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徐悲鸿与一幅古画的悲欢离合

2024-01-20 02:50370

香港奇遇

1936年,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在好友、时任香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许地山夫妇的家宴上获知一个信息:一位德籍的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而且正在待价而沽寻找买主。徐悲鸿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马丁夫人十分热情,一股脑儿将古书画全部搬出摆放在徐悲鸿的面前,任其选购。不料,徐悲鸿在翻检了两箱之后,似乎并没有表露出想从中选购的意思。就在马丁夫人满腹狐疑之际,徐悲鸿的目光突然被第三箱古书画中一件没有任何署款的白描人物长卷所吸引,徐悲鸿急促而高声地喊道:“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这一件!”随即,徐悲鸿提出用随身所带的1万余元现金购买这件古画。

精明的马丁夫人见徐悲鸿如此中意这件白描人物长卷,似乎明白了这件古画绝非一般画作所能比,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不舍之意。最后以徐悲鸿再拿出七件精品画作作为交换,才最终顺利成交。

以徐悲鸿当时在中外画坛之名望,他的七幅精品画作可谓是价值不菲。那么,他买来的到底是怎样一幅惊世画作?

这是一幅长292厘米、宽30厘米的白描人物手卷,在深褐色的绢面上描绘了多达87位正在列队行进中的神仙。整幅画作虽然没有施以任何颜色,但给人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虽然这幅白描人物长卷上没有任何款识,但是徐悲鸿凭借着多年来鉴定古书画的丰富经验,一眼就认定这是非唐代名家之手而不能为的一件艺术绝品,其线条特点明显地具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吴家样”风范,即使不是吴道子本人之手笔,也必是唐代名家临摹吴道子的粉本。

激动万分的徐悲鸿日夜揣摩这幅意境缥缈的画面,并根据所绘神仙数量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随后还精心刻制了一方“悲鸿生命”的印章钤在其上。

昆明失盗

香港画展结束之后,徐悲鸿急切地返回内地开始对《八十七神仙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鉴定工作,并于1937年在南京邀请张大千与谢稚柳等人鉴赏。

当张大千一打开《八十七神仙卷》时,不由得大吃一惊,顿时就呆愣在原地,“叹为观止”。并与谢稚柳分别从画卷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此卷非吴道子之手笔莫属。

徐悲鸿在跋文中写道:《八十七神仙卷》之艺术价值“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可与希腊班尔堆依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的作品相提并论。

1939年春,就在徐悲鸿在新加坡精心筹备赴美画展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了。随即,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等地迅速被日军占领,而滞留在新加坡的徐悲鸿,最担心的则是藏在自己身边的《八十七神仙卷》这件国之瑰宝。再三考虑之后,徐悲鸿决定取道缅甸返回中国。

1942年,徐悲鸿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就任已迁往云南昆明的国立中央大学(时为西南联大一部分)艺术系教授。当时,云南昆明虽未沦陷敌手,但是敌机轰炸极为频繁与疯狂,徐悲鸿等西南联大师生们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一天之中要多次躲藏进防空洞内。

这年5月10日,当徐悲鸿像往常一样在警报解除从防空洞回到办公室时,他突然发现办公室内的箱子竟然全被撬开了,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余幅画作不翼而飞。徐悲鸿顿时面色煞白、头晕目眩,一下子昏倒在地……

国宝失窃,震惊世人。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接到徐悲鸿的报案后,立即派员侦查并严令限期破案,然而《八十七神仙卷》犹如翩然飞去的黄鹤一般,竟杳无踪迹。寝食不安的徐悲鸿在忧心如焚中血压急剧上升,病倒在床,从此种下了高血压的严重病根。

完璧归赵

1944年仲春时节,徐悲鸿偕新婚妻子廖静文告别伤心之地——昆明,来到国民党陪都重庆,暂住在中国文艺社。

这年夏天,徐悲鸿突然接到已经搬迁到四川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女学生卢荫寰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徐悲鸿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在跟随丈夫到新结识的一位友人家中拜访时,竟然发现了那幅《八十七神仙卷》!且肯定就是原作!

获此惊天喜讯,徐悲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即决定连夜前往成都。可又担心亲自前往成都索画的消息一旦泄露,藏画者惧怕招惹祸端而销赃灭迹,这岂不是要留下永久的遗憾?

