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奉旨骂街

2024-01-21 19:08300

清朝皇宫里有个最肥美的差事。啥?骂街。这可不是普通的骂街,是奉旨骂街,也就是皇帝看哪个大臣说话做事不顺心,可又不能搬到台面上惩罚,为了出口心中闷气,便寻个差错,找人去骂街。

骂人的差事自然落在太监头上,因为太监的性格大多尖酸刻薄,所以骂起人来分外给力。要说太监里最能骂的,能达到骂圣级别的,非王大嘴莫属。人如其名,一张大嘴骂起人来犹如一把钢刀直戳对方心窝,让人无法承受。

这天,乾隆与和闲聊时说起了对刘罗锅的不满,和趁机煽风点火,乾隆一怒之下便让王大嘴奉旨骂街。说起来,这王大嘴也早已恨透了刘罗锅。别的大臣惧怕他的刀子嘴,逢年过节都要未雨绸缪意思一下,唯有刘罗锅是铁公鸡,愣是一毛不拔。这回可逮住了机会。

当晚,王大嘴磨刀霍霍,准备第二天好好过过嘴瘾。第二天,王大嘴气势汹汹地来到刘府,宣读完骂街的诏书后,坐下来就开骂。刘罗锅则乖乖地跪着,一声不吭。其实,此时刘罗锅若能够识相点,送上金银意思意思,没准王大嘴的刀子嘴就变成了豆腐嘴,偏偏刘罗锅不识相,就是抱着元宝跳井——要财不要命。

王大嘴骂人的花样真多,还带了各种乐器伴奏呢,先是边吹边骂,接着又拉又骂,跟着又弹又骂,最后是边唱边骂,足足骂了三个时辰。可刘罗锅呢,任凭你吹拉弹唱,我自岿然不动,好像没事人一样。虽说骂圣骂功高超,但刘罗锅死猪不怕开水烫,始终笑眯眯的,王大嘴从没碰见过如此强硬的对手,第一天铩羽而归。

王大嘴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地回到家,抱起茶壶就灌了起来,骂了一天,嗓子都快冒烟了。等到心火消退,他开始思量起来,怎么就骂不倒刘罗锅呢?以往能挺过两个时辰的人都没有,可这回刘罗锅挨了一天骂都没啥事,真是怪了!

王大嘴正百思不得其解呢,这时有人敲门,原来是和造访。王大嘴知道和、刘罗锅两人素来不睦,就把今天奉旨骂街的过程和盘托出。

这回和也糊涂了:“不对呀……不可能呀……怎么会这样?”最后还是和主意多,他有个奴才叫张望,和刘罗锅的贴身仆人张成是老乡,他让张望请张成喝酒,张成最贪杯了,酒醉后肯定能说出原委。

于是,张望约张成来到酒馆,先是恭维了张成一番,然后拿出了两瓶和让他带来的御酒。张成见了酒就没命,觥筹交错间就忘乎所以了,紧接着就竹筒倒豆子——全兜了底。

原来,这刘罗锅久居官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早就练出了一副钢筋铁骨,尤其是脸皮简直比城墙还厚,根本骂不动他。

听完张望的叙述,和开始琢磨起来,许久猛地一拍大腿,说:“错了,错了,骂错了!”

王大嘴尖着嗓子问:“怎么错了?”

和叹了口气,说:“骂刘罗锅本人不行,这家伙脸皮的确比城墙还厚,根本骂不动。”

王大嘴疑惑地问:“可是我奉旨骂街就是骂刘罗锅呀,不骂他骂谁?”

和坏坏地一笑,说:“你当着他的面,骂他老婆呀,那可是他的心头肉。只要骂他老婆,他肯定挺不住。”王大嘴恍然大悟,刘罗锅疼老婆,妇孺皆知,自己怎么忘了这个茬。

第二天,王大嘴精神抖擞地准备出门,刚到门口,刘罗锅的仆人张成来了,随手递上十两银子。王大嘴掂量着银子,斜着眼问:“怎么,刘大人想通了?”

张成说:“对,对,想通了,不过有件事想求王公公,换个时间奉旨骂街行吗?”

“不行!”王大嘴断然拒绝,因为奉旨骂街也是有规定的,说三天就三天,而且每天必须骂够三个时辰,否则就是抗旨,王大嘴要掉脑袋的!

见王大嘴时间上毫不通融,张成忙说:“今天奉旨骂街也行,但能不能改在晚上?现在立秋刚过,白天秋老虎太毒了,刘大人被烤得受不了。”

这倒行,反正奉旨骂街规定的是三天,又没说白天晚上,时间上可以灵活掌握,王大嘴看在银子的分上答应了。

等天一黑,王大嘴就到了刘府。他直接对刘罗锅的老婆下了嘴,什么娼妇呀,养汉呀,绿帽子呀……总之什么刺耳骂什么。

刚骂了一会儿,王大嘴忽然站了起来,由坐骂改成了站骂;又过了一会儿,似乎站骂不过瘾,改成了跳骂;这还没完呢,后来索性躺在地上打起了滚,不过这回可骂不出声了。

王大嘴在地上来回打滚,惨叫连连,忽然猛地蹦起来,扑通一声跪在刘罗锅面前,请他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王大嘴为了骂倒刘罗锅,今晚是赤膊上阵,反正晚上没有太阳,赤膊上阵多凉快!这可上了刘罗锅的当,要知道现在立秋刚过,又是晚上,头顶还悬着两盏雪亮的灯笼,蚊子能不往王大嘴身上扑吗?不一会儿,王大嘴就满身都是蚊子包,又红又肿。而一旁的刘罗锅则悠哉游哉,早有准备,身上裹了个严严实实。

王大嘴好不容易回到家,躺在床上正“哼哼”呢,和来了,见王大嘴变成了这样,忙问怎么回事。王大嘴说了事情经过,和气得也“哼哼”起来,不过哼了几声就乐了。王大嘴来气了,说:“我都这样了,你还乐?”

