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忏悔的罪魂

2024-01-20 05:46530

赵六保八岁上死了父母,跟他罗锅大爷一起生活。赵六保他罗锅大爷只有半人高,前鸡胸后罗锅,是个老光棍儿。老罗锅一个残疾身子,在生产队做不了重活儿,只能做些看场院、看菜园子之类的轻活儿,挣的工分儿少得可怜,喂不饱爷俩的肚子。每到过年,别人家都在割肉包饺子,这爷俩却一人拖一根棍子沿街要饭。讨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能要一布袋馍,晒成馍干儿,够爷俩吃两个月的。

要饭也有要饭的窍门儿,得善于察颜观色揣摸人的心思,还得嘴甜会说好听话儿。赵六保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怎样讨人喜欢。

赵六保成年后,罗锅大爷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当条可怜的拱地虫,一次次去求村支书,想让村上给个当兵或招工的指标。可这些好事儿哪能轮得上他家?

后来村里倒是真给了赵六保一个招工指标,是个挖煤的工作。别人家的大人嫌这工作有危险,不让孩子去,才轮到了他赵六保。按罗锅大爷的心思,并不想让孩子去干这危险的活儿,可赵六保却一定要去,他对罗锅大爷说:“我好歹也是个高中毕业,我不会挖一辈子煤的。”

赵六保只在井下挖了三个月煤,就利用他能说会道善于察颜观色揣摩人心理的手段,在矿团支部当了一名干事,不久又升到了矿团支部书记。后来矿上又推荐他上了大学。

赵六保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市团委工作,后来升到市团委书记。他二十八岁上结的婚,娶的是市领导的女儿。

罗锅大爷这个半截人没敢去参加侄子的婚礼。他在家邀了一帮老哥们喝酒庆祝。买了十斤猪肉,煮熟后切成巴掌大的肉块,使筷子挑着吃。酒是赵六保这个当官侄子孝敬他的好酒。罗锅大爷做梦都没想到侄子会有今天,他喝得大醉,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住嘴地嘟囔着:“这回算是攀上皇亲国戚了,这算是攀上皇亲国戚了……”

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三九天,罗锅大爷酒喝得太多心热,后半夜赤身裸体滚下了炕,醉沉的人没有感觉,被活活冻死了。

罗锅大爷是死后第三天才被他的老兄弟们发现的。赵六保得信儿赶回来时,见自家的小土屋四处漏风,水缸里结着四指厚的冰,罗锅大爷的尸身躺在土炕上,像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那么长。因发现的太迟,老人的耳朵竟被老鼠啃去一只,脸颊上还被老鼠啃出一个洞,露着白森森的骨头。因没个女人拾掇,老人的黑棉袄黑棉裤脏污不堪,破洞处露着棉花。

隔壁三奶在给罗锅大爷换寿衣。罗锅大爷喊三奶嫂子,善良的三奶多年来没少给这爷俩缝补浆洗,应该说:三奶是这爷俩的恩人。三奶用温水给罗锅大爷擦着身子,不住嘴地埋怨罗锅大爷:“从来都是鸡吃谷、猪吃糠,罗锅子你个老天爷封就的穷命头,敢那样地胡吃海喝,你没那个命,受不住啊!”

赵六保木呆呆地看着这一切,像个木头人一般。三奶对赵六保说:“孩子,你罗锅大爷他苦了一辈子,拉扯大你不容易啊!你哭他两声吧。”

赵六保没哭,仍是那副木呆呆的样子,像个傻子。乡亲们把罗锅大爷的尸身放进棺材里,将合上棺盖时,赵六保两手扒着棺材帮,嗷地一声哭了出来。这个衣冠楚楚的官员哭得像个可怜的孩子,赵六保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痛彻心肺地哭着,数念着:“我就你一个亲人哪!我不是人……”

帮忙的乡亲们看着这场景,无不心酸落泪。老人们怕哭坏赵六保,纷纷上来解劝,可怎么劝得住?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罗锅大爷一个残疾人拉扯大赵六保,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难,他赵六保是最清楚的人了。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赵六保虽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可正值人材短缺,百废待兴之际,所以赵六保的仕途简直就如坐火箭般,青云直上。他从团市委书记调入一所大学任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后来升至副校长。这期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又升至省教育厅任副厅长。

当然,赵六保的升迁并不像我说的这么容易,那种明里暗里的手段,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不可否认的是:赵六保的一路顺风顺水,和他小时候要饭的历练大有干系。

今年的麦收时节,村里突然传出一个小道消息:赵六保因贪污受贿,被判刑了。正当人们将信将疑时,很快从电视上得到了证实:本省新闻联播里报道了这个案子,赵六保因多年负责教育经费的投放,贪污受贿总额达一千余万,被判极刑。几百年村里没出过赵六保这么大的官,最后落个炮子敲头的下场,村里乡亲们惋惜呀,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孩子真是疯了,你贪恁多钱干啥?能花完吗?

