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奇方童子尿

2024-01-19 18:11380

我的老家在农村,曾经发生过很多古怪的事,我小的时候就经历了一件。

我八岁那年,同一街道里的赵六婶子因为难产死了,留下一个不足月的男孩儿。孩子小不好带,赵六叔整日愁眉苦脸。半年后,有媒人来给赵六叔提亲。媒人说这个女人哪里都好,就是腿有点瘸,所以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嫁出去。赵六叔为了找个女人帮他带孩子,并不嫌弃她,于是这个女人就成了我现在的六婶子。

六婶子过门后,六叔每天下地干活,她在家里带孩子。从那时候起,她家里经常传出孩子的哭闹声。当孩子被抱出来的时候,街坊四邻看到孩子消瘦了很多,而且胳膊腿儿上还有些紫色的痕迹。赵六叔心疼孩子,问六婶子那些紫痕是怎么回事?六婶子说是孩子不小心摔的。孩子小磕碰在所难免,赵六叔没放在心上。

又过了些日子,听说六婶子得了重病,赵六叔带她到县里有名的医生那里医治,吃了很多药,就是医不好。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说村里得同样病的人,请同一个医生医治,药到病除,而六婶子却没被医好,那个孩子一定是“扫帚星”,克死了自己的亲妈,还要克死后妈,谁做他的妈谁倒霉。本来孩子还有赵六叔疼爱,听到大家的议论后,连赵六叔也不喜欢他了,于是和六婶子一合计,将孩子送给了村里无儿女的老两口子。

虽然孩子被送走了,但是六婶子的病却并未好转。据六婶子说,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穿青布衣服的老太太。老太太的样貌很陌生,六婶子以为是赵六叔家的远房亲戚,当时苦于身子弱坐不起来,只能呆呆地看着她。老太太自顾自地坐到了炕沿上,告诉六婶子,治好她的病不是没有药。六婶子一听老人知道医好她的药方,就竖起耳朵仔细听。老人说六婶子吃的药中差一味药。那味药到底是什么呢?老人没有说就起身向外走,临出门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人心眼子要好,造化才大。”

六婶子没有得到药方,急切地想把老人拉回来,哪知一着急睁开了眼睛,看见自己的手正在空中挥舞,老太太已没了踪影。六婶子急忙喊来在堂屋做饭的赵六叔,让他拦住来家里的老太太。赵六叔一脸茫然地说根本没有什么老太太来过,六婶子才回过神儿来,知道自己做了个梦。

六婶子一直在想梦中老太太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得病是因为心眼不好吗?她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但是当想到赵六叔的儿子时,胸口却隐隐作痛,脸都变了色儿。

六婶子让赵六叔把孩子抱回来,说自己想孩子了。赵六叔看六婶子也没几天活头儿了,就顺着她的心意抱来了孩子。

六婶子从此待孩子出奇的好。

那天,六婶子清楚地记得,孩子在炕上玩耍的时候,尿了一泡尿,正好尿在了六婶子吃药的缸子里。赵六叔气得要打孩子,六婶子拦下了。她说孩子本是无心不能打。赵六叔想把药倒掉,再去煮一碗,六婶子却说小男孩儿的尿,又不是毒药,便将就着喝了。再后来,六婶子的病就奇迹般地好起来了。

后来,村里有人得了和六婶子同样的病,六婶子看那人的药方比当年自己的药方多了一味童子尿。六婶子不理解,就去质问当年给她看病的老中医,为什么不给她的药方上写童子尿。老中医向她解释:当年六婶子来看病的时候,他见赵六叔抱着一个吃奶的男孩儿,便口头告诉了赵六叔为六婶子煎药时放半碗孩子的尿,于是就没往上写。老中医哪里知道,他的做法险些送了六婶子的命。据赵六叔回忆,在医生叮嘱他的时候,离奇的事情发生了,乖乖在他怀里睡觉的孩子突然大哭起来,赵六叔在孩子哭闹中没有听清医生的嘱咐。当时在那里看病的人很多,老中医以为六叔听明白了,就接待了下一个病号。后来赵六叔就按照药单抓药、煎药,独缺了童子尿这一味药。