和却说,这骂老婆恰好掐住了刘罗锅的七寸,他是没办法,才使出这样的损招。和就让王大嘴明天白天去骂,这样蚊子就不会盯人了。王大嘴心有余悸地问:“这样能行?”

和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万无一失。”

第三天是奉旨骂街的最后一天,成败在此一举。王大嘴气势汹汹地进了刘府,不料,刚进门就被家仆扭住了胳膊,拖出大门,家仆把他结结实实绑在一把太师椅上,抡起皮鞭就抽。

再说和,知道刘罗锅心眼多,他心里没底,于是王大嘴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跟了上来,还没到刘府,就看见前面围满了人,踮脚一看,王大嘴正杀猪般号叫呢……

好你个刘罗锅,抗旨不算,还敢殴打钦差,简直无法无天了。和回到轿中,飞快地进了宫,告诉乾隆。乾隆根本不信刘罗锅这么大胆。和急了,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人心急火燎地来到刘府门前,只见家仆还在抽王大嘴呢,刘罗锅则坐在旁边,手里还端着紫砂壶,边啜边嚷:“抽得好!”

见到刘罗锅,乾隆怒不可遏,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你在干什么?”

见乾隆圣驾光临,刘罗锅赶紧跪下来,磕头如捣蒜说:“我没干什么,我在帮助王公公奉旨骂街呢。”说罢特意指指刘府门前的大街。

奉旨骂“街”?乾隆恍然大悟,这刘罗锅真会找漏洞呀,奉旨骂街是骂刘罗锅,他却让王大嘴真骂起了大街!乾隆气呼呼地问道:“既然是奉旨骂街,那就骂‘街’好了,为什么要把王大嘴绑在太师椅上?又为什么要鞭打他?”

刘罗锅巧舌如簧,说王公公不听话,偏要进府骂人,没办法,只能绑在太师椅上骂“街”,绑是绑上了,可他不骂“街”,反而骂刘罗锅,所以才让家仆抽他。还甭说,鞭子的威力就是大,一抽他就开始骂“街”了。

刘罗锅的这番话差点把乾隆的鼻子气歪了,而且还挑不出一点毛病来,乾隆只得怏怏而归。这可苦了王大嘴,自此之后落了个毛病——听见骂街两字就尿裤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恪守心志重如山
恪守心志重如山临死之前,李先生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范仲淹为李先生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去了。一路上,他并没

0评论2024-01-2570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0评论2024-01-2454

这可怎么办
居委会主任王大妈这些天开心事真不少,昨天刚捧回“模范治安小区”的红旗,今天又收到请柬,是居民刘丁请她参加婚宴,这刘丁因被前女友欺骗,一直郁郁寡欢,今天终于露出笑脸了。赴了刘丁的喜宴回家,王大妈就接到居民张乙的报喜电话。原来张乙在火车上遇到一

0评论2024-01-2468

你看见我舅舅没有
在恩施土家山村,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山深处里,这里与世隔绝,但是人文文化却比较好,谁家教育孩子都用弟子规的标准来教育自家的孩子。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在上个世纪6年代,我家隔壁王二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用《弟子规》的标准来教育的,他的儿子王大

0评论2024-01-2485

一件貂皮大衣
王大娘一辈子就是个农民,把四个儿女养大成人不容易。一辈子省吃俭用,穿的衣服都是在地滩上买的或者是商店里打折的便宜货。农民在农忙时要下地干活,泥一把水一把的,农闲时要搞点副业和众多烦人的家务事,实际上一辈子都没得闲。就是有好点的衣服平时也舍不

0评论2024-01-2472

比老婆
时间穿越到清末民初,还有女人裹小脚的年代。王二玍有个干兄弟,姓朱,叫朱顺。兄弟俩从小到大一直关系很密切,整天形影不离。可是,最近俩人都因为是刚结了婚,新婚生活过得都很惬意。所以,哥儿俩就有很长一段了时间没有来往了,因此,相互对对方媳妇儿的情

0评论2024-01-2456

绝对宝贝
绝对宝贝作者:安昌河世上许多的收藏是有价的,而人生经历中一些富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却是无价的..1.鉴宝梁文成是个古董迷,在收藏界混了两年,经常参加鉴宝活动。这天,梁文成准备去一个鉴宝现场,这次来现场的鉴宝专家可是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大人物,此人

0评论2024-01-2488

喇叭传奇
一大王庄地处进城要塞,再加上一条南北大道就打大王庄中纵穿而过,这南来北往的行人旅客、士农工商,少不了在这里打点盘旋。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一点儿不假。随着经济的发展,大王庄的村民们个个都成了精明人儿,种地的少了,各家各户大小都有点副业。

0评论2024-01-2491

美女都爱王大爷
最近,舞蹈学院看门的王大爷,不堪忍受学院里美女们的骚扰,休假到乡下避一避。美女记者小敏感到这是个大卖点,便立刻前去采访。到乡下一看,小敏见王大爷正在河边钓鱼。说实话王大爷的颜值让小敏很失望,但这更加勾起她的好奇心。小敏把采访笔伸到王大爷面前

0评论2024-01-2436

两兄弟娶仙女
沿海地带的一个小岛上住着从小就无父无母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大哥叫王大,弟弟叫王二,他们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都是靠种瓜维持生活,每天王大卖瓜,弟弟就在家种瓜。不过有一天弟弟发现在他家葫芦架上有个奇怪的葫芦瓜越长越大,就把这消息告诉了卖瓜回来的哥

0评论2024-0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