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黄河古道的诡异故事

2024-01-20 05:39560

我要讲的是黄河古道中的古怪故事。

我姓白,大名叫白石头,这个名字很土,却是有讲究,取的是“水来土掩”之意。

黄河上供奉着八个大王,六十四个将军。这白姓,就是八大王之中的一个大王的姓氏。

这不是胡说,关于八大王和将军的说法写到了书里,是每个河官必备的红宝书,即便是今天的黄委会也是要将这本书奉为治黄圣经的。

懂行的人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我是世代的河兵出身。

河兵是什么,相信好多人都不知道。

在《天下粮仓》电视剧的开头,那几个九死一生取水的士兵,就是河兵。

康熙三十七年,中国才开始设河兵。

河兵是一个奇怪的兵种。

清朝的军装上印着字,有的印一个“勇”字,有的印一个“兵”字。

兵是正规军,是清朝的正规部队;勇是临时招募的军民,曾国藩的湘军,一些地方团练,都是勇。

河兵的军装上印着一个“河”字,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兵种。

河兵虽系绿营系统,但仍略有区别。他们所领粮饷,经乾隆帝特批,按“战二守八”(战银每月一两五钱,守银每月一两)的比例分配,也可“由守拔战”而升迁。如因公遇难,也按军功条例抚恤。

可以说,清朝的河兵待遇是很好的了,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去。

不仅不愿意去,就算是被强行抓丁了,或者被征调成河兵了,他们也要千方百计跑掉。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康熙三十七年,河兵人数为2000名,三年后只剩下不到800人了,跑掉死掉了将近一半多。后来实在不行了,又在嘉庆七年,紧急从天津和宣化调拨400人凑数。

按说当兵吃粮,扛枪打仗,又有什么要跑的,关键是河兵的工作性质不一样。

别的兵种是和流寇、盗贼、外夷打交道,河兵和什么打交道?

和黄河,和黄河里的邪乎物件打交道。

黄河是中国最能折腾的一条大河,也是中国邪乎事情最多的一条长河。

所以说河兵虽然名义上什么洪水都去防,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力还是用在堵黄河的枪眼上。

在黄河里,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发生,黄河古道几十米深的淤泥里,也是什么邪乎物件都有可能挖出来。

大家都知道黄河泛滥,一次要死掉成百上千人,但是大家却都不知道,每年清理黄河古道时,从厚厚的淤泥里挖出来的诡异物件才瘆人呢!

黄河改道,一泻千里,所到之处,人或成鱼鳖,那厚厚的淤泥下,不知道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

这些秘密包含了太多的禁忌,太多的古怪,诡异的让人简直不敢相信。

关于黄河古道的怪事太多了,就说一些近代的怪事吧。

在五十年代初,黄河改道,河工扒开了干涸的黄河古道后,发现了一截锈迹斑斑的铁管,铁管初时只有胳膊粗细,越往下越粗,往下挖了七八米,那铁管有水缸粗细,周身白亮,就像用砂纸打磨过一般。河工们不敢再挖,等专家第二天来了后,却发现那原本干涸的河床一夜水满,浑浊的黄河水中再也找不到那截铁管了。

在六十年代,清理黄河古道时在淤泥下发现了一个十几米高的铜钟,钟口用铁汁给封住了,打开一看,铜钟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骷髅头,骷髅头里盘着各种黄橙橙的小蛇,怎么也不肯出来。专家考察了一番,怎么也想不通这口大钟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蛇怎么能在封闭的大钟里存活那么多年,最后只能将大钟原样沉在了河底。

在那口大钟沉到水底之后,连续七天,家家户户都听到了铜钟敲响的声音。

且不说黄河古道,就说解放前,负责治理黄河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都里外透露着诡异。那时候,黄委会的委员长是孔向荣,他是著名的孔子孔圣人的后代,孔氏家谱中记载着他是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后代。

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当时四大家族孔家孔祥熙的堂哥。

据说当时孔氏家谱中本没有孔祥熙这一脉,孔祥熙为了让自己能进入家谱,拼命讨好孔向荣,后来才借助他的力量,在修家谱时把自己家也给修了进去。

就说这个孔圣人的后代,大官僚的堂哥,竟然非常迷信河神,他在工地上修建了大王米庙,供奉了黄河中的大王和将军,在贯台堵口时,他又亲迎虎头将军,焚香祭奠河大王。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刘峙一定是个蠢且迷信的贪官。

但是,不是。

刘峙是一个民国时期少有的好官,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不讲排场。

他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一个河南人民敬重的好官。

他很重视教育,主政期间修建了河南体育场,还有河南大学标志性的礼堂。

在他调离河南时,仅在郑州一地,就有两万多人为他送行。

抗战胜利后,刘峙由南阳抵漯河主持第五战区受降仪式,沿途百姓到处摆香案,燃爆竹,夹道欢呼。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就想问了,为什么这些人如此迷信黄河古道传说?

