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德盛汇商行

2024-01-20 04:44580

滦阳城是清末民初时远近闻名的商埠,城内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商号“德盛汇绸缎庄”,掌柜姓王名集贤,在当地小有名气。店里有一个小伙计叫秦万祥,自幼父母双亡,十五岁那年经人介绍到“德盛汇”当“小半拉子”打杂,柜上人都叫他小祥子。小祥子人虽小,却腿勤,嘴紧,一天到晚跑跑颠颠,样样有条不紊。晚上,王掌柜和账房先生拢账,小祥子用大肚儿茶壶沏了酽茶,斟满两杯分别送到王掌柜和账房先生面前,再给王掌柜装好水烟袋,然后侍立一旁,听候吩咐。王掌柜和账房先生喝了茶吸了烟后,王掌柜便拿过账本像唱曲儿似的报账,账房先生的手指在算盘上蝴蝶儿似的飞舞,那铁梨木算盘珠儿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把小祥子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如醉如痴。一来二去,小祥子对打算盘看出了些门道,于是,便拿过一个算盘在一边悄悄地跟着打,王掌柜和账房先生也没把这个小打杂的当回事。后来,王掌柜和账房先生就听出小祥子算盘的响声有了变化,节奏清晰明快。再看那拨算盘珠的手指宛若唱戏的“兰花指”般优美!常言说“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王掌柜觉得这个小半拉子的算盘有些功夫了,于是,便想考验小祥子。接下来,王掌柜又报账,账房先生噼里啪啦地打,秦万祥也跟着一起打。王掌柜报完账对账房先生说:“你先别报数目,让小祥子先报。”秦万祥红着脸说:“掌柜,还是让先生先报吧,我是打着玩儿的……”账房先生说:“掌柜让你报,你就报吧。”秦万祥这才把自己算盘上的数目报了,结果与人称“铁算盘”的账房先生算的完全一样!王掌柜大为吃惊!原来这个小打杂的不声不响地把打算盘的功夫练到家了!王掌柜心中暗暗佩服,这个小打杂的如此有心计,看来是块好料,说不定将来大有出息。王掌柜是个爱才之人,一边笑呵呵地品茶,一边拍着秦万祥的肩头说:“小祥子,明天开始,不让你打杂了。白天上柜台,晚上给账房先生贴帮拢账……”

也是该着秦万祥露脸,一个偶然的机会秦万祥揣着王掌柜的帖子到瑞兴永商号结一笔账,瑞兴永大掌柜无意中多付了一百块大洋。秦万祥回到柜上后如数交柜,王掌柜一过数不由得一怔:“这钱数不对呀!”

“多一百块。”秦万祥说,“他们多付了。”

王掌柜立刻睁大了眼睛,把秦万祥盯了好一阵。一百块大洋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小伙计三年白干活白吃饭,三年后的劳金毎年也不过三四十块大洋。这个小伙计见钱不动心,实在是不可思议呀……王掌柜手里哗啦哗啦地摆弄着大洋钱,面带微笑地对秦万祥说:“小祥子,你真的不稀罕钱?”

秦万祥说:“钱,谁不稀罕?可是,人心更值钱呀……”

王掌柜说:“那你为什么不当场退还人家?”

秦万祥说:“我是想,这钱要是您大掌柜亲自去退,那可就不一样了。您大掌柜多大脸面?做生意讲的是信誉,往后德盛汇的名声岂不更高?”

王掌柜一听惊得一愣,道:“好!万祥,你小小年纪,可敬可佩!”

第二天,王掌柜带着秦万祥去瑞兴永商号退还大洋,瑞兴永大掌柜十分感动。一百块大洋事小,德盛汇如此重信誉、恪守商德实在难得!瑞兴永大掌柜高兴万分,便命手下人在聚贤楼酒家设筵招待王掌柜和秦万祥。宴席上,瑞兴永大掌柜特意给秦万祥敬酒,秦万祥站起身拱手道:“大掌柜这样抬举,可要折秦万祥的寿了!”瑞兴永大掌柜微笑道:“小老弟为人可敬,实是我滦阳商界之骄傲。”秦万祥道:“万祥年幼无知,全仗我家大掌柜言传身教,万祥刚刚学徒才没有跌跤……”

