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天字第一号生意

2024-01-19 20:21240

建康城东有一家经营杂货的商号,名叫大元昌。大元昌的掌柜姓郑名天顺,不仅满脑子生意经,眼光长远独到,还是个古道热肠、宅心仁厚的主儿,但凡街坊邻舍遭遇天灾人祸,他都会慷慨相助。按老理儿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最近两年,郑掌柜算是走足了背运,半丝儿好报都没得到。这不,这天深夜,月黑风高,郑掌柜一家睡得正香,院外突然传来了更夫的声声惊呼:“郑掌柜,大事不好,着火了!”

糟糕!燃起熊熊大火的是货仓,里面堆满了谷种!郑掌柜一激灵跳起,催促妻儿快逃,他则箭步奔到门外,攀梯去摘那块祖上传下来的金字招牌。此刻,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偌大的货栈眨眼间化为一片火海。“爹,全都烧光了,你还留着招牌干吗?”儿子又惊又怕,抱住差点栽进大火里的郑掌柜呜呜大哭,“你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你瞧瞧,好报在哪儿?在哪儿啊!”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住招牌,自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见儿子哭喊个不停,郑掌柜瞪了眼:“你闭嘴!若不是左邻右舍报信,我们还能站在这儿吗?这就是好报!”

人命大于天,有道理。这时,掌管这一片户口与赋役等杂务的里宰匆匆跑来,急切说道:“郑掌柜,大元昌接连出事,我觉得这其中必有猫腻,您还是报官吧!”

去年深秋,大元昌刚收购了一批皮货,当夜便有盗匪入户,抢了个精光,连根毛都没剩下。眼瞅着要过年,郑掌柜又筹措资金,从南方进了满满登登一院子响竹。那时还没有火药,鞭炮尚未问世,每逢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买上数根竹子,用火焚烧,让震耳的爆裂声吓退瘟神恶鬼。谁想还没开卖,大元昌内便“噼里啪啦”炸了锅,一应年货也悉数泡汤。明摆着,这是有人在背后下黑刀,故意使坏。不料李掌柜拦住里宰,摇头说道:“不必了,我还是那句话,善恶总有报,时候一到,报应自然到。”

“可是,爹,咱这生意还做不做了?”儿子眼泪巴巴地问。郑掌柜紧盯着怀中的招牌,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做!”

次日下午,在众街坊的帮助下,郑掌柜搭起了一座临时栖身的窝棚。接着。他抱起“大元昌”招牌走向街口的赵家当铺。赵掌柜和郑掌柜平素关系不错,二话不说便取出几锭银子递来,“大元昌的招牌可是无价之宝,小店当不起。这点银子算我借的,啥时有啥时还。”郑掌柜连声道谢,转身要走,却听街上乱作一团,哭叫声四起。赵掌柜禁不住浑身一颤,仓皇奔到门口拴死了门板。

透过门缝望去,只见行人个个神情慌张,抱头急奔,如同撞见了凶神恶煞。不,随后出现的人比凶神恶煞还要可怕——当今天子萧宝卷!

这个萧宝卷用百姓的话说,活脱脱就是21天不出鸡的鸡子,浑蛋一个!别看他年纪轻轻,仅有19岁,可满肚子都是祸害百姓的花花肠子。只要他出宫,所到之处百姓必须回避,谁敢犯禁,格杀勿论。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谁也猜不透他啥时滚出来,啥时回窝,就像此刻,一队送葬的百姓正往前走,得知天子驾到,慌忙撂下棺材撒丫子就逃。不消片刻,整条大街空无一人,仅剩下了那口棺材。郑掌柜看得真真切切,萧宝卷玩心大发,喝令身边的小太监打开看看。主子要看,哪敢怠慢?小太监屁颠屁颠奔上前,哈腰撅腚,使出吃奶的劲终于掀翻了棺材盖,萧宝卷探头一瞧,乐了,“人都没气了,还占着阴凉地儿干啥?来人呐,把他拽出来晒晒,我进去凉快凉快!”

死者为天,冒犯不得。看着棺材被抬走,死者横尸街头,郑掌柜又气又恨。等萧宝卷一行人走远,死者家属才战战兢兢围来,郑掌柜走上前,拿出几两银子让他们再买口棺材,好生下葬。闷头回到家,他让妻儿暂时退下后,拱手说道:“陈公公,请进。”

话音未落,一个中年男子躲躲闪闪溜进了窝棚。郑掌柜压低声音问:“货栈着火,又是他做的吧?”

