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快乐疯子”筑起回音壁

2024-01-19 16:58380

柴静姓柴,她一直开玩笑说自己肯定是后梁王的后代,因为柴静一直认为自己性格多变,很有君王的那种喜怒无常的脾气,说这话有七分玩笑,但是好多身边的人都喊她快乐的疯子。

一不小心,就有了小小名气

柴静说,如果不是那次偶然间的心血来潮,可能自己也就做一个小职员,然后嫁一个还算合格的丈夫,但是人生很多次机遇,就来源于一次心血之潮的突然泛滥。

柴静是福建人,初中毕业后开始读职业中专,柴静的专业是装潢设计,但学校的课程设置偏于美术。

1999年,毕业后,她分配到林川县文化局,在图书馆里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刚刚分配到单位时,她很懂事,每天早早上班,又不太喜欢说话,所以,身边的人都喜欢她,有几个大姐还试图给她介绍好一点的小伙子。

但是柴静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关于画画的梦想。她说,从来没有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能比得上图画给人带来的突然震慑。在单位,她是清洁干净的乖乖女,但是一到家里就吵着闹着要换工作。

2000年初,柴静工作没换成,却惹了一件事,让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文化局里的名人。

文化局西边,是开发商买的地,但是由于合同纠纷,只拉起了围墙还没来得及开发。晚上回去的路上,路过那片空地,她心想,这么一大片地方,真可惜了,如果做了画布多好。柴静心里突然一动,一个非常冲动的想法在心里闪现。

第二天,柴静专门请了半天假,跑到卖涂料的店里,买了一桶上好的白色涂料,又买了两把粗细不一的刷子。

又等了两天,终于等到月光晴好的一个夜晚。柴静背着那桶涂料来到了那堵墙边。走了两遍,大致算好了距离之后,她操起刷子开始往墙上涂那些涂料。不时有路人走过,看着一个单身女子在夜里刷墙脚,有好奇的人观看,可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头绪,摇摇头就走了。

凌晨的时候,柴静的大作终于完成,是一条近五米的白色巨龙。画完这件作品,她突然感觉到自己要虚脱了,这个时候的她才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摇摇头,她对自己说,确实有些疯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那条龙就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围观,而且那个开发商也到场,居然还非常迷信地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到了。而消息传到图书馆,柴静听同事们绘声绘色地说起时,忽然就笑了,说,那条龙是我画的。

同事哗然。柴静来了这么久,一直安安静静的,真的不知道她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知道了是柴静的大作之后,开发商特意过来找柴静,先是感谢她的画,后来又要求在另一边墙上画一条,柴静这才感觉到了为难。开发商以为她嫌钱少,答应一条龙给一千二百元的工钱,但柴静却拒绝了,理由却很简单,说自己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灵感了。

钱没赚成,但是她却一下小有名气。

朋友一堆,陌二熟七知一分

柴静自己这样说,在陌生人面前,我就是标准淑女,笑不露齿。熟悉的人面前,我活泼开朗,算得上开心果。但是在知己面前,我喜怒无常,幸好所遇是知己,不致于与我翻脸相弃。

2002年,由于在南平市里已经小有名气,柴静加入了一个绘画沙龙,在这里,她认识了胡扬,一个比她大八岁的画家。

柴静是相信一见钟情的,当时胡扬三十岁,柴静把这个时期的男人称之为转型期,而正是这个转型期的男子,那样地吸引了柴静。他的侃侃而谈,他的真实表达,他对艺术的感觉以及他的一切,让二十一岁的柴静觉得,自己已经沦陷了。

是的,沦陷了。沦陷的女人应该做些什么呢?柴静开始一次次地往胡扬住的宾馆里面跑,而每一次,这个看似腼腆的女孩,总有一堆的理由,学术讨论,或是对绘画艺术上的请教。

但忽然有一天,胡扬就从座谈会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一句话。对于这个男人的突然离去,柴静深感失望。从6月初胡扬的离去,到8月底,柴静沉浸在刻骨的相思中无法自拔。

很多朋友来劝她,其中有熟悉的,也有她所谓的知已。但是别人谈别的话题可以,一旦涉及到胡扬,她便闭口不言。

好在时间总是最好的良药,11月的时候,柴静心里的胡扬,已经慢慢变成了回忆。

12月底,南平市举办书画大赛。柴静凭着一幅无论从构思还是技巧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的画作,得了二等奖。画的名字就叫做“想”,而内容是一个少女,静静地坐在简陋的房间里,眼神清亮,手里抚摸着一只波斯猫。

在颁奖典礼上,柴静再一次赢得了“疯子”的称号。

当主持人把话筒递到她的手里时,她这样说:“我一直认为我这幅画画的是我自己,而我想的是一个男人,如果,如果他能看到电视的话,请允许我说一句,我想他,一直忘不了。而他,确实应该说句对不起。”

