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我在南极做泥瓦工

2024-01-20 03:30230

说到泥瓦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难成大器的行当。可是,江苏省宝应县仅有初中学历的泥瓦工崔仑明,却把这一行做到了南极,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到南极做泥瓦工的打工者。他凭一身过硬的本领,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成了众多欧美国家以26万美元年薪争相聘请的对象。

自强不息,常年“洋打工”练就本领

崔仑明是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人。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后就辍了学,和父母一起种地。3年后,为了多赚点钱,他来到泾河镇展丰对外建筑劳务输出公司,当了一名泥瓦工。

干了一段时间后,崔仑明觉得当泥瓦工不会有什么出息,连老婆都难讨到,就想改行。可父亲对他说:“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看你能不能把真正的技术学到手。”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父亲还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崔仑明和那个女孩处得非常好,两人很快就结婚成了家。

崔仑明所在的建筑公司挂靠中铁集团,经常有出国务工的机会。1994年3月,公司在坦桑尼亚承接了一项水坝建筑工程。由于坦桑尼亚国家较穷,各方面条件都不好,收入也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可崔仑明觉得到国外做泥瓦工能学到新鲜东西,就主动要求去坦桑尼亚,并很快被批准了。

由于坦桑尼亚的泥瓦工技术很差,崔仑明一到那里,就成了“师傅”。他手把手地教当地工匠,每天都在工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期间他不仅积累了在热带地区施工的经验,还学会了管理涉外建筑施工。慢慢地,他成了泥瓦工中技术过硬、善于管理的人才。此后崔仑明又先后被公司派往以色列、阿尔及利亚、印度、英国、挪威等地做泥瓦工,并因此积累了各地施工的经验。

2007年9月中旬,我国国家科学考察队计划对南极进行第24次科考,在南极完成一些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项目建设。国家把任务交给中铁集团,中铁集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只有崔仑明有把握完成这项任务,就让他牵头组成一个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2人建筑施工队伍。

打工极致,在南极做泥瓦工有何不同

崔仑明一行的主要任务是到位于南极深处的“冰穹A”地区,建设一个集科研办公楼、废物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中心等10项后勤保障项目为一体的大型工程。由于“冰穹A”地区科考战略地位特殊,因此成了南极考察4个必争点中仅剩的一个点。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都已明确表现出建站的态势。而根据《国际法》和《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无国界、无主权。也就是说,“谁占谁得”。所以,他们一行必须抢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风停后,崔仑明带着工人,经过9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距中山站806公里的“冰穹A”地区。这时他才发现那里看不到一点儿土壤,地面上除了积雪,就是堆积如山的石头。没有土壤就无法打桩,而打桩是施工的第一个步骤。为了顺利地实施计划,崔仑明想了个办法,用于孔钻先在岩石上打洞,再埋入钢筋,最后加灌,制成了经过抗冻处理的混凝土,这才解决了施工难题。

没想到就在这时,几个美国科考队员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美国人说:“你们占了我们的地方,必须赶快撤走,不然的话,我们就到国际法庭控告你们!”原来,根据“谁占谁得”的原则,虽然那些美同人还没来得及在“冰穹A”地区建筑考察站,但他们已经在所有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地方用石块固定了地方。考虑到国际关系,科考队的领导只得让崔仑明等人暂停施工。

崔仑明万万没想到在南极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还会有“国际争端”。但时间不等人,工期这么短,耽误了时间怎么办?那天晚上,他急得一夜没睡好。快亮的时候,外面忽然又刮起了狂风。天赐良机,正是这阵狂风帮了崔仑明等人的大忙。

第二天上午风停后,崔仑明到外面一看,只见那几个美国人正慌忙地捡石头重新“摆石圈地”。原来,美国人前几天摆的石头早被头天晚上的狂风刮跑了,他们还想重新占地盘,而崔仑明他们头天在钻孔中埋入的钢筋因为有灌入的混凝土固定而纹丝未动。崔仑明灵机一动,带着两个人,拿着照相机走上前去,“咔嚓咔嚓”一通拍照,然后对美国人说,“我们已经在这里打了桩,刚才还拍了照片。这里已经是我们的地盘了,请你们马上离开,不然我们就会到国际法庭去控告你们!”美国人见状,自知理亏,只得悻悻地走了。

在南极施工,不能留下任何垃圾,连大小便都必须带回船上,运回国内处理。一次崔仑明到野外勘察地形时,突然内急,不得不在一个塑料袋中小便。由于气候寒冷,他眼看着尿出的小便一离开身体,就很快冻在了一起,等一泡尿撒完,塑料袋已经变成了硬块。尽管困难重重,可崔仑明顾不上了。为了抢时间,他带着工人,每天都工作15个小时以上。由于劳累过度,他的体重骤然减轻了8公斤,脸也被晒成了紫色。