就在徐悲鸿与廖静文焦灼不安、左右为难之际,在新加坡举办画展时结识的一位自称刘将军的人突然登门拜访,他在得知徐悲鸿正在为是否亲自前往成都索画而拿不定主意后,自告奋勇愿前往成都交涉此事。徐悲鸿夫妇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到达成都后不久,这位极为仗义的刘将军打来电话说,他已经见到了那位藏有《八十七神仙卷》之人,但是藏画人声言非以20万元现金不肯交出古画。

盼画心切的徐悲鸿不再计较赎金之多少,抱病日夜作画筹款,待到终于筹齐20万元现金后,刘将军又告知说那位藏画人提出再追加徐悲鸿10幅画作为条件。于是徐悲鸿又紧急绘制了10幅画作如数交付,这时那位刘将军才终于将徐悲鸿朝思暮想的《八十七神仙卷》带回。

重获瑰宝,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都非常激动,他们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只见87位神仙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眼前,他们的神情仍然是那么安详、肃穆,体态依旧那么优美、飘逸,仿佛并没有遭受过任何惊扰似的,殊不知其主人徐悲鸿为了他们已经变得身赢体弱。

徐悲鸿抑制不住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当即挥毫赋诗一首:得见神仙一面难,况与伴侣尽情看。人生总是葑菲味,换到金丹凡骨安。

从此,这87位神仙又回到了徐悲鸿的身边,虽然他已经得知失窃之真相,即那位自称刘将军的刘汉钧自编自导的一幕欺天骗局,但是徐悲鸿不仅没有对这个应该遭受世人唾弃的大骗子进行声讨谴责,反而心存感激地说他毕竟没有将这幅古画彻底毁坏。

1953年9月,徐悲鸿因为积劳成疾而突发脑溢血,不幸辞世。就在徐悲鸿辞世当天,廖静文遵照丈夫的嘱托,宣布将徐悲鸿所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1000余件藏品及1万余部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其中当然也包括与徐悲鸿演绎过一段生死奇缘的价值连城的国之瑰宝——《八十七神仙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徐悲鸿离婚
1944年2月9日,画家徐悲鸿在《贵阳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徐悲鸿与蒋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徐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这不是徐悲鸿第

0评论2024-01-2580

文人多性情
叶德辉为大藏书家,他喜欢在珍藏的图书中,夹入一两张春宫画片,其友陈子展问他何故。他说:“避火。”因为“火神原是个小姐,服侍她的丫环达36位之多,后被玉皇大帝贬为灶下婢,因此她变得躁急易怒。她平时穿淡黄色,一发威时便穿红衣而引起火灾,但因出身

0评论2024-01-2569

齐白石的四个贵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自称“草衣”,但一生都有贵人相助。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陈师曾在当时绘

0评论2024-01-2560

速写因缘
穷少年学艺那时候穷,穷得像秋田雨雀的俳句所说的和尚那样:“手里握着三粒豆子,不知是煮了好还是炒了好?”手边只有八角钱时,却有两个迫切的愿望:理发或是买木刻板。我决定买木刻板!任头发长到三千丈去吧!可爱的女朋友说:“如果又买木刻板又理发呢?”

0评论2024-01-2558

每根鬃毛都有生命
1939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邀请,前往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在为期三年的讲学期间,泰戈尔常常陪同徐悲鸿游览著名风景区大吉岭。在游览空闲,徐悲鸿经常拿出画夹来画骏马。细心的泰戈尔发现,徐悲鸿非常认真,每一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有时

0评论2024-01-2565

真假《懒猫》图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用在杨庄的汤小碗身上再恰当不过。杨庄人就是想破脑壳也想不到,村里又穷又懒手脚有些不干净的汤小碗在城里混了几年居然会摇身一变成了黄海城里风生水起的房地产老板。难道真的走夜路撞上狗屎运捡到了狗头金?说起这个

0评论2024-01-2461

那时的爱情
2017年“余额”已不足,眼见着即将又长一岁,身边的适婚青年以及家长们又开始躁动起来。中国的剩男剩女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已经开始影响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前段时间,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

0评论2024-01-2389

一生一世马蹄莲
他与她,像飞鸟和海鱼世间的相遇都是缘分,只是,有的成了风景,有的则在心里生根发芽。仅仅是眼角余光中的一瞥,蒋兆和的心已停止漂泊。1939年寒冬的一天,蒋兆和受邀为京城名医、书法家萧龙友画肖像。落在纸上的第一笔是一点干墨,围着这点干墨,他又勾

0评论2024-01-2327

徐悲鸿与学生换画
徐悲鸿先生不仅是一个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在为人处世、尊重艺术、识才、重才方面也堪称楷模。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从国外学成归来、已在中国画坛上成就大名的徐悲鸿,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年长他31岁的齐白石,不顾当时美术界对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的歧视和贬

0评论2024-01-2260

用一生怀念的爱情
用一生怀念的爱情认识他的时候,她只有19岁,文静、清纯、素丽。他是她的领导和老师,才华横溢、历经沧桑。她在24岁那年嫁给了他,这个比她大了整整28岁的男人。她的朋友都很为她惋惜,问她:他比你大那么多,有那么复杂的情感经历,身体又不好,你为什

0评论2024-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