看了节目,身边的朋友都说柴静说得有点儿过,可是她不这样认为,她说:“我喜欢就是喜欢了,没必要掩起来,人就要活得真实一些才对。”

柴静的真实,也得罪了一些朋友。一次,一位圈内的朋友卖给另一位朋友一幅画,买方找到了柴静,想打听一下画的价值,他万万没有想到,柴静会给他讲一通关于书画的常识,而且说他买的那幅画根本不值。

朋友找上门来,说她的不对,两个人吵翻了天。最后,都累了,站在客厅里面,相对又笑了。

柴静说:“只要你认真了,你付出了,你就应该有收获,如果你没有收获,那么你肯定没有认真付出。”

她喜欢交朋友,但是她理智地将朋友分成三种,陌生,熟悉,知己。而且她还说,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递进关系,就是说,有些人一辈子都是陌生,而有些人可能一见面就是知己。

如果想念,梦里寻他千百度

她说,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段往事,而每一段往事都会有一个事件的主人公,忘记也好,记得也罢,但都是心底的一根弦,许多人的弦在一起,就是一段最美妙的音乐。

开茶馆是柴静非常偶然的一个想法。

2005年秋,她靠卖画已经攒了一笔钱。工作清闲,于是,她就想给自己再找点事做。

正巧,一个朋友要去留学,他所经营的一家二十多座的咖啡厅要转让。由于当事人急着要走,所以价钱压得有些可怜,柴静看到了机会,就接了下来。

可是,当时的市里,这种消费还没有普及,所以柴静一开始并没有赚到钱。后来她决心改为茶馆,但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茶馆,她决心办出自己的特色。

而就在此时,她发现自己手里的钱,已经不够重新装修了。

2005年底的一天,柴静与父亲闲聊,忽然就听父亲说起了往事。父亲说,在生活困难时期,他曾经接受过一个人的半袋玉米的帮助,至今没有忘记,但没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于是,那个人也就永远成了一个感激的谜。

一个想法慢慢在柴静的脑海里形成。

柴静要重新装修咖啡厅时,所有同学朋友都支持。但是,当他们听说柴静要将所有的壁纸揭下来,只刷成白色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开始反对。太离谱了,柴静是疯了些,但是这次可能是真疯了,拿钱不当钱。

但是柴静依旧我行我素。很快,墙上好看的墙纸被揭下来了,很快,一桶桶的白色涂料运过来了,她开始大张旗鼓地干。五天的时间,所有的墙面都变成了白色,柴静又在文具市场买了各种颜色的水笔。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已经确认,这个人确实是疯了。

2006年6月,茶馆正式开张,起名为千百度。

对于这个名字,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奇怪,但是,开业当天,进门看到了一块牌子,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柴静,还真有创意,她在牌子上写了一段话: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段往事,而每一段往事都会有一个事件的主人公,忘记也好,记得也罢,但都是心底的一根弦,许多人的弦在一起,就是一段最美妙的音乐,你来吧,说不定你会在这个集散地,找到你想找的那个人。

而第一个在雪白的墙上留言的,就是柴静,自然,她写的是胡扬。

于是很多人突然间明白了柴静的用意。在生活里,确实有些你念念不忘的人或是你想说话却不能当面说的人,有些人在你的身边如昙花一现便消失了,有些人却在你身边一生也没等到你昙花一现的语言。每一个人都是行走的个体,如果有一个把牵挂和想念甚至是祝福都集中在一起的地点,那么思想肯定就有了依托。

其实,这也是柴静的真实想法。

她要求每个到来的客人,最好都留下一段话,这样,茶馆将会以多送一杯茶为谢礼,但是,必须要求客人的文笔优美,而且说的话要有据可查。

2005年底,柴静的茶馆并没有收入多少,但是,令她可喜的是,墙上竟然写满了字。有陌生人写给陌生人的,有父亲写给儿子的,还有情人写给情人的,由于每一段文字都要经过专门人士评估,所以,花花绿绿的墙上,每一段文字,都让人流连忘返。

柴静还专门为这些话分门别类,然后做了贺卡寄给留言的本人,每个贺卡的底部,都有她写下的一句话,你会成功的,因为你专注。

快乐疯子,在于是不是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堵回声墙,不管这墙是存在心底还是真实地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温情的回响。柴静说,虽然说每个人都有,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你是不是想到了也和你有一样情结的人,并且为他们解开心结。