秦万祥话说得有板有眼,把王掌柜说得心花怒放。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滦阳城,一时间成了滦阳商界美谈,秦万祥也成了各商号教育年轻伙计的榜样。德盛汇在滦阳城声名鹊起,又加上与瑞兴永这样滦阳数一数二的大商号结缘,王掌柜在滦阳城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大小商号都愿意与德盛汇打交道,关里关外的商贾老客也都主动把买卖做到德盛汇门口来,德盛汇的生意空前兴旺起来。

秦万祥做了这样一件露脸的事,给德盛汇商号争了光,王掌柜当然对他另眼看待了。秦万祥不骄不躁,做事愈加谨慎、勤恳,事事都想得很周到,毫无纰漏,成了王掌柜最得力的助手。转眼王掌柜已过了花甲之年,自觉体力不支,料理商号事务有些吃力。有了秦万祥这样底细可靠办事能力强的人,王掌柜经过几番考虑后便决定把掌管商号的事交给他,自己做个甩手东家。这年秦万祥刚刚二十五岁,成了滦阳城里最年轻的大掌柜。秦万祥当了大掌柜后,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把商号治理得井井有条,生意红红火火,年年赢利可观。

老东家王集贤虽然不再躬亲柜上事务,但他还是经常到柜上走走看看,夜里常和秦掌柜促膝交谈,十分亲近。老东家还经常把秦掌柜请到家里小宴对酌,特别是有了新鲜的山珍海味或好酒时,必请秦掌柜同享。没有秦掌柜相陪,再好的酒菜也吃不岀滋味儿来。家里虽有一个小伙计李顺和使女珠儿,请秦掌柜时却从不用他们动手,总是让夫人和女儿碧云小姐亲自下厨,端菜斟酒,无疑是把秦掌柜当成自家人了。后来,老东家就萌生了将秦万祥招赘为婿的念头。

这天,王掌柜又来到柜上,晚餐也未回家去吃,就在柜上与秦万祥对酌。两个人边饮边谈,十分畅快。不知不觉己至深夜,王掌柜便留在柜上与秦万祥同榻而睡。秦万祥熄了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身下有什么东西。几次起来秉烛寻找,床铺又厚又软,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找到。秦万祥用笤帚在铺上扫了又扫,躺下后却依然不能入睡。几番折腾,把王掌柜搅得睡意全无,也起来点灯仔细寻找,找了多时只在褥子上寻到一根头发丝——啊,原来是这东西作祟!

那一夜秦万祥彻夜未眠,老东家也陪着熬到天亮。

一根头发丝扎得秦万祥不能安睡,老东家王集贤看在眼里,心里就犯掂掇了。一个小打杂出身的人当上大掌柜不过三年,竟娇气到这种程度,就是皇帝老子也未必如此呀!自古道“成由勤俭败由奢”,老东家越想越感到心下不安,半个月后,老东家终于下决心把秦万祥的行李给“顺”过来了(旧社会商家将店员横放在床铺上的行李给“顺”过来即表示解雇)!

打发走了秦万祥,王集贤又连东带掌地撑起商号事务。王掌柜开了一辈子商号,见过不少大世面,可这次一接手却连连受挫,做了不少亏本买卖,连续三年出了很大的亏空。任凭他费尽心机,仍无法扭转局面。德盛汇每况愈下,眼看己濒临倒闭。王掌柜长吁短叹,一筹莫展。

这天晚上,王掌柜独自愁眉不展地坐在房中,女儿碧云走了进来。王掌柜望着女儿,心中愈感伤悲,可惜自己只有这么个女儿,如果是个堂堂的男儿也该干一番事业了,何必忧愁德盛汇的前程?碧云在老爹爹面前默立许久,王掌柜轻叹一声说:“碧云,不在你的房中休息,到这儿来有什么事吗?”