“除了他,谁还能做出这等缺德带冒烟的事儿?”被郑掌柜称作陈公公的男子叹口气,操着尖细的嗓音回道:“郑掌柜,你还是听我一句劝,置办几亩地,老老实实种田去吧!再折腾下去,我担心你把命都得赔上!老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况且,你斗的这官,普天之下就他最大!”

没错,和郑掌柜作对的不是别人,恰是适才在街上撞到的当今天子萧宝卷!萧宝卷不仅奢侈腐靡,贪恋美色,还特喜欢经商,在宫苑中设立市场,让太监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天子做生意,要没了竞争对手多无趣?得知大元昌堪称建康城内第一大商号,他便动了和郑掌柜一争高下的念头,并开起了几家杂货行。大元昌进啥卖啥,他也进啥卖啥。可郑掌柜经商多年,经验老到,而萧宝卷纯粹胡闹,哪能挣到钱?气恼之下,萧宝卷杀心顿起,想“咔嚓”了郑掌柜全家。幸亏陈公公机灵,给萧宝卷出了个主意:一刀下去是痛快,可没乐子瞧。倒不如留着他,隔三差五捅咕一下,绝对过瘾。

陈公公是郑掌柜的同乡,自阉进宫后没少得郑掌柜的关照,他给萧宝卷出的点子是馊,也够损,但能救命。大元昌皮货被抢,爆竹被烧,还有这场莫名其妙着起的大火,自然都是萧宝卷派人干的。所以,里宰让郑掌柜报官,郑掌柜一口回绝:“查谁?抓谁?弄不好你们都得丢了小命!”而萧宝卷今日出宫,就是来瞧热闹的。猫在棺材里,瞥见杂货行夷为废墟,郑掌柜的妻儿哭得悲悲切切,他乐得差点背过气去!

听陈公公道破原委,郑掌柜咬牙说道:“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就算死,我也要和他斗到底!”

“郑掌柜,你就退一步吧!猫有9条命,都不敢到他跟前喵一声……”

“陈公公,你的好意我心领了。”郑掌柜打断陈公公,一字一顿地说:“我相信我的眼光。我郑天顺不仅不退,还要做笔天字第一号的大生意,而且要做到他头上!”

和昏君做生意,怎么做?见陈公公面露狐疑,郑掌柜淡淡一笑道:“等!”转眼半年过去,靠着赵家当铺赵掌柜资助的银两,郑掌柜小打小闹做成了几笔交易,很快盖起了偌大的宅院。不过只有四面墙,房顶用稻草一苫,倒更像仓库。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直惦记着怎么捉弄郑掌柜的萧宝卷打算故伎重施,再来把大火,可派出查探情况的人回报:院内空空如也,没啥可烧的。陈公公趁机进言:有鸡不愁蛋,有房子还愁他不往里装东西?再等等吧。萧宝卷咔吧咔吧眼,撅起的屁股又落下了。“对,等你装满,我再动手,我就喜欢看人坐在灰堆上哭!”

数日后的一天,郑掌柜重将大元昌的招牌高高挂起,还开出高利息到处借贷,大批大批采购的东西只有一样:白布。

他不会是脑子进水了吧,平白无故囤积那么多白布干吗?管他呢,等他进完最后一批货,我一把火全给你烧成白灰!想着火光冲天的壮观情景,萧宝卷乐得直蹦高。当然,同样乐得笑逐颜开的还有郑掌柜。这一次,他赚大了——不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贾皇帝萧宝卷动手,有个人已抢了先机:雍州刺史萧衍。萧衍是当朝尚书仆射萧懿的亲弟弟。萧懿南征北战,为南朝大齐立下了赫赫战功。战乱初平,见生性荒淫的萧宝卷不理朝政,终日胡闹,他便上书直言,痛斥利弊。萧宝卷当场翻了脸:“你以为你是谁啊,竟敢指鼻子骂我?骂累了吧?先喝杯酒歇口气。来人呐,赐酒!”鸩酒下肚,萧懿当即肠穿肚烂。你毒死了人家兄长。当弟弟的哪能咽下这口恶气?于是,萧衍兵发建康。萧宝卷慌了神,忙命将军王珍国出征平叛。王珍国接过令牌,振臂一呼,来了个窝里反,嘁哩喀喳宰了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

不管怎么说,萧宝卷当过天子,理应厚葬。萧宝融颁下圣旨:举国为萧宝卷披麻戴孝七日。一时间,大元昌的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数万匹白布当天便销售一空!