村长接到赵六保的一封信,信中,赵六保希望家乡父老乡亲们能将他受刑后的尸身收敛,将他的戴罪之身运回老家,埋在罗锅大爷脚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六保的遗言中充满痛与悔。纯朴善良的乡亲们没有嫌弃他,老村长雇了一辆拖拉机,买了一口白茬棺材,从省城将赵六保的尸身运回了村子。

送葬队伍走到罗锅大爷坟前时,突然,平地一个大旋风,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野里,卷起麦秸黄尘,遮天蔽日,使抬棺的汉子睁不开眼,迈不动步。众人只得将棺木放下。顿时,抬棺的、送葬的、跟着看热闹的众人屏息敛声,大气儿都不敢出,明知这旋风来得太怪,却没一个敢吱声儿。

大家歇息许久,看看晴天白日毒太阳,觉得刚才可能只是碰巧了。有人喝一声“起”,大家重新抬起了棺木,可抬棺的乡亲刚一动步,平空里呼地一声,又是一个大旋风,刹时间黄尘弥漫,烟雾四起,风势阴沉凶猛,明显透着诡异。抬棺中有胆子小的,哇地一声叫,扔下抬杠,逃出去老远。

村长和几个主事的老人聚在一起,低声商量。这事明摆着:一定是罗锅大爷的阴魂觉得赵六保罪孽深重,拒绝他入祖坟。

大家商量的最后结果,是请罗锅大爷昔时的邻居三奶来,让三奶劝劝阴间的罗锅大爷,让老人的鬼魂同意赵六保的尸身入坟。当年,三奶没少给这一老一少做针线活儿,罗锅大爷最听三奶的话。

三奶此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老人家虽然腿脚不灵便,脑子却不糊涂。老人家被众人用一只罗圈椅抬到罗锅大爷坟前,三奶指点着罗锅大爷的坟头,高声喝骂:“好你个龟孙罗锅子,这时候知道丢人了!常言说:‘子不教,父之过’。他爹娘死得早,你就是他实际上的爹。你没教育好子侄,是你老罗锅子没本事。现在他回家了,你就该把他带在你身边,正正经经地教育他,他是你的孩子,你得操心哪!”

主事老者一声大喝:“起!”棺木重新抬起,稳稳地放入了墓穴。

今年春,修高速铁路要通过赵家祖坟,罗锅大爷和赵六保的坟都要搬迁。挖开赵六保的坟墓时,围观的乡邻惊愕不已:赵六保的骨殖呈跪伏状,对着将他养大成人的罗锅大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0评论2024-01-2468

剪纸艺术家
剪纸艺术家PART.1遇贵人俗话说,瓦片也有翻身日,东风总有转南时。玉泉庄有个王老汉,因为生来是个罗锅,所以被人喊了一辈子王罗锅。王罗锅年近古稀,仍孤身一人,日子过得是凄凄惶惶。谁料想,他突然时来运转,交上了好运。这年春节,玉泉庄村头来了几

0评论2024-01-2261

经常鞠躬的公务员罗锅
我一个大学同学,也是老乡,名叫罗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好,当年毕业的时候,罗国考上了我们县公务员,是我们全班的骄傲。不仅如此,罗国在老家——某省高登县清远镇小康村,也是声名远播,平时不走动的亲戚,也纷纷过来道喜送礼钱。这事让偏远的

0评论2024-01-2250

张冠李戴
昨天晚上,虚乌约子有在自己家里喝酒,两个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子有拿起床上的棉袄,披在身上说:“天也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虽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我觉得喝多了,你也休息吧。”虚乌把子有送出门外,也不知什么时候,天上下起了纷纷扬扬

0评论2024-01-2242

临死风流一回
村里住着个光棍小伙儿,名叫顺子。顺子非常可怜,九岁那年死了爹娘,随后就因一场伤寒病,成了个弓腰驮背的“罗锅儿”,而现在,他不幸又患上了更加可怕的白血症。按说象顺子到了这一步,这辈子甭说沾女人,能多活上几天就算奢望,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时候

0评论2024-01-2243

“刘罗锅”的外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有一日,刘墉上殿面君议事,刚刚在品级台上一跪,只听乾隆笑

0评论2024-01-2140

奉旨骂街
清朝皇宫里有个最肥美的差事。啥?骂街。这可不是普通的骂街,是奉旨骂街,也就是皇帝看哪个大臣说话做事不顺心,可又不能搬到台面上惩罚,为了出口心中闷气,便寻个差错,找人去骂街。骂人的差事自然落在太监头上,因为太监的性格大多尖酸刻薄,所以骂起人来

0评论2024-01-2137

一把壶难倒刘罗锅
纪大烟袋出的智力题在影视剧和传说中,刘墉刘罗锅和纪晓岚总是和的对头,两人常常联起手来捉弄和,把和整得灰头土脸。不过,据老辈人说,纪晓岚和刘罗锅也有过一次智斗,这两个人哪一个更厉害些呢?事情是这样的:刘罗锅一次去纪晓岚家作客,看上了纪晓岚待客

0评论2024-01-2137

做个凳子让儿骑
大发的罗锅老爹是远近出名的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可是现在罗锅老爹上了岁数,木匠家什就拿不起来了。大发的妈妈病重,常年卧床不起。而大发呢,前年就下岗了。全家人只靠罗锅老爹以捡破烂为生。其实,大发每月也能领到最低生活补贴,可是,大发一分钱也

0评论2024-01-1934

刘罗锅的故事:巧对乾隆帝
乾隆十六年,33岁的刘墉参加了当年的会试,由于文采出众,一举夺魁,剩下最后一关,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就是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当日,只见一位身材矮小、胸凸背驼、蒙着右眼的考生一瘸一拐地来到乾隆皇帝面前,乾隆不由一惊,问他姓甚名谁,考取

0评论2024-01-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