碧云轻声回答说:“爹爹,女儿见您老人家终日愁眉苦脸,心下十分不安,可叹孩儿是个女流之辈,不能为爹爹分忧,对于生意上的事更不敢在老爹爹面前妄言……不过,女儿却想起一个人来,若将他请回来,德盛汇或可起死回生……”

王掌柜一脸惊愕道:“你是说……秦万祥?”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王掌柜击掌道:“对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唉,现在想起来,当初把秦万祥打发走就是一个大错误啊!如今德盛汇已到了生死关头,舍此别无他路。”

次日,王掌柜便备上一匹快马日夜兼程直奔秦万祥的老家而去。当时正是青苗在地的夏锄季节,王掌柜来到秦万祥的老家方家庄外,正想打听秦万祥的住处,却见路旁的树荫下立着一把锄头,一个汉子光着膀子躺在地头的乱石堆上四仰八叉睡得正香,一群蚂蚁在身上乱爬,汉子全然不觉,照样鼾声如雷。王掌柜见汉子睡得如此香甜,不好意思打扰,正想走开,那汉子突然一翻身,王掌柜猛然大吃一惊——原来他正是秦万祥!王掌柜惊喜万分,伸出手拍拍秦万祥的肩头喊道:“万祥,万祥!别睡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泾县城里有一家“陆记当铺”,这天,陆掌柜正在当铺里忙着,忽然,一辆马车在当铺前停了下来,赶车的汉子冲着当铺里喊了一声:“陆掌柜,我当东西来了

0评论2024-01-2674

施耐庵走访沧州
一、挨揍的故事 有一年,正是高梁晒红米的时候,沧州城里来了个青衣秀士,头戴竹斗笠,肩北布褡裢,说话南方口音。他就是为写《水浒传》专程来访沧州折施耐庵先生。 沧州毗领济州,是柴进的故乡、林冲发配的地方,许多梁山好汉也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施耐庵

0评论2024-01-26155

凤肝龙胆搅惊涛
一奇光异彩海马龙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十五,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正航行在烟波浩淼的大洋之上,在其中一艘船的船头,一位身披铠甲的威武将军神色严峻地看着初升的海上明月,他就是担任船队军事护航任务的最高指挥官龙武。面对皓月下波光鳞鳞的

0评论2024-01-2574

淘宝掌柜亲戚多
小光喜欢在网上购物,这天他想买点茶叶,货比三家后选择了一家专卖茶叶的网店。网店的广告打得很实在:本店铺所售茶叶,全部自产自销,省去中间环节费用,就是这么便宜!一个便宜三个爱,于是,小光跟老板联系了:“真的是自产自销?”老板回复:“亲,假不了

0评论2024-01-2456

一只蛐蛐一张犁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家去借钱。张三家也穷,哪有钱借给王诚呢?可是,以往张三有困难,王诚没少帮忙。张三心里

0评论2024-01-2456

玩主儿
民国初年,东城有家叫东来顺的茶馆,掌柜的姓李名茂,刚从老爷子手中把店接管过来。老爷子特意叮嘱他说:“记住,咱做的是开门买卖,来者都是客,是衣食父母,要尽心伺候,买卖才能长久。”李茂点头说知道了。谁承想,第二天,李茂就遇了个刺儿头,东四六条贝

0评论2024-01-2457

寻兄迷局
清朝康熙年间,保定府博野县城出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有一个开封来的富商要寻找他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他说自己名叫马益文,他的兄弟名叫马益武。他的左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他兄弟的右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黑痣上还有一小撮绒毛。他还说由于当年

0评论2024-01-2493

小跑堂当上大老板
据说很久以前,在哈尔滨市有一位赵老板,开了一家大饭馆,生意兴隆,于是就请了个管账先生坐阵打理饭馆里的大小事务。赵老板成了甩手掌柜很是悠闲,每天一边和朋友喝茶聊天,一边也随时观察着饭馆的情况,赵老板发现来饭馆吃饭的客人是越来越多,招待客人的人

0评论2024-01-2482

玉斯哈斗店掌柜
玉斯哈斗店掌柜从前有一天,玉斯哈(东乡族的机智人物)赶着一头骡子,给一个商贩当脚户,来到了繁华的果朱巴咋。卸完货,他走进一家肉面馆,想吃一碗肉炒面。这家炒面馆的掌柜,为人趋炎附势,刻薄成性。见了衣衫褴楼的乡下人进来,他就让伙计高声叫喝:“乡

0评论2024-01-2450

失踪的银锭
清道光年间,海丰县有一家“小荷”绸布店,是由程小荷姑娘和她年迈的母亲操持的。程小荷十八九岁年纪,长得面如桃花,唇红齿白,一双大眼水灵黑亮。母女俩是从外县迁到海丰的,没多少本钱,刚开店那会差点就没维持下来,幸亏受到海州最大绸布店——“绫云”的

0评论2024-01-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