2006年底,柴静的茶馆办了一年了,这两年,墙上补了又补,往往是新留言代替了旧留言,也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位女儿离家出走,母亲寻找无果,到柴静这里以为是登寻人启事的地方,于是花钱也想上,但是柴静明确表明,不收费,于是这名母亲就酝酿了几天,写了一段给女儿的话,留在了墙上。过段时期后,女儿顺利回家,母亲就一直以为是柴静带给了她好运气,带了一箱水果,无论如何也要感谢柴静,而那名女儿,看着墙上的母亲的字,流下了眼泪。

2006年11月,一名丢失了皮包的男人,偶然间来这里喝茶,看到了这个功能,想了很久,在墙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这位朋友一定很缺钱,否则的话,你也不会偷我的包,尽管里面装着给孩子买奶粉的钱,但是我想,给孩子买奶粉的钱如果能让人免除衣食之忧,那么我想连我的孩子也是愿意的。”

柴静把这段话用玻璃罩了起来。这个时候,她终于进一步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正是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某些情结,但是她能在这个世上找到相同的情节。

就如高僧的顿悟一样,柴静也顿时悟到了这个道理。在利益与祝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后者更能让人坚强。

同行或是同学,依旧喊柴静快乐疯子,只是语气之间已有许许多多的尊敬了,因为他们都明白,其实柴静的“疯”就是她的要求,也是她要求的结果,因为她说过:“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堵回音壁,不管这堵墙是存在心底还是真实地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温情的回响。”

她还说,自己就愿意做一堵这样的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借手
借手柴静是班主任,李远是她还算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上午放学时,柴静对李远说:“回去问问你妈妈,下午放学时她能不能到学校来一趟。”李远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恐惧的神色,显然,他将老师的话理解成平时的“喊家长”了,于是柴静就解释说:“告诉你妈妈,

0评论2024-01-2254

贴地飞行的青春
2000年,24岁的柴静主持湖南卫视的《新青年》,轻车熟路,顺手顺心。一个电话,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和平静的生活,来电者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初见于梅地亚,他开口就称:“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柴静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这一狂放的回答,

0评论2024-01-2230

柴静:老男人饭局里的著名好姑娘
作家野夫对柴静的印象是“很乖的小妹”,“很难挑出毛病”。与很多满嘴脏话的媒体人不同,他面前的柴静不说脏话,但“别人说,她不会反感”。实际上,柴静也爆粗口。她说“靠”、“SHIT”,并一直坦承自己是个“小暴脾气”。这是真实的柴静和人们谈论的柴

0评论2024-01-2154

爱似静静的火柴
“日暮孤舟江上,夜深灯火楼台。”那段时间,柴静认为这两句诗就是她心情的写照:“灯火热闹”是别人的,自己有的只是孤独暗淡。也有人说她是一根静静的火柴,但她并不知道这根火柴何时能将自己的人生真正划亮。正在这时,一位高大斯文的男子端着餐盘坐在了她

0评论2024-01-2032

别样的推介
自信未必开出最美的花,却可适时结果那时,柴静还是一个大学生,她最喜欢听电台的一个夜话节目。她提笔给主持人写了一封信,说她有一个梦,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坐在录音室里,像他一样,为别人排忧解难。那个当年当地最红的电台主持人,居然在广播里答复

0评论2024-01-2063

柴静:青草,你为什么喧哗
一我出生在山西。从初中起,我的记忆里就没怎么见过蓝天。我们家的水要烧开沏很浓的茶才能喝,不然就是苦的。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每隔一两年,就听说有人在矿下出了事。10年后,我重回山西,拍摄老窑头村,发现情形比我们记忆中的更加糟糕。这里的人

0评论2024-01-2099

柴静,不成功的采访
记者柴静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柴静去北京市一所中学就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采访一个姓江的模范教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采访任务,普通的人物,普通的采访形式。采访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当柴静准备离开学校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告诉她说

0评论2024-01-2042

柴静的羞愧
小德国小伙卢安克来到位于中国广西大山之中的板烈小学,义务给当地的留守孩子当老师,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一次,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柴静去采访卢安克,看到有的孩子就爬在卢安克身上骄傲地向她介绍:“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老卢。”见到如此亲密无间的情景

0评论2024-01-2034

总有一个舞台等待你的才华
闫妮18岁考上了一所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和许多同班同学一样,按照家人的要求,她找了份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可是,她对枯燥的数字根本提不起兴趣,整天迷迷糊糊,朝着外面的天空发呆,就想着辞掉这份工作。母亲劝她:“女孩子,做个会计挺好

0评论2024-01-1929

最穷主持人”柴静:让生命像火柴一样燃烧
最穷主持人”柴静:让生命像火柴一样燃烧 2012年11月,网上盛传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作家冯唐为新欢踢走自己多年的妻子,此事引起网友热议。这次的绯闻女主角竟是柴静——家喻户晓的央视女主持

0评论2024-01-1942