听到这里,赵六婶子才恍然大悟。

赵六婶子和我的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她的一些心事从不避讳我。每当六婶子和我谈到此事,都会向我耳语一番,说冥冥之中好像有谁在点化她,让她良心发现,不再打骂这个失去亲妈的孩子,待他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好,她才有了后来的逢凶化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喂了一夜蚊子的人
李石明的年龄比李松柏大十来岁,但李松柏比李石明长一辈,他俩一见面一个叫对方“叔叔”,另一个叫对方“年龄哥。”他们两家只隔一堵墙。李松柏是个木匠师傅,李石明是个地道的农民。李松柏的家境比李石明好,不到二十岁就结婚了,而李石明在兄弟三人当中是老

0评论2024-01-2470

白吃谁不吃
白吃谁不吃七十年代的供销社门口,两个小孩子在玩耍。女孩手里拿着山药干慢慢吃着。嘎子眼巴巴的看着吞咽着口水。女孩有所查觉的看着男孩问;“想吃吗?叫声姐姐。”嘎子若有所思的说;“不叫。”随后笑笑得意的说;“我会倒立,你会吗?”说着双手拄地轻巧的

0评论2024-01-2453

第一次背娘
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娘去电话。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娘说:“你要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

0评论2024-01-2352

二恁子
后山上,有一群羊,那是二恁子放的。春天里,正是春笋冒出的时候。二恁子把羊赶上山、六七条,就和隔壁的小鼠子到处找春笋去了。说来现在二恁子放羊特容易,只要把羊赶出门放上山就基本不用管了,然后晚边再赶回羊圈,一天的事情就算大功告成。现在的后山、没

0评论2024-01-2357

语言的温度
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从来不和邻居们争长论短。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子请客。当时五间大瓦房在村子里还是很惹眼的,邻居婶子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她主动过来帮着母亲操持饭菜,母亲很开心。可谁也没有料到,婶子在拌香肠的时候,把一瓶煤油当酱油倒进一大盆

0评论2024-01-2352

背娘
一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娘去电话。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娘说,你要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我的

0评论2024-01-2353

重丧之年
父亲因患不治之症病故,家如突遭天塌山崩之变。风水先生偏又借机生事,说父亲咽气的时辰不好——犯重丧。就是说在父亲死后一年之内,我们家里还得走一口子。其实,我根本就不信这些个耸人听闻、故弄玄虚的巫婆神汉之言。可母亲信,还不惜重金,硬求着人家破解

0评论2024-01-2332

拿错的毛衣
小可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说后天是奶奶十周年忌日,让小可回老家。放下电话后,小可想起一件事,因为这件事多少年来,小可一直对奶奶有看法,甚至奶奶病重时都不愿回去。那时小可在县城读高中,是村里屈指可数的有望上大学的孩子。周末,小可坐汽车回家,顺便

0评论2024-01-2341

饥饿的冬天
比起其他季节,冬天是最难熬的。狗儿缩着脖子,趴在桌上看着面前的课本发呆。教室并不暖和,四处漏风,但四五十个孩子挤在一处,似乎也就忘记了寒冷。狗儿家里很穷,上学较晚,虽然十岁了,才上二年级,因为功课不好,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记不住字,也算

0评论2024-01-2240

世态炎凉转瞬间
“我知道了婶子叔叔们,我退你们钱。你们晚上来取吧。”说完,林珊转身走进瓦房里扑倒在床上委屈地哭了。在暑假让孩子去辅导班补习功课已经在有些偏僻的张家屯时兴起来了。说起上辅导班的原因,无疑有两种。一种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在假

0评论2024-01-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