仅此一笔大生意,大元昌便重振雄威。郑掌柜也没食言,真将这笔生意做到了一代昏君萧宝卷的头上。郑掌柜的儿子乐不可支,一再追问:“爹,你真神!你是不是开了天眼,怎么会预料得那么准?”

郑掌柜笑笑,回道:“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平头百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陆记当铺”里的怪事 泾县城里有一家“陆记当铺”,这天,陆掌柜正在当铺里忙着,忽然,一辆马车在当铺前停了下来,赶车的汉子冲着当铺里喊了一声:“陆掌柜,我当东西来了

0评论2024-01-2686

施耐庵走访沧州
一、挨揍的故事 有一年,正是高梁晒红米的时候,沧州城里来了个青衣秀士,头戴竹斗笠,肩北布褡裢,说话南方口音。他就是为写《水浒传》专程来访沧州折施耐庵先生。 沧州毗领济州,是柴进的故乡、林冲发配的地方,许多梁山好汉也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施耐庵

0评论2024-01-26171

凤肝龙胆搅惊涛
一奇光异彩海马龙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十五,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正航行在烟波浩淼的大洋之上,在其中一艘船的船头,一位身披铠甲的威武将军神色严峻地看着初升的海上明月,他就是担任船队军事护航任务的最高指挥官龙武。面对皓月下波光鳞鳞的

0评论2024-01-2593

淘宝掌柜亲戚多
小光喜欢在网上购物,这天他想买点茶叶,货比三家后选择了一家专卖茶叶的网店。网店的广告打得很实在:本店铺所售茶叶,全部自产自销,省去中间环节费用,就是这么便宜!一个便宜三个爱,于是,小光跟老板联系了:“真的是自产自销?”老板回复:“亲,假不了

0评论2024-01-2460

一只蛐蛐一张犁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家去借钱。张三家也穷,哪有钱借给王诚呢?可是,以往张三有困难,王诚没少帮忙。张三心里

0评论2024-01-2458

玩主儿
民国初年,东城有家叫东来顺的茶馆,掌柜的姓李名茂,刚从老爷子手中把店接管过来。老爷子特意叮嘱他说:“记住,咱做的是开门买卖,来者都是客,是衣食父母,要尽心伺候,买卖才能长久。”李茂点头说知道了。谁承想,第二天,李茂就遇了个刺儿头,东四六条贝

0评论2024-01-2462

寻兄迷局
清朝康熙年间,保定府博野县城出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有一个开封来的富商要寻找他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他说自己名叫马益文,他的兄弟名叫马益武。他的左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他兄弟的右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黑痣上还有一小撮绒毛。他还说由于当年

0评论2024-01-24102

小跑堂当上大老板
据说很久以前,在哈尔滨市有一位赵老板,开了一家大饭馆,生意兴隆,于是就请了个管账先生坐阵打理饭馆里的大小事务。赵老板成了甩手掌柜很是悠闲,每天一边和朋友喝茶聊天,一边也随时观察着饭馆的情况,赵老板发现来饭馆吃饭的客人是越来越多,招待客人的人

0评论2024-01-2485

玉斯哈斗店掌柜
玉斯哈斗店掌柜从前有一天,玉斯哈(东乡族的机智人物)赶着一头骡子,给一个商贩当脚户,来到了繁华的果朱巴咋。卸完货,他走进一家肉面馆,想吃一碗肉炒面。这家炒面馆的掌柜,为人趋炎附势,刻薄成性。见了衣衫褴楼的乡下人进来,他就让伙计高声叫喝:“乡

0评论2024-01-2456

失踪的银锭
清道光年间,海丰县有一家“小荷”绸布店,是由程小荷姑娘和她年迈的母亲操持的。程小荷十八九岁年纪,长得面如桃花,唇红齿白,一双大眼水灵黑亮。母女俩是从外县迁到海丰的,没多少本钱,刚开店那会差点就没维持下来,幸亏受到海州最大绸布店——“绫云”的

0评论2024-0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