那些所谓的黄河大王,又都是迷信吗?

还是那句话,黄河古道里的那些事吧,说不清楚。

也许就是因为黄河的古怪,我祖上立下重誓,老白家每代只准一个做河兵,也必须有一人做河兵。

为什么要这样说,各位看官且耐心往下看就知道了。

俗话说天下行业分为三百六十行,这三百六十行中就有金门一行,这也是一门手艺,也有门派,有特别的规矩和秘法。

中国的手艺人讲究拜祖师爷,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小偷的祖师爷是时迁,挖参行的祖师爷是孙良,这金门一派的祖师爷是马小三马师爷。

这马小三出身穷苦,却是一个天生的金客,颇会使一手寻金点脉之法,后来就演化成点石成金的祖师爷了。

这寻金之事,古已有之,人类最开始利用的金属就是金,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就有意识的采金了,最开始采金都是政府行为,政府强行征招农民去,后来这些采金人将采金之术传承给了后辈,就这样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了水金、山金、渊金、云金四脉,形成了独特的金门一派。

这金门一派,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也有了特定的口诀和秘法,有观金山,分金水,寻金线,走金脉,炼金汁一说,后来金门一派发展成为了“河、山、渊、云”四脉。

这四脉分别叫做“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每一脉有一脉的规矩,也有各自的地盘,“分水”的绝不会去“观山”,同样的,“探渊”也绝不会去找“凌云”的麻烦,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子鼠丑牛都有个说法,后辈们当然不能乱来。

这“河、山、渊、云”听起来很神,说白了就是金客各自划分的地盘,有的专门找水金,有人专门寻山金,有人专门探洞金,有的专门找天金,省的以后为了抢地盘打架。

那其他三脉都很好理解,不过这天金一脉特别神秘,我一直也搞不明白,按说水里山里找金子都好理解,这天上去哪找金子呀。

不过点金这行虽然富贵,但所谓财不外露,又跟巫、娼、大神、剃头匠、戏子一样是下九流的行业,所以一直都是低调行事,外人多不知。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们白家祖上古怪的规矩了,为什么每一代都要有一个子孙做河工。

那是因为,我们白家就是金客“分水”一脉,吃的是黄河中的河金,每一代当然就要有人去守护黄河,这叫做盗亦有道,有得有失,这样后人在黄河古道采金时才不会遭遇天灾人祸,让这“分水”一脉彻底断了根。

到了我父亲那一代,人丁不旺,里里外外就他一个男人,他理所当然成了老河工,加入了当时的黄委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

0评论2024-01-2578

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

0评论2024-01-2573

宗泽三呼“过河”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这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做南宋。宋高宗即位以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但是

0评论2024-01-2575

花木兰
花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

0评论2024-01-2582

吵架也作诗!
两口子太有才了,吵架还作诗,全文如下:妻子:日照香炉生紫烟,啥人和你在聊天?丈夫:黄河自有澄清日,就是普通一同事。妻子:万水千山若等闲,微信扯淡没个完?丈夫:日出江花红胜火,我俩从来不胡扯。妻子:曾经沧海难为水,你俩肯定有一腿。丈夫:除却巫

0评论2024-01-2453

摁坏了12部手机的拇指作家
在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名戴着眼镜,头戴小白帽的中年妇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参政议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科学家或各部门的女领导,而是从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走来的一位回族农村妇女,她叫马慧娟,她的另外一个身

0评论2024-01-2443

甘茂渡河
甘茂渡河战国时期,楚国下蔡地方有个人叫甘茂。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出任了秦国的将领,后来由于战功卓越,多次对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秦武王时升任左丞相,任职期间又领兵攻下韩国的宜阳。后来在秦昭王时,因为昭王身边的近臣不止一次地在昭王跟前说他的

0评论2024-01-24110

寻找光明豆
早年间,辽河口为深渊大泽,外面包裹着一层瘴气,人在里面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得上怪病,药石无灵,不治而亡。所以辽河口自古以来人烟稀少,民生凋敝。传说天地间有一种光明豆,能破这种瘴气,可光明豆在哪儿,长什么样,谁都不知道。有个叫刘老石的人,立志要

0评论2024-01-2342

吕相绝秦发生在什么朝代?吕相是谁?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公元前578年,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要和秦国断绝外交关系,秦晋之好,就要变成秦晋绝交了。晋厉公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是西周统治下的诸侯国之主,在位时间不到十年,就相继打败了秦国、楚国以及齐国三大诸侯国。之所以

0评论2024-01-2339

“捆绑式”人生
我们逛商场,大抵不排斥“买一送一”,可是,进入现实人生以后,才发现,所谓机遇,所谓运气,所谓宿命,都是“一揽子买卖”。即使有选择权,也无非是诸害相权取其轻,而不能“单单挑好的”,往往是要么全要,要么不要。过去,移民海外的中国人,爱叹一句“得

0评论2024-0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