经过艰苦努力,崔仑明等人终于把地面基础打好了,接下来需要吊装地面上的建筑。建筑物一般有几十吨重,而由于南极的风特别大,被吊车吊起来的建筑在空中直打旋,根本没法套进地面的镙丝孔中。实在没有办法,崔仑明只好钻到建筑物下面,一边手工校正,一边指挥吊车。幸好他胆大心细,指挥准确,否则,万一建筑落下来,他就会被压成肉饼。

南极的风经常达到20级以上。刮起狂风时,篮球大的石块都会被大风吹得乱飞,根本无法施工,人必须回到室内避风。2008年1月19日,崔仑明带着大家正在施工时,忽然又刮起了狂风。他事先考虑周全,在工地与住处间拉起了一根钢丝绳。大家当即抓着绳子,往住处摸索行进。突然,一块半斤多重的石头猛地击中崔仑明的胸部,疼得他差点松开手中的绳子。他知道如果松开绳子,人就会被风吹走,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他咬着牙,仍然紧紧地拉着绳子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才艰难地走过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极夜故事
极夜故事意外地,一行探险者没来得及赶在最后一次日落前离开,他们被留在了南极,留在了极夜。虽说有足够的食物和生活必用品,可整整一个多月,这儿讲只有黑夜没有白昼,冰天雪地,生灵绝迹,与世隔绝,与光明隔绝。人,能挨得过去吗?寂寞与枯燥终于让他们难

0评论2024-01-2447

赵又廷:我从来没有过远大理想
审慎接片,宁缺毋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前,赵又廷除了出道时的《痞子英雄》,并没有演过其他电视剧。事实上,他连电影拍得都不多,算上还没上映的《南极绝恋》,入行8年也就11部。这种审慎的接片选择,是他自我要求的体现。他还委婉地批评过IP热:这

0评论2024-01-2356

再见,老蓬
“南边不能去!北边不能去!东边不能去!西边不能去!”哼,我才不信呢!我是一匹红色的小马,我的名字叫小诺。我有四条腿,它们可以把我带到我想去的任何地方。但是,我哪儿都不能去,因为老蓬不许。老蓬是一匹红色的大马,他是我的爸爸。老蓬说:北极不能去

0评论2024-01-23106

幼儿园里来了一只企鹅
幼儿园里来了一只企鹅,他是从南极来的。大灰狼一看见企鹅,两眼都直了:多漂亮的企鹅呀,前面是白白的,后面是黑黑的;两只眼睛亮亮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大灰狼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企鹅的白肚子:“多好吃的奶油雪糕呀!”大灰狼还把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口

0评论2024-01-2354

活着就是旅行
旅行?活着就是旅行。我从一天去到另一天,一如从一个车站去到另一个车站,乘坐我身体或命运的火车,将头探出窗户,看街道,看广场,看人们的脸和姿态,这些总是相同,又总是不同,如同风景。若我想象,就能看见。我旅行时还做过什么?只有想象力极端贫乏,才

0评论2024-01-2351

冻不死的帝企鹅
南极洲的冬天特别寒冷,温度基本在零下40摄氏度,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却生活着成群结队的帝企鹅。人们不禁好奇,异常寒冷的天气冻不死这些帝企鹅,原因到底在哪里?几个国际科学团队准备对帝企鹅展开调查研究,他们利用特殊的延时摄影技术,在气温零下4

0评论2024-01-2353

小企鹅和小冰山
在南极,有好多冰山,冰山上住着许多企鹅。小企鹅们想:天气太冷了,好久不见太阳,我们还是到北方去玩玩吧。它们对一座小冰山说:“小冰山,小冰山,你带我们去北方,好吗?”小冰山说:“你们干吗要去北方呀?”“这儿太冷啦!”一只小企鹅说。

0评论2024-01-2341

企鹅的沉潜
南极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地上行走。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它们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0评论2024-01-2348

我们年轻,阳光免费
我们年轻,阳光免费2009年,二十八岁的谢谢在西藏南迦巴瓦雪山下认识了菜菜——一个在外资银行工作的上海姑娘。2010年,他们一起辞去工作,迈出了环球旅行的第一步,十个月四万元,他们穿越亚非十八国。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冰原、智利的复活节岛、南极

0评论2024-01-2332

我只想要一个苹果
在此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过,究竟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伴侣、组成家庭。我从大学毕业起在一家新闻机构任职记者,至今已12年。在北京这座千万人口的都市,与我有过或多或少接触的人也许数以千计,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走进我的生活。独身生活从24岁

0评论2024-01-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