饿肚子。那年月,有个事情叫做抓壮丁,就是抓去当兵。原先不抓人,而是抓阄。眼瞎的人都知道,那是保长做个样子而已,有钱人永远抓不到写有“

0评论2024-01-22117

公公的童年记忆
这是一个山高林密的村庄,翻过山就到了邻县,在过去那交通只靠一双脚的时代,或许也算交通要道。那一年,我才七八岁。这一年的除夕,还没有响起鞭炮,山村的寂静却被枪声给打破了。混乱匆忙的脚步,劈劈啪啪地踏在鹅卵石上,有的倏然而止,有的越来越远。抓住

0评论2024-01-2048

“伪保长”性格
大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但却有着日伪时期“伪保长”性格,在家里应付老婆;在单位应付领导同事。没有人说他不好的,他自己该干什么还照样。大为的老婆是一个基层单位的一把手,当领导当惯了,在家里也是颐指气使大呼小叫,而且稍有不如意就会

0评论2024-01-2060

阴阳河
云阳山在方圆百十里非常出名。出名就出在这座山上上下下尽是药材,贵重的、一般的应有尽有。当地人将这座山称作药王山。 药王山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两条小溪分别从山脚的两侧流下,在进山处汇成一条河,叫阴阳河。从西边山脚流下来的溪河叫阴河,从东边山脚

0评